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相干光源完成一项重要升级改造,第二条波荡器束线安装调试完成并顺利出光。该工程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和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相关团队合作完成。自此,大连相干光源拥有两条独立可调谐的极紫外波荡器束线,可同时为两个不同用户供光,实现“两翼齐飞”的运行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条波荡器束线的建设,标志着团队已掌握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双束线共用加速器并行出光运行的关键技术,使用户有效使用时间提高一倍,大大提升了大连相干光源支撑科学研究的能力。
据悉,大连相干光源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于2017年初步建成出光,2018年7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大连相干光源运维团队表示,未来,依托第二条波荡器束线,将筹划建设4~6个先进实验站,进一步在能源化学、表面催化、星际化学、大气化学以及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发挥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
第二条波荡器束线的建设,标志着团队已掌握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双束线共用加速器并行出光运行的关键技术,使用户有效使用时间提高一倍,大大提升了大连相干光源支撑科学研究的能力。
据悉,大连相干光源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于2017年初步建成出光,2018年7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大连相干光源运维团队表示,未来,依托第二条波荡器束线,将筹划建设4~6个先进实验站,进一步在能源化学、表面催化、星际化学、大气化学以及生物医药等研究领域发挥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