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重新分配的话题再次被讨论
核心提示:2010年两会期间,三峡电重新分配的话题再次被讨论。据统计,湖北电力供应缺口高达10%—15%,日均缺电逾5000万千瓦时。到四月份,已多次拉闸限电。尽管湖北省是全国水电比例最高的省份。三峡电则更多输往上海等城市。对此,专家建议再多建几个三峡。
京华时报5月12日报道 湖北缺电的魔咒已经伴随了数年,于是,很多人把这个魔咒与同样地处湖北的三峡联系了起来。然而,一方面是湖北的申诉,另一方面却是三峡的无奈。
最近的湖北很热闹。一边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迟迟未能推出,另一边有人却在替湖北疾呼“三峡的电应该更多的留在湖北用”。
“每年都呼吁,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处副处长易新文的口气中带着些许无奈。的确,2010年两会期间,三峡电重新分配的话题再次被搬上台面,这一次领头的是工信部副部长苗圩。
2010年伊始,湖北省电力供应再次亮起红灯,缺口高达10%—15%,据统计,日均缺电逾5000万千瓦时。湖北随即宣布全省用电进入“红色预警期”, 不少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继续遭遇“拉闸限电”。
时值4月,易新文告诉《能源》杂志记者,“已经不拉闸了”。
“拉闸限电”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每年如此,被称为电都的湖北就像被下了魔咒,进入了一个怪圈。于是,很多人把这个怪圈与同样地处湖北的三峡联系了起来,随即,很多论坛上出现了这样的帖子——“湖北有三峡,湖北很缺电”。
到底湖北的缺电与三峡有没有关系,三峡的电量又该如何分配?
湖北的申诉
输入“湖北缺电”四个字,各种版本的讨论比比皆是。因为缺电已经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2009年12月12日,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开始停限工商业用电,敲响了入冬以来电力供应的警钟。紧接着,武汉市启动电力供应橙色预警,首批对6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限电。17日,武汉市又向景观灯发出了‘熄灯令’,这是近5年来首次因缺电关闭景观灯。”这条新闻广泛流传于各高点击率的论坛。
同样享有高点击率,被推到前列的新闻还有这样两条,其一是“三峡电站发电实现的税收收入,按照三峡工程综合淹没实物比例分配,重庆为84.33%,湖北为15.67%”,其二为“上海独享44%的三峡电,而湖北仅为13%”。这三个争论点也正是湖北与三峡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0年两会,有代表再次提出这个话题,在湖北任职多年的苗圩首当其冲,湖北本来水电是优势,三峡的电应该更多留在湖北用,这是最好的清洁能源。但是现在却把湖北的电运到东部地区,湖北再从周边买煤运到湖北,引发一连串的效应,“河南就不够用了,就再到山西、山东甚至到新疆去运煤。进行全国大旅行,全国铁路货运一半用来运送煤炭,这是多大的物流成本,多大的浪费”。
湖北省是全国水电比例最高的省份,水电比例高达60%,据了解,总装机1820万千瓦的三峡电站留给湖北省内的电量仅为13%—15%,更多的电量是输往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
“三峡的电更多的是输往上海和广东,为此还专门架设了电网线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
“缺电,湖北又没有煤,只能到处去买煤,”易新文说,“湖北省也在筹备将在宜昌和武汉各建一个储备中心,有专门的人员在负责。”
数据显示,2009年,湖北省的外购煤量达到了3000万吨。的确,守着三峡的大量清洁电力,却长途跋涉去买煤,湖北人有点想不通。
“三峡的电如果能就地消化也是好事,会减少运输途中的消耗。但是也要考虑到其他地区的难处,如果把上海的电截在湖北,那上海必将成为第二个湖北。”张博庭提出了质疑。
三峡的无奈
对于湖北的申诉,三峡很无奈。
“三峡电能消纳方案是纳入到国家能源规划的,国家相关部门很认真地对三峡消纳问题进行了研究,做能源规划既要考虑当地自身的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结构,还要依据三峡大型水电的运行特点来进行平衡。”三峡公司某人士如是说。
核心提示:2010年两会期间,三峡电重新分配的话题再次被讨论。据统计,湖北电力供应缺口高达10%—15%,日均缺电逾5000万千瓦时。到四月份,已多次拉闸限电。尽管湖北省是全国水电比例最高的省份。三峡电则更多输往上海等城市。对此,专家建议再多建几个三峡。
京华时报5月12日报道 湖北缺电的魔咒已经伴随了数年,于是,很多人把这个魔咒与同样地处湖北的三峡联系了起来。然而,一方面是湖北的申诉,另一方面却是三峡的无奈。
最近的湖北很热闹。一边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迟迟未能推出,另一边有人却在替湖北疾呼“三峡的电应该更多的留在湖北用”。
“每年都呼吁,但似乎没什么效果。”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处副处长易新文的口气中带着些许无奈。的确,2010年两会期间,三峡电重新分配的话题再次被搬上台面,这一次领头的是工信部副部长苗圩。
2010年伊始,湖北省电力供应再次亮起红灯,缺口高达10%—15%,据统计,日均缺电逾5000万千瓦时。湖北随即宣布全省用电进入“红色预警期”, 不少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继续遭遇“拉闸限电”。
时值4月,易新文告诉《能源》杂志记者,“已经不拉闸了”。
“拉闸限电”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每年如此,被称为电都的湖北就像被下了魔咒,进入了一个怪圈。于是,很多人把这个怪圈与同样地处湖北的三峡联系了起来,随即,很多论坛上出现了这样的帖子——“湖北有三峡,湖北很缺电”。
到底湖北的缺电与三峡有没有关系,三峡的电量又该如何分配?
湖北的申诉
输入“湖北缺电”四个字,各种版本的讨论比比皆是。因为缺电已经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2009年12月12日,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开始停限工商业用电,敲响了入冬以来电力供应的警钟。紧接着,武汉市启动电力供应橙色预警,首批对6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限电。17日,武汉市又向景观灯发出了‘熄灯令’,这是近5年来首次因缺电关闭景观灯。”这条新闻广泛流传于各高点击率的论坛。
同样享有高点击率,被推到前列的新闻还有这样两条,其一是“三峡电站发电实现的税收收入,按照三峡工程综合淹没实物比例分配,重庆为84.33%,湖北为15.67%”,其二为“上海独享44%的三峡电,而湖北仅为13%”。这三个争论点也正是湖北与三峡矛盾的根源所在。
2010年两会,有代表再次提出这个话题,在湖北任职多年的苗圩首当其冲,湖北本来水电是优势,三峡的电应该更多留在湖北用,这是最好的清洁能源。但是现在却把湖北的电运到东部地区,湖北再从周边买煤运到湖北,引发一连串的效应,“河南就不够用了,就再到山西、山东甚至到新疆去运煤。进行全国大旅行,全国铁路货运一半用来运送煤炭,这是多大的物流成本,多大的浪费”。
湖北省是全国水电比例最高的省份,水电比例高达60%,据了解,总装机1820万千瓦的三峡电站留给湖北省内的电量仅为13%—15%,更多的电量是输往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
“三峡的电更多的是输往上海和广东,为此还专门架设了电网线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
“缺电,湖北又没有煤,只能到处去买煤,”易新文说,“湖北省也在筹备将在宜昌和武汉各建一个储备中心,有专门的人员在负责。”
数据显示,2009年,湖北省的外购煤量达到了3000万吨。的确,守着三峡的大量清洁电力,却长途跋涉去买煤,湖北人有点想不通。
“三峡的电如果能就地消化也是好事,会减少运输途中的消耗。但是也要考虑到其他地区的难处,如果把上海的电截在湖北,那上海必将成为第二个湖北。”张博庭提出了质疑。
三峡的无奈
对于湖北的申诉,三峡很无奈。
“三峡电能消纳方案是纳入到国家能源规划的,国家相关部门很认真地对三峡消纳问题进行了研究,做能源规划既要考虑当地自身的能源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结构,还要依据三峡大型水电的运行特点来进行平衡。”三峡公司某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