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吧 关注:40贴子:5,161

☆℡2010﹏05﹏02★]一辈子一个人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他是艺术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学家......他曾经设计过直升飞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他还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IP属地:辽宁1楼2010-05-02 22:08回复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一世的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三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但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IP属地:辽宁2楼2010-05-02 22:08
    回复
      2025-11-16 01:57: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帕斯卡(1623-16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三岁丧母,11岁时写出第一篇论文《声音的本质》,16岁写出《圆锥曲线论》,而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然后是《流体平衡论》和《大气重力论》两部著作。帕斯卡39岁病逝。一生没有恋爱,与妹妹的关系非比寻常。
      


      IP属地:辽宁3楼2010-05-02 22:08
      回复
        克里斯蒂娜(1626-1689)瑞典女王
          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6岁登基,有着和李宇春一样的性格,喜欢骑马和射击。而且聪明智慧,14岁已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以及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她爱慕自己的表兄,却拒绝嫁给他,她说:我不得不坦率的告诉你,我不会与你结合,但是我也可以许诺,我也决不同别人结婚。瑞典在她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她还酷爱学习,善于招揽人才,在位期间创办了瑞典第一家报纸与第一所全国性的学校,并吸引众多的欧洲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但在鼎盛时候,28岁的女皇将王位让给了自己曾经爱慕的表兄,而后周游欧洲,定居罗马,并在1689年死在了那里。克里斯蒂娜对于自己的单身也曾经这样解释:我的骄傲使我不可能屈服任何人......与其让我结婚,毋宁让我死!
        


        IP属地:辽宁4楼2010-05-02 22:08
        回复
          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他的出生,毫不夸张地说,改变了整个世界。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IP属地:辽宁5楼2010-05-02 22:09
          回复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
              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他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妻子,没有儿女,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
            


            IP属地:辽宁6楼2010-05-02 22:09
            回复
              贝多芬(1770-1829)德国音乐家
                贝多芬曾经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写下了柔美的《月光》《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充满了痛苦,爱情不顺,壮年失聪,他爱慕过数不清的女人,但她们都宁愿嫁给别人,因为他相貌丑陋还是出身卑微,我们难以知晓,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愤怒,接着写出了更多的美好乐章。
              


              IP属地:辽宁7楼2010-05-02 22:10
              回复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他孤独一生,无妻无子甚至无母(20多岁即与母亲决裂,一生最痛恨女人),过着孤独,忧郁和愤世嫉俗的生活。叔本华恨世界上的一切女人,他认为女人狡诈,虚伪,没有理性。他说爱情是骗人的,婚姻即坟墓。


                IP属地:辽宁8楼2010-05-02 22:12
                回复
                  2025-11-16 01:51: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
                    一八七五年,三十一岁的尼采说:我四处徘徊,孤独的像一头犀牛。当时,他最要好的朋友都陆续成婚,只有他情无所归,最后他将童贞献给了妓院,并染上了梅毒。45岁后的尼采陷入了疯狂,跟最好的朋友瓦格纳闹僵以后,他就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唯一的妹妹照顾了他整整十年,在新世纪的一个早晨,他静悄悄的离开了人间。上帝死了,尼采说;尼采疯了,鲁迅说;鲁迅成仙了,大家都这么说。
                  


                  IP属地:辽宁12楼2010-05-02 22:13
                  回复
                    嘉宝(1905-1990)好莱坞巨星
                      一个英国记者说,她的脸是人类进化的终极,她是哈姆雷特以来最忧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阿道夫.希特勒也是她的影迷,二次大战的时候,嘉宝曾经说:我要杀了他。她是真正的冷美人:迷茫,失落而孤独,她自己评价:我笨拙,害羞,紧张,恐惧,对我的英文过于敏感,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并永远的躲在它的后面。“我将以单身终生”,这是嘉宝在《克里斯蒂娜女皇》里的台词,她很好的实践了它。“你真的没有爱过别人吗?”有人问。“爱过,斯蒂勒。”(带嘉宝走向好莱坞的导演,同志)。嘉宝曾四次获奥斯卡提名,却从未得奖,后来奥斯卡委员会为嘉宝特设了一个奖项,以表彰她在电影中闪光的表现,当然她没有去领,她的朋友说,也从来没在她的家里见过那个奖,她是永远的神秘女郎。
                    


                    IP属地:辽宁13楼2010-05-02 22:14
                    回复
                      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情痴
                        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属,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失急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金先生,为了她,一辈子不娶(想想林去世后,梁都曾续弦),且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一段情,三洲人士共惊闻。“一身诗意千寻瀑,人间万古四月天”,这是林去世后,金先生的挽联,很多年后的一天,他突然招呼朋友吃饭,席间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举座皆然。晚年,曾有记者套老先生的这段‘绝对隐私’,他想了好久,才略带伤感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说,我自己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说了,所以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IP属地:辽宁14楼2010-05-02 22:14
                      回复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
                          出身贵族的他自幼体弱多病,成年后,更是卧床不起,以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人在床上病歪歪的回忆起过去的好时光,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惶惶七大卷的《追忆逝水年华》就这么诞生,成为意识流派的开山鼻祖。《追忆》是自传体性的小说,情节可真可假,但人物都可以在普鲁斯特的周边找到原型。
                        


                        IP属地:辽宁15楼2010-05-02 22:15
                        回复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
                            卡夫卡到死都只是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若非他‘交友不慎’(死前,他委托好友布劳德焚烧他所有的稿件,布没有执行),他不会享受到这般的身后哀荣,但这样的哀荣,又与他本人何关呢?他的三部长篇都没有写完(《审判》《诉讼》《城堡》),但都成了现代人钻研的经典,好若维纳斯的断臂,没有人知道失落的在什么地方。他一生都在犹豫,徘徊,拿不定主意,包括爱情,他先后与菲利斯小姐两次订婚,又两次毁约,最终他宣布:在精神上,我无力结婚,你不会幸福的,所以我们拜拜吧。“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事情、所有人断绝关系。”(自卡夫卡的日记)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
                          


                          IP属地:辽宁16楼2010-05-02 22:15
                          回复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作曲家
                              勃拉姆斯取了“F-A-E”三个字母(德语)构成一名格言来概括自己的人生:“自由--然而--孤独!”这个概括相当准确——《摇篮曲》的作者将合家欢献给了别人,把孤独留给了自己。他的挚爱是舒曼的夫人克拉拉(大提琴家),他与舒曼则亦师亦友。他们始终没越过雷池的一步,哪怕在舒曼去世以后,一段情,持续了四十多年,1876年,勃拉姆斯前去波恩参加了克拉拉的葬礼,次年他也结束了自由-然而-孤独的一生。
                            


                            IP属地:辽宁17楼2010-05-02 22:15
                            回复
                              2025-11-16 01:4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
                                无论梵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无数次的解雇与不解,无数次的拒绝与争执,让他陷入执迷的疯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1888年,他屈指可数的朋友高更来访,不久两人起了争执,气愤之余,梵高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高更被吓跑了,他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四周弥漫的都是迷茫,和无人能解的愤怒,半年后,一直照顾他的弟弟拉奥.梵高因悲伤过度,精神亦失常,不久去世,他葬在了哥哥的墓旁
                              


                              IP属地:辽宁18楼2010-05-02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