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在贴吧说话了,不是没来,只是很少留话,因为确实太忙,每次还要其他亲告诉我一些海生的消息我才知道..实在惭愧...今天这样的帖子也许有些人看了会不喜欢,可能还会有人骂我,但是这样一篇帖子确实是我的想法,我希望海生能够更好,更完美..
2010年该是海生的转折年吧,第一张专辑在我们等了三年后终于正式发行了...我和所有的亲一样激动和开心...
可是在我听完这盘专辑后我却有了一丝忧虑(其实我是不是不该在贴吧说些不太好的言论啊?但是我确实希望海生进步,希望全国有更多人的欣赏和喜欢海生):首先,一盘专辑只有6首歌,其中还有3首是合唱,这样的“个人”专辑老实讲含金量不够高...这不是海生的问题,应该是公司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制作成本的问题吧,具体的真实的原因我不想多猜测,反正事实是海生不够受重视。其次,主打歌《谢谢你的爱2009》,这首歌我个人很喜欢的,第一次听到的还是去年时候海生的现场版,当时专辑还没有出,貌似那次也是海生第一次公开唱吧,我当时听的很激动,现场的其他亲还有被感动哭了的。我听完这首歌对海生的专辑抱有很大的期待,感觉着海生出头的日子很近了...可是当我今年在KTV点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被打击了...MV的前奏(......预示着新一代天王的...)在我们亲听来是对海生的肯定。可是想过没有,这样的话语在一个完全不认识海生的耳朵里是什么样的?试想如果你不认识一个人,别人就给他这么样高的评价,然后你再去听的时候,你的要求和挑剔程度该有多高啊?可能甚至会对这个人有反感吧...我不知道公司是出于什么考虑,是纯炒作吗?考虑过这样的负面影响没?
最后,《这一秒》很抒情,很多亲很喜欢这首歌吧,mv做的是不是太粗糙了?ppt似地...这首歌老实说很容易上口,某此在ktv,我点了这首歌,我唱了第一段,我一个从来没听过这首歌的朋友,居然跟着伴奏独自唱完了第二段...因为他说旋律太好记了...伴奏很清晰,听一下跟着伴奏一下就能唱了...亲们,你们觉得这是好事呀?我个人觉得不是太值得高兴的事,朗朗上口是好事,可是太大众了就...而且也不容易印象深刻吧...专辑的三首合唱歌曲因为之前都听过,所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觉得个人专辑里一半都是合唱,真是...
说了一些专辑里我个人觉得不到位的地方,是因为我觉得之所以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的操作问题吧...但是,海生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的吧?
海生有独一无二的好嗓音,有很好的气质,有很好的唱歌技巧,很棒的形象,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缺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好歌和好的宣传...宣传我就不说了,我们亲们多努力吧,让公司更重视海生一点...我来说说好歌,好歌二个途径:一是自己写,二是别人写。(好吧,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是...)
先说自己写,我想问问大家认不认识一个叫“吴克群”的歌手?很多人会说认识吧?那我问问大家2001年的时候认识他吗?很多人肯定会说那会没听说过,那会红的是周杰伦的《范特西》。当年吴克群和周杰伦同期出道,周杰伦火了,而他的专辑没人知道,公司也不想多管他了,他几乎要放弃做歌手的梦想,但是三年后他以《吴克群》再次杀入歌坛,红了...虽然红的不如周杰伦,但在歌坛也有了自己的地位。那三年他做了些什么?写歌...他用了三年去学习写歌,三年后用自己的创作重回歌坛。故事讲完了,道理我就不说了,希望你们都懂。还有我想说自己写歌专辑成本小不少吧...
再说别人写,这张专辑有几个人给海生写歌?没有更多的人给海生写歌,只靠做老板的陈给他写,能写多少呢?一张专辑又能放多少呢?这次青歌赛我觉得就是很好的机会,是海生展现自己,让其他音乐人认可并且有可能为他写歌的机会。小虫当年的一首《心太软》让苦闷很多年的任贤齐红了,我不说他写歌一定能红人,但是如果他肯为海生亲自操刀写歌,那么海生大红大紫的机会就多了一分。这次比赛让不少人认识了海生,肯定了海生,是海生的机会,我希望能有一天他站在更大的舞台,唱着自己的歌,让我们一直为他欢呼喝彩~~~~
2010年该是海生的转折年吧,第一张专辑在我们等了三年后终于正式发行了...我和所有的亲一样激动和开心...
可是在我听完这盘专辑后我却有了一丝忧虑(其实我是不是不该在贴吧说些不太好的言论啊?但是我确实希望海生进步,希望全国有更多人的欣赏和喜欢海生):首先,一盘专辑只有6首歌,其中还有3首是合唱,这样的“个人”专辑老实讲含金量不够高...这不是海生的问题,应该是公司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制作成本的问题吧,具体的真实的原因我不想多猜测,反正事实是海生不够受重视。其次,主打歌《谢谢你的爱2009》,这首歌我个人很喜欢的,第一次听到的还是去年时候海生的现场版,当时专辑还没有出,貌似那次也是海生第一次公开唱吧,我当时听的很激动,现场的其他亲还有被感动哭了的。我听完这首歌对海生的专辑抱有很大的期待,感觉着海生出头的日子很近了...可是当我今年在KTV点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被打击了...MV的前奏(......预示着新一代天王的...)在我们亲听来是对海生的肯定。可是想过没有,这样的话语在一个完全不认识海生的耳朵里是什么样的?试想如果你不认识一个人,别人就给他这么样高的评价,然后你再去听的时候,你的要求和挑剔程度该有多高啊?可能甚至会对这个人有反感吧...我不知道公司是出于什么考虑,是纯炒作吗?考虑过这样的负面影响没?
最后,《这一秒》很抒情,很多亲很喜欢这首歌吧,mv做的是不是太粗糙了?ppt似地...这首歌老实说很容易上口,某此在ktv,我点了这首歌,我唱了第一段,我一个从来没听过这首歌的朋友,居然跟着伴奏独自唱完了第二段...因为他说旋律太好记了...伴奏很清晰,听一下跟着伴奏一下就能唱了...亲们,你们觉得这是好事呀?我个人觉得不是太值得高兴的事,朗朗上口是好事,可是太大众了就...而且也不容易印象深刻吧...专辑的三首合唱歌曲因为之前都听过,所以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觉得个人专辑里一半都是合唱,真是...
说了一些专辑里我个人觉得不到位的地方,是因为我觉得之所以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的操作问题吧...但是,海生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的吧?
海生有独一无二的好嗓音,有很好的气质,有很好的唱歌技巧,很棒的形象,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缺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好歌和好的宣传...宣传我就不说了,我们亲们多努力吧,让公司更重视海生一点...我来说说好歌,好歌二个途径:一是自己写,二是别人写。(好吧,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是...)
先说自己写,我想问问大家认不认识一个叫“吴克群”的歌手?很多人会说认识吧?那我问问大家2001年的时候认识他吗?很多人肯定会说那会没听说过,那会红的是周杰伦的《范特西》。当年吴克群和周杰伦同期出道,周杰伦火了,而他的专辑没人知道,公司也不想多管他了,他几乎要放弃做歌手的梦想,但是三年后他以《吴克群》再次杀入歌坛,红了...虽然红的不如周杰伦,但在歌坛也有了自己的地位。那三年他做了些什么?写歌...他用了三年去学习写歌,三年后用自己的创作重回歌坛。故事讲完了,道理我就不说了,希望你们都懂。还有我想说自己写歌专辑成本小不少吧...
再说别人写,这张专辑有几个人给海生写歌?没有更多的人给海生写歌,只靠做老板的陈给他写,能写多少呢?一张专辑又能放多少呢?这次青歌赛我觉得就是很好的机会,是海生展现自己,让其他音乐人认可并且有可能为他写歌的机会。小虫当年的一首《心太软》让苦闷很多年的任贤齐红了,我不说他写歌一定能红人,但是如果他肯为海生亲自操刀写歌,那么海生大红大紫的机会就多了一分。这次比赛让不少人认识了海生,肯定了海生,是海生的机会,我希望能有一天他站在更大的舞台,唱着自己的歌,让我们一直为他欢呼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