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在阒寂无声的深夜里失声痛哭。
十八岁的最后一天,我决定结束毫无意义的等待,完成梦寐已久的放纵——逃学,去寻找一件真正能让我的青春留下痕迹的东西。
那件事就这么无巧不巧地流淌到我的人生里来了,就象从冰冻了整整一季的自来水管里涌出的第一条初春的清泉,虽然只能发出汩汩的,打动不了岩石的细微声响,但是太阳却在它身上汇聚成反射的光线,闪电般充盈了我整个匮乏的生命,让我濒临死亡的心境从此激动起来,最终,将那个奇特的瞬间凝固成永恒的片刻。
我必须摊开时空的长廊,以便让你清楚地看见我——普兰色带白边的运动裤,土黄土黄的翻领罩衫,破旧的书包和脚下的球鞋一样肮脏,打开就能闻见袜子晦涩的腥气,肩膀上斜搭的背带似乎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但我不在乎,依旧悠哉哉地晃荡在马路上,即便它真的断落到地上,又怎么样咧?
我无法确定那是24小时内的哪个时刻,总之,当我第五次绕到重庆北路小学对面时,学校的大门突然敞开,无数个微型的小豆芽菜便争先恐后地飞奔出来。因为小学位于街道中央,所以人群把巷子挤得密密麻麻是每天黄昏必演的疯狂场面,以往我总是被人流追赶着往家跑,今天,却能够蹲在街边的石坡顶上从高处往下观望,并期待着能发现一两张与我小时候相似的面孔。
结果,在蚂蚁布阵似的人群中我只看见一个人,是将视线稍稍收回到近处时突然发现的,她站在买大饼的小贩旁边,专心致志地吃着一份糯米团。
那个时候我们叫糍饭团,现在已经发展到用精致糯米做成金贵的糕点被花里胡哨地陈列在名牌糕饼店里。我至今都不晓得她到底叫什么名字,所以,我不能用类似糍饭团那样拙劣的词语来形容她,如果硬要拿她与手中的食物相比较的话,她一定就是日后让糍饭脱胎换骨的那颗最最精美的糯米。
你完全可以对那个年代无意中裸露在市井小弄里的精美嗤之以鼻,也许那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的精任何的美,但是对于十八岁的我来说,却是惊艳到连新陈代谢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细细赏阅的地步。
她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少女,上身穿一件翠绿色的短袖碎花衬衫,下身是一条长长的淡粉色小格子喇叭裙,鞋子被烤大饼的高炉挡住无法看清楚。我和她相距大约三米,因为不学无术而造就的2.0的优秀视力在关键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让我的双眼及时调整到最佳焦距把她从上到下看了个通透。
这个马尾飘飘瘦小朴素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宁静的力量,任凭周遭再怎么熙熙攘攘,她还是安安稳稳地站在原地吃她的糯米团,仿佛任何东西也打搅不了她似的。同样是城市里某个角落中沉默着的人,为什么她就能时刻保持纹丝不动,而我却老是飘忽不定呢?在无法彻底看清她五官的距离中,我依然能感觉到这力量很强大,以至于我整颗心都重重地跌落下来。
她抬头看到我的那一瞬,突然让我萌发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目光即刻转移的速度又让我毫不怀疑我们从未谋面。混沌之间,我的记忆曲线逐渐勾勒出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每天同样的时刻,当我被人流推推搡搡的时候,她刚好也正站在不远处的地方咀嚼着她的糯米团,我们天天如此,但从未在人群中辨认过对方,这便是冥冥中不陌生的由来。
她也许就住在我隔壁的某个朝南的窗户里面,这个念头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即便不是也没关系,反正她一定就生活在我的附近,似曾相识可以联想的东西太多太多,那样的痴狂虽然愚蠢,却不会妨碍任何人,最重要的是,它绝对能够喂饱我如饥似渴的青春期。
我不敢靠近她,因为她太干净,尤其是站在一堆乌漆抹黑的油锅、大饼炉、糍饭窟的边上,她应该买完转身就走,怎么会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去把它认真地吃完呢?她一定是那种清晨依偎在天蓝色窗帘边上对着阳光微笑的,有钱人家的女孩子,有着最优雅的教养、最得体的动作和百看不厌的气质,也许还会一两种乐器,当然不是吉他琵琶之类的,她的手指应该从发亮的钢琴上按下去或是在绷紧的小提琴弦上颤抖,那样身穿燕尾服的我才能把鲜花递上……
十八岁的最后一天,我决定结束毫无意义的等待,完成梦寐已久的放纵——逃学,去寻找一件真正能让我的青春留下痕迹的东西。
那件事就这么无巧不巧地流淌到我的人生里来了,就象从冰冻了整整一季的自来水管里涌出的第一条初春的清泉,虽然只能发出汩汩的,打动不了岩石的细微声响,但是太阳却在它身上汇聚成反射的光线,闪电般充盈了我整个匮乏的生命,让我濒临死亡的心境从此激动起来,最终,将那个奇特的瞬间凝固成永恒的片刻。
我必须摊开时空的长廊,以便让你清楚地看见我——普兰色带白边的运动裤,土黄土黄的翻领罩衫,破旧的书包和脚下的球鞋一样肮脏,打开就能闻见袜子晦涩的腥气,肩膀上斜搭的背带似乎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但我不在乎,依旧悠哉哉地晃荡在马路上,即便它真的断落到地上,又怎么样咧?
我无法确定那是24小时内的哪个时刻,总之,当我第五次绕到重庆北路小学对面时,学校的大门突然敞开,无数个微型的小豆芽菜便争先恐后地飞奔出来。因为小学位于街道中央,所以人群把巷子挤得密密麻麻是每天黄昏必演的疯狂场面,以往我总是被人流追赶着往家跑,今天,却能够蹲在街边的石坡顶上从高处往下观望,并期待着能发现一两张与我小时候相似的面孔。
结果,在蚂蚁布阵似的人群中我只看见一个人,是将视线稍稍收回到近处时突然发现的,她站在买大饼的小贩旁边,专心致志地吃着一份糯米团。
那个时候我们叫糍饭团,现在已经发展到用精致糯米做成金贵的糕点被花里胡哨地陈列在名牌糕饼店里。我至今都不晓得她到底叫什么名字,所以,我不能用类似糍饭团那样拙劣的词语来形容她,如果硬要拿她与手中的食物相比较的话,她一定就是日后让糍饭脱胎换骨的那颗最最精美的糯米。
你完全可以对那个年代无意中裸露在市井小弄里的精美嗤之以鼻,也许那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的精任何的美,但是对于十八岁的我来说,却是惊艳到连新陈代谢都忍不住要停下来细细赏阅的地步。
她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少女,上身穿一件翠绿色的短袖碎花衬衫,下身是一条长长的淡粉色小格子喇叭裙,鞋子被烤大饼的高炉挡住无法看清楚。我和她相距大约三米,因为不学无术而造就的2.0的优秀视力在关键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让我的双眼及时调整到最佳焦距把她从上到下看了个通透。
这个马尾飘飘瘦小朴素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宁静的力量,任凭周遭再怎么熙熙攘攘,她还是安安稳稳地站在原地吃她的糯米团,仿佛任何东西也打搅不了她似的。同样是城市里某个角落中沉默着的人,为什么她就能时刻保持纹丝不动,而我却老是飘忽不定呢?在无法彻底看清她五官的距离中,我依然能感觉到这力量很强大,以至于我整颗心都重重地跌落下来。
她抬头看到我的那一瞬,突然让我萌发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目光即刻转移的速度又让我毫不怀疑我们从未谋面。混沌之间,我的记忆曲线逐渐勾勒出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每天同样的时刻,当我被人流推推搡搡的时候,她刚好也正站在不远处的地方咀嚼着她的糯米团,我们天天如此,但从未在人群中辨认过对方,这便是冥冥中不陌生的由来。
她也许就住在我隔壁的某个朝南的窗户里面,这个念头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即便不是也没关系,反正她一定就生活在我的附近,似曾相识可以联想的东西太多太多,那样的痴狂虽然愚蠢,却不会妨碍任何人,最重要的是,它绝对能够喂饱我如饥似渴的青春期。
我不敢靠近她,因为她太干净,尤其是站在一堆乌漆抹黑的油锅、大饼炉、糍饭窟的边上,她应该买完转身就走,怎么会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去把它认真地吃完呢?她一定是那种清晨依偎在天蓝色窗帘边上对着阳光微笑的,有钱人家的女孩子,有着最优雅的教养、最得体的动作和百看不厌的气质,也许还会一两种乐器,当然不是吉他琵琶之类的,她的手指应该从发亮的钢琴上按下去或是在绷紧的小提琴弦上颤抖,那样身穿燕尾服的我才能把鲜花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