文学雅舍吧 关注:2贴子:46
  • 12回复贴,共1

纳兰容若 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纳兰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纳兰容若这名字风光旖旎,教人惊艳:胸纳幽兰,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若非大多数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张先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可是现在除了研究人员,好像知道纳兰的人很少了。我曾跟一个在读中文系大四(本科)的朋友谈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她摇头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我只好这么解说纳兰的身份:还记得陈道明演的那电视剧《康熙大帝》吗?还记得里头有个奸相明珠吗?——纳兰性德就是明珠的儿子!
        
   文学艺术是不该从阶级的角度来分高下的。正如“境界无大小”(王国维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是同样的绝纱的境界,思想感情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真挚美好的感晴,不管是抒写爱情友情还是抨击统治阶级,都应拥有同样的地位。



IP属地:福建1楼2010-05-16 00:12回复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IP属地:福建2楼2010-05-16 00:14
    回复
      2025-08-26 07:24: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IP属地:福建3楼2010-05-16 00:17
      回复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IP属地:福建4楼2010-05-16 00:20
        回复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IP属地:福建5楼2010-05-16 00:21
          回复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IP属地:福建6楼2010-05-16 00:22
            回复
              山花子
                                       纳兰容若
              1.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2.风絮飘残已化萍,莲泥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3.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IP属地:福建7楼2010-05-16 00:25
              回复
                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IP属地:福建8楼2010-05-16 00:26
                回复
                  2025-08-26 07:18: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南乡子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IP属地:福建9楼2010-05-16 00:26
                  回复
                    采桑子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
                    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浣溪沙
                    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不禁辛苦况相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风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浪淘沙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IP属地:福建10楼2010-05-16 00:27
                    回复
                      自 序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初词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人们在说到纳兰性德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南唐后主--李煜。后主的词可谓粗头乱服而不掩国色天香,洗尽铅华却更显天然风韵,人们总固执的认为李后主的词对后世词人是一个只能追求却永远不能达到的目标,后主的词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遮盖了后世任何一位词人的光辉。可没想到,到了词道已衰的清朝,居然出现了填词风格酷似后主的纳兰性德。周稚圭说:"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梁启超的评价则更加言简意赅:"容若小词,直追后主。"
                      作为满族的第一位大诗人,纳兰性德的词是十七世纪下半页中国艺苑上放出的凄艳之花。他看似拥有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一切--财富,权力,才学,友情,爱情,可他似乎并不快乐,他如同一只敏锐的鸟,察觉了已处末世的封建社会的腐朽,他终日感到空虚与幻灭,以至三十一岁便郁郁而终。在我们这样"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龄读他那些"凄婉不可卒读"的小词,似乎更能感受到他词中那动人的感染力,不禁为之"心动神摇"。
                      猎骑。
                      


                      IP属地:福建11楼2010-05-16 00:28
                      回复
                        ----[临江仙]  
                        相爱的人约好见面,但有一方爽约了,夜已三更,新月如钩,繁星点点,说好要来的人却迟迟不来,等待的人自然无法入睡,一句"人静鼠窥灯"所表现的静夜的深沉死寂,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接下来诗人解释了爽约的原因,"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瞿塘乃长江天险,谚云"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这天险之地加上风雨如晦,简直飞鸿难渡,这似乎告诉人们恋人中间巨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是它使曾有约的人爽约,使佳人空对残灯,肝肠寸断。而词中对这瞿塘风雨的怨恨,似乎是直接对封建礼数。但对被破坏的爱情,纳兰性德显得很坚强。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带,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减字木兰花]
                        词中所用的韩凭的典故出至《列异传》,韩凭是宋国的大夫其妻美艳绝伦,宋王恃强夺之,韩凭愤然自杀。其妻悲痛,当宋王与她登上青陵台眺望景色时,跳台自尽,其残衣著手化蝶。后来二人的墓上长出两棵树互相缠绕。纳兰性德用这一典故,分明是要表达一种愤怒,一种愿望,那种立花丛中冷眼看着鲜花被采走,象韩凭那样反抗殉情的愿望。
                        自古情词主张高贵婉转,忌浅露,但情之所至,这些陈条俗规被诗人通通抛到了九霄云外,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虽不似民歌之直率,更不若《上邪》一般惊天动地。但自晚唐以来,没有一个作家直白地怨恨那阻隔爱情的"瞿塘风雨",更没有一个诗人表示殉情,纳兰性德的笔,似乎触到他那时代的极限了。
                                                                                   倚马挥毫
                                                                                   ----纳兰性德塞上词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黄鹤楼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惟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作家往往能写出各种风格的作品。象李白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壮,"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淡泊,"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的旖旎,"五花马,千金裘,呼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洒脱。如苏轼一边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一边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纳兰性德亦是如此,集豪客与凄婉于一身。
                        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这话颇有道理,纳兰性德多样的艺术风格源于他丰富的生活,因为他有时沉醉 席,情思袅袅,有时又是金戈铁马,气韵横驰,是以他"柔情一缕,能令人九曲肠回,虽山抹微云君不能道也。"
                        王维国对纳兰性德的塞上之作似乎颇为欣赏,他说词到了后主才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又说这种大气壮观之作"求之于词,惟纳兰容若塞上之作。"甚至忽视了东坡词与稼轩词的存在,那我们就看看他提到的两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IP属地:福建13楼2010-05-16 00:29
                        回复
                          ----[长相思]
                          在一片茫茫的黑暗里,千军露宿,灯火辉煌的情景,与连天的风雪中一颗凄苦的乡心构成尖锐的矛盾与感情的波澜,天涯漂迫之苦,尽现于纸上。虽然纳兰性德是御前一品带刀侍卫,他出征总是车水马龙,前呼后拥,十分的威武热闹。但他的心是寂寞的,特别是夜深人静,风雪交加之时,感情变的异常的敏锐,于是诗人只好"借酒浇愁愁更愁。"
                            
                          万帐穹庐人睡,星影摇摇欲坠。旧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到醒来无味。
                                                                                                                                            ----[如梦令]
                          这首词第一二句的意境本来十分开阔,一人在千营万帐中喝得烂醉,幕天席地,穹庐铺野,一望如海,军威甚盛,军容壮阔,醉卧在这千军万马之中,简直是豪客风范。
                          可到第三句,味道却变了,这人豪饮烂醉,原只是把盏浇愁,想要一醉方休,他埋头杯盏中,只是想做个"归梦",可梦里的家乡却被白狼河所隔,欲归不得,最后就连这聊胜于无的归梦也"又被河声搅碎"!梦醒了,怅然若失,还睡?已是双目难合。梦无凭,再睡不也是徒然么?但睡着了总比醒着好,为什么?"解道醒来无味"!
                          可见,在纳兰性德的塞上之作中,仍也不失他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忧愁。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一方面激起了他跳动的血液,另一方面也让他累积的苦闷得到了更直接的抒发。
                          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纳兰词的气质
                            
                          纳兰性德的词和后主词一样,带有一种混然天成的华贵,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质,正如题目说的"纯任性灵,纤尘不染",也如我在开篇提到的有一种洗尽铅华却更显天然风韵的美。如果够细心的话,我们会发现纳兰性德的词并不像许多宋代的词那样刻意的进行雕饰,用词也不太忌讳重复与浅露,但我们同样会注意到,这丝毫不使纳兰词显得粗俗与浅薄,反而觉得有一种自然的韵味。
                          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纳兰性德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自己也是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他的生活是闲适的,事业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从朝廷上下的倾轧中看到了时局的黑暗,从爱妻的死中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从大批优秀人才被摧残的事实中感到了理想的渺茫,于是他时时"惴惴有临渊之忧",他自己也感叹"愁似湘江日夜潮"。在这样的生活中,纳兰性德选择了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寄托他的苦闷,所以他的词都是有感而发,没有丝毫的无病呻吟,运笔如行云流水,毫不沾滞,任由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自然流露,完全不事雕饰,天籁自鸣,这正是纳兰性德最大的特点。
                          纳兰性德的最大特色就是感情真率,在信笔挥洒中流露的自然之美。纳兰容若认为,创作应该直抒性灵,毫无矫饰,应该像"流泉呜咽,行止随时;天籁噫嘘,洪纤应节"。这便是纳兰词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正是这种自然之美,造就了纳兰性德的艺术成就,造就了纳兰性德词高贵的气质。
                          


                          IP属地:福建14楼2010-05-16 0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