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52,452贴子:104,654,906

回复:哪个城市在未来最有机会成为一线【终极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口、GDP、人均GDP,尼玛都有1、2了还搞个3,什么睿智,你不如把3换成人均可支配收入,4、高校与科研机构,5、人口增长率,6、经济增长率,7、军队,8、公共建设,9、交通。反正游戏里就这几个数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1-12-24 05:05
回复
    w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1-12-24 06:10
    回复
      2025-09-05 06:18: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不就第一财经吗?成都?就像一大网红看着是真漂亮暴光度是真高,但真和明星比起来是哪里都差点味道!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1-12-24 06:55
      回复
        被杭州扶贫扶出自豪感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21-12-24 09:12
        收起回复
          杭州扶贫成都下面的小兄弟难道不是扶贫成都?哪欢迎成都来扶贫杭州下面的小兄弟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53楼2021-12-24 09:22
          收起回复
            成都四倍纽约发展潜力巨大是事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1-12-24 09:39
            回复
              个人认为,经济体量是政府关心的数据,民富是老百姓关心的数据。因为GDP数据是该届地区政府领导班子最主要的政绩,当然了,倒也不能说GDP这东西跟老百姓一点关系没有,因为GDP总量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该地区的人口和就业情况。但一般情况下,老百姓最关心的也就是自己的民生水平有没有改善,生活质量有没有提高,存款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上升,身体健康有没有变强等等这些。比如亲戚朋友之间聚会或者聊天,人家可能会问“你现在工资涨没涨,涨了多少钱”之类的,但肯定没有人会问“你现在每个月能创造多少GDP”?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55楼2021-12-24 09:43
              收起回复
                太穷的城市不要凑热闹了,否则墨西哥城就是宇宙第一☝️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6楼2021-12-24 10:11
                收起回复
                  2025-09-05 06:12: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1-12-24 10:14
                  回复
                    杭州被上海压死了,长三角其他城市都是上海的附庸,他们做的事不过就是上海的外包业务。所以长三角不可能再有一个一线城市,这是国家战略安排,也是客观经济结构规律。唯一有点机会的是南京,但是人口少限制了他的发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1-12-24 11:01
                    回复
                      题目叫“有机会成为一线”,却用“发展潜作为指标,以果索因,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要对软实力打分的话,不要自己编,去网上找一些权威的发布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1-12-24 11:23
                      收起回复
                        综合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可以将各省分为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河北、北京、辽宁、海南、广东和上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小,均在15%以下,并且利息保障倍数较高(7倍以上)。
                        第二梯队,浙江、山东、河南、福建、宁夏、山西和内蒙古,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15%-30%,并且利息保障倍数在5倍以上。其中,宁夏、山西和内蒙古虽然财力偏弱,但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因此偿债压力较小。
                        第三梯队,湖北、安徽、广西、陕西和黑龙江,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20%-35%,利息保障倍数在4-5倍。
                        第四梯队,江苏、江西、西藏、贵州、新疆、甘肃、云南和吉林,这些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均超过30%。西藏因为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很小,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达6.8倍,其余省份均在5倍以下。
                        第五梯队,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和青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大,均超过40%。与此同时,利息保障倍数均处于4倍以下的偏低水平。
                        相比2021年,2022年多数省份呈现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偿债压力增大、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趋势。西藏、四川、江西、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增幅相对较大,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而在财力上升(29%)和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下降(-23%)的双重利好下,天津2022年偿债压力下降34个百分点,降幅为全国最大。
                        从利息保障倍数变动看,江西和四川的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29%,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大幅下滑39%、43%。陕西的利息保障倍数下降26%,主要由于利息支出整体增幅较大(44%),其中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长59%,地方债付息增长15%。
                        从各省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结构来看,青海、西藏、内蒙古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较高,分别为65%、53%、50%,且主体评级均在AA+及以下,其中西藏和内蒙古私募债还本付息额占比在50%以上。天津、山西、云南、甘肃、吉林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均超过40%,不过以AAA评级为主且多为省级和市级平台。贵州、重庆、辽宁、四川、湖南虽然城投债还本付息额整体占比尚可(32%-36%),但其中AA及以下主体评级占比偏高,在48%-53%,借新还旧可能相对困难。
                        综合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可以将各省分为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河北、北京、辽宁、海南、广东和上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小,均在15%以下,并且利息保障倍数较高(7倍以上)。其中,辽宁能在第一梯队主要是因为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481亿元),且财力尚可。随着2017年以来辽宁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目前存量城投债规模已收缩至较低水平,因而偿债压力较小。
                        第二梯队,浙江、山东、河南、福建、宁夏、山西和内蒙古,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15%-30%,并且利息保障倍数在5倍以上。宁夏、山西和内蒙古虽然财力偏弱,但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因此偿债压力较小。
                        第三梯队,湖北、安徽、广西、陕西和黑龙江,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20%-35%,利息保障倍数在4-5倍。其中,湖北和安徽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均在2000亿元以上,处于偏高水平,因而偿债压力接近35%。
                        第四梯队,江苏、江西、西藏、贵州、新疆、甘肃、云南和吉林,这些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均超过30%。西藏因为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很小,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达6.8倍,其余省份均在5倍以下。江苏虽然财力很强,但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很高,2022年超过1万亿,因而偿债压力较大(57%)。
                        第五梯队,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和青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大,均超过40%。与此同时,利息保障倍数均处于4倍以下的偏低水平。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属于城投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排全国上游,但财力排全国中下游的省份,因此偿债压力偏大。青海是因为财力偏弱,所以即使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偿债压力也偏大。
                        相比2021年,2022年多数省份呈现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偿债压力增大、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趋势。其中,江西、四川、陕西、西藏、重庆的财力对债务利息支出的覆盖程度降幅较大。
                        2022年,多数省份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呈现正增长,但增幅较2021年有所收窄。其中,青海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100%,增幅连续两年位于全国首位。西藏的增幅为71%,甘肃、吉林、浙江的增幅在50%-60%左右。新疆、广东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与2021年基本持平。辽宁、宁夏城投债还本付息额降幅较大,分别为-31%和-50%,主要缘于存量城投债规模的收缩。
                        2022年绝大多数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增大,其中西藏、四川、江西、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增幅相对较大。西藏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相较2021年上升19个百分点,受到财力下滑(-17%)及城投债还本付息规模显著增大(71%)的双重影响。四川和江西偿债压力上升16个百分点,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39%和-43%)。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偿债压力上升12-14个百分点,主因城投债还本付息规模增长较快(100%、61%和58%)。
                        2022年绝大多数省份利息保障倍数下降,其中江西、四川、陕西、西藏、重庆、浙江、青海和广东的降幅相对较大。从利息保障倍数变动看,江西和四川的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29%,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是主因。陕西的利息保障倍数下降26%,是因为利息支出整体增幅较大(44%),其中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长59%,地方债付息增长15%。
                        西藏、重庆、浙江和青海的利息保障倍数降幅均超过15%,其中西藏和青海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17%、-26%)以及地方债付息规模增加(15%、11%),重庆和浙江的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和地方债付息规模齐涨,导致利息支出规模整体扩大(14%、12%)。虽然广东2022年利息保障倍数下降15%,但仍高达16.2倍,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2022年仅天津、湖北和宁夏三个省份的利息保障倍数有所增加。其中,天津的利息保障倍数增幅达27%,位列全国第一,主要是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68%),以及利息支出与2021年基本持平。湖北和宁夏的利息保障倍数小幅上升1%-3%,主要由于财力的增长幅度大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幅度。


                        IP属地:新西兰60楼2021-12-24 12:57
                        回复
                          软实力的PK
                          需建立在硬实力相同的基础上
                          呵呵
                          当硬实力已经KO对方的情况下
                          就不要脱裤子放P比较软实力了




                          61楼2021-12-24 13:06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12-24 15:05
                            回复
                              2025-09-05 06:06: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1-12-24 15: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