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随笔的作者:@狄瞻⚡
——————————————————
慢慢发觉了自己的变化,高二这年是个真正的转折点。在逐步深入了解苏轼、狄仁杰、宋慈、东方朔、杜甫等人的同时,也曾对济的理解出现偏差。现在状况是脑子里儒家入世的思想太浓了,忠臣良将,匡济时世,定国安邦,……一切直指至上,直指过去了的政治宏图,少年壮志,认为一切情感在大爱天下面前都不免渺小,包括儿女情长。成大事者,拿宋慈他们来说,感情是副线,在他们面前相对私微,而一身正气独斗黑暗为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献身才更可歌可泣。于是把眼界无限抬高,认为爱,就是很容易牺牲掉的,无奈而不至于撕心裂肺;或者不负责地说没那么重要(还是小,什么也没经历过)。最近重温秦时电视剧,乱世中的爱恨纠纷,有儿女情长,也有舍身成仁,有小爱,也有大爱。“其实你们男人所谓的天下,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虚荣心”,蓉儿这句话,想想是挺在理的。尤其是后世仰慕先人的时候。总带着些虚荣心,变形的自豪感。墨家尚同,兼爱非攻,儒家墨家都强调爱民爱天下之人,但儒家更多地用到了统治阶级巩固封建专制的手段,墨家于朝廷几无立足之地,他们更容易更实际地关注生民利益,真正把目光洒向民间,扶正了大家,他们是比儒家更直接地关照着小家。我一直在那边赞叹力挽狂澜的贤士能臣,却忘了这边的,苍生的生活。并非那些大人们不察民间疾苦;相反地他们是这方面的典范。而是我缺少与生民完全站在同一高度,走入寻常家,理解人间情感的耐心。这个其实是由道济来做了。他看得很明白,他站在哪里我们都清楚。他懂寻常人的苦难,他不直接看上面的黑暗,他看下面的悲伤,深入而持久,像杜甫。他去走进、理解、开释天下生灵。爱系于心怎能不沉重,又岂是可以不负责的不近在意的牺牲品随时可以扔了放下,看透了不是一撒手潇洒离去,否则与逃避责任无异。可对他来说,他连不在乎天长地久的爱都不能有,使命在肩,身份悬殊,他注定归于平淡。他是能放下,但不是没心没肺,心如草木。他对爱是冷静的,也是真挚诚恳的。他不至于那么冲动,也不至于麻木冰冷。不同在于他知道结局,他绝对选择更多人而不是一个人。苍生也有爱,各自有小爱,不要非逼着自己舍弃什么成就什么,爱于你我弥足珍贵,更不容随意亵渎。两难的选择也是人的权利,没有人可以指手画脚。出于本心的决定,无论如何,尊重它。要有理解小爱的细致入微,看人间细小纠葛的耐心,体察冷暖的认真,情感很美很神圣,是传说,也是已来未来的历史。既要有往大处看的胸襟,也要有往小处看的细腻,面面俱到,不偏不倚,看到的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世。
——————————————————
慢慢发觉了自己的变化,高二这年是个真正的转折点。在逐步深入了解苏轼、狄仁杰、宋慈、东方朔、杜甫等人的同时,也曾对济的理解出现偏差。现在状况是脑子里儒家入世的思想太浓了,忠臣良将,匡济时世,定国安邦,……一切直指至上,直指过去了的政治宏图,少年壮志,认为一切情感在大爱天下面前都不免渺小,包括儿女情长。成大事者,拿宋慈他们来说,感情是副线,在他们面前相对私微,而一身正气独斗黑暗为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献身才更可歌可泣。于是把眼界无限抬高,认为爱,就是很容易牺牲掉的,无奈而不至于撕心裂肺;或者不负责地说没那么重要(还是小,什么也没经历过)。最近重温秦时电视剧,乱世中的爱恨纠纷,有儿女情长,也有舍身成仁,有小爱,也有大爱。“其实你们男人所谓的天下,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虚荣心”,蓉儿这句话,想想是挺在理的。尤其是后世仰慕先人的时候。总带着些虚荣心,变形的自豪感。墨家尚同,兼爱非攻,儒家墨家都强调爱民爱天下之人,但儒家更多地用到了统治阶级巩固封建专制的手段,墨家于朝廷几无立足之地,他们更容易更实际地关注生民利益,真正把目光洒向民间,扶正了大家,他们是比儒家更直接地关照着小家。我一直在那边赞叹力挽狂澜的贤士能臣,却忘了这边的,苍生的生活。并非那些大人们不察民间疾苦;相反地他们是这方面的典范。而是我缺少与生民完全站在同一高度,走入寻常家,理解人间情感的耐心。这个其实是由道济来做了。他看得很明白,他站在哪里我们都清楚。他懂寻常人的苦难,他不直接看上面的黑暗,他看下面的悲伤,深入而持久,像杜甫。他去走进、理解、开释天下生灵。爱系于心怎能不沉重,又岂是可以不负责的不近在意的牺牲品随时可以扔了放下,看透了不是一撒手潇洒离去,否则与逃避责任无异。可对他来说,他连不在乎天长地久的爱都不能有,使命在肩,身份悬殊,他注定归于平淡。他是能放下,但不是没心没肺,心如草木。他对爱是冷静的,也是真挚诚恳的。他不至于那么冲动,也不至于麻木冰冷。不同在于他知道结局,他绝对选择更多人而不是一个人。苍生也有爱,各自有小爱,不要非逼着自己舍弃什么成就什么,爱于你我弥足珍贵,更不容随意亵渎。两难的选择也是人的权利,没有人可以指手画脚。出于本心的决定,无论如何,尊重它。要有理解小爱的细致入微,看人间细小纠葛的耐心,体察冷暖的认真,情感很美很神圣,是传说,也是已来未来的历史。既要有往大处看的胸襟,也要有往小处看的细腻,面面俱到,不偏不倚,看到的才是一个完整的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