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吧 关注:365贴子:4,254
  • 0回复贴,共1

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您关注低血糖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知道,糖尿病的患者都是以血糖增高为特点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关注低血糖呢?在我们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也确实遇到了不少糖尿病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甚至有些患者险些丧命,特别是治疗中的患者。
讲两个真实的例子。例一患者,男性,59岁,糖尿病史15年,口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拜糖平三药联合治疗,近半月间断多次出现头晕、心慌,摔东西打人现象,家人因不能忍受其打送至医院。
入院后,在患者出现头晕、心慌症状时我们急查了血糖等相关化验,发现患者出现了低血糖(血糖值为2.7mmol/L),即刻补充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例二患者,男性,80岁,糖尿病史30年,近5年注射胰岛素治疗,早晚各一次。因昏迷1小时于早晨8点30分送至医院急诊,急查化验并开通静脉通道,化验回报血糖为2.5mmol/L,患者出现了低血糖。
追问患者家属得知:患者于前一天晚上注射胰岛素后随儿女前往饭店给自己过生日,由于饭菜不合口,食量很少,回家后也未加餐就睡下了,次日晨又按常规注射了胰岛素,还没有进餐就发生了昏迷。
目前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口服药物及胰岛素注射的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使得糖尿病治疗中的患者对此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下面我和大家聊聊低血糖症及其预防。
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千差万别,表现迥异,个体差异较大,发生时不易察觉。
但其主要表现有:
1.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饥饿、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血压轻度升高等。
2.神经低糖症状: 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头晕、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幻觉、躁动、行为怪异、昏迷等。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的发生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用药,按时进餐。
2.规律适宜的运动。
3.定期监测血糖适时调整用药。
4.出现不适症状尽早就医。
5.尽可能多的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合理用药,科学饮食与运动,做好监测与防护等。
医师介绍
李玉萍,主任医师,北京名医
首都医科大学血液学系系务委员
新华网大健康科普特约专家
网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执业经历
北京电力医院原业务院长,综合内科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病专业学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专业学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中国医院管理高级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多年来,长期从事临床内科的诊疗工作,对于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自1998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在糖尿病的多种药物治疗方面,多次参加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牵头组织的临床药物观察的科研工作。
连续10年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多次被评为公益活动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工作者,并授予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荣誉称号。
多次参与血液及糖尿病专业的国内外大型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并在《中华临床实践与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及《中国水电医学会》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擅长领域
各种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的诊治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内分泌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系统治疗。
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反应,患者感觉是非常难受的,特别是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是危及生命的,尤其对老年患者夜间的低血糖应引起高度重视。
然而这种低血糖的发生大多数是可防可治的,所以大家也不必过度紧张,只要我们科学合理的对待,就能避免其发生。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疾病,享受美好生活!


1楼2022-01-19 09: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