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区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努力使宣化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这一朝阳产业相结合,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推进文化产业进程。
借古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文化旅游景点。邀请国内外专家深入发掘、整理、研究文化资源,制定古城保护、文化旅游开发、大辽文化城、古城垣遣址公园建设及宣化古葡萄生态园建设等一系列文化规划。谋划实施了投资1亿元的古城墙开发项目,启动了“爱我宣化,修我古城”活动,目前,党政机关的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已为这项活动捐款500余万元,并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工作,通过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包装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并带动整体服务业水平的提高。投资600多万元,通过包装、修复,积极构建“三楼一城六大景区”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按照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将逐步建成大辽文化城、明清一条街、城垣遣址公园等“六在景区”。去年,争取国家文物局55万元资金实施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下八里辽墓群二期防水工程,投资200万元实施了辽墓道路建设工程,投资280万元实施了清真南大寺修复工程,投资120万元实施了时恩寺大修工程,投资120万元实施了天主教堂广场建设工程。目前,“大辽文化城”旅游开发项目前期工程全面展开,积极构建古文物旅游景点24处,大力开发明清文化。
同时,借葡萄文化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旅游生态园;借饮食文化优势,全力打造饮食文化一条街等。
借古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文化旅游景点。邀请国内外专家深入发掘、整理、研究文化资源,制定古城保护、文化旅游开发、大辽文化城、古城垣遣址公园建设及宣化古葡萄生态园建设等一系列文化规划。谋划实施了投资1亿元的古城墙开发项目,启动了“爱我宣化,修我古城”活动,目前,党政机关的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已为这项活动捐款500余万元,并积极开展项目招商工作,通过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包装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并带动整体服务业水平的提高。投资600多万元,通过包装、修复,积极构建“三楼一城六大景区”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按照文化旅游开发规划,将逐步建成大辽文化城、明清一条街、城垣遣址公园等“六在景区”。去年,争取国家文物局55万元资金实施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下八里辽墓群二期防水工程,投资200万元实施了辽墓道路建设工程,投资280万元实施了清真南大寺修复工程,投资120万元实施了时恩寺大修工程,投资120万元实施了天主教堂广场建设工程。目前,“大辽文化城”旅游开发项目前期工程全面展开,积极构建古文物旅游景点24处,大力开发明清文化。
同时,借葡萄文化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旅游生态园;借饮食文化优势,全力打造饮食文化一条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