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纳兰容若这名字风光旖旎,教人惊艳:胸纳幽兰,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浊世才子翩翩风貌,历历眼前。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若非大多数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张先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可是现在除了研究人员,好像知道纳兰的人很少了。我曾跟一个在读中文系大四(本科)的朋友谈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她摇头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我只好这么解说纳兰的身份:还记得陈道明演的那电视剧《康熙大帝》吗?还记得里头有个奸相明珠吗?——纳兰性德就是明珠的儿子!
文学艺术是不该从阶级的角度来分高下的。正如“境界无大小”(王国维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是同样的绝纱的境界,思想感情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真挚美好的感晴,不管是抒写爱情友情还是抨击统治阶级,都应拥有同样的地位。
纳兰容若诞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其祖于清初从龙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容若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为证:张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写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岁的壮年,其友恸道:‘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当时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若非大多数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张先生是不会这样写的。
可是现在除了研究人员,好像知道纳兰的人很少了。我曾跟一个在读中文系大四(本科)的朋友谈到“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她摇头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我只好这么解说纳兰的身份:还记得陈道明演的那电视剧《康熙大帝》吗?还记得里头有个奸相明珠吗?——纳兰性德就是明珠的儿子!
文学艺术是不该从阶级的角度来分高下的。正如“境界无大小”(王国维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是同样的绝纱的境界,思想感情也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真挚美好的感晴,不管是抒写爱情友情还是抨击统治阶级,都应拥有同样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