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吧 关注:147,751贴子:881,108
  • 0回复贴,共1

即将成为医学水货硕士的公共卫生硕士(MPH)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我国大量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扩招众多非医学专业(学制4年)跨考公共卫生硕士(MPH),其顺利毕业后,学校颁发具有医学学历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即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根据现行《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规定,临床医学(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这类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硕士,可以凭借取得的公共卫生硕士学历报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如考试通过,会取得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证。作为没有丝毫本科医学背景的人,仅仅通过2年-3年的学习,就能取得医师报考资格,并可注册为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进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一:本科非医学专业公共卫生硕士报考医师资格的不合理之处
(1)众所知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医师的培养要经历漫长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仅仅学习2年-3年,就能考取医师资格,这是对人民健康的极不负责任;
这也是对选择攻读5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人员的一种赤裸裸的羞辱,是一种毫无逻辑的歧视。为什么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只需4年,而作为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却需要5年。这种现象存在巨大的逻辑错误和审核漏洞。
(2)目前各大医学院校,为获取更多生源,纷纷降低非医学专业报考公共卫生硕士的门槛,让公共卫生硕士成了刷学历学位的一种低级工具,甚至在互联网上有一种公共卫生硕士即将成为“水货硕士”论调。这是对所有医学学子的不尊重。缺乏本科5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没有形成相对应的医学思维模式,纵使经过2年或者3年的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教育,也难以承担作为医师的责任,并缺乏问题判断的专业性。
(3)2-3年硕士研究生教育,只有1年基础理论学习,剩余1-2年均在完成毕业设计,很难接触到病人,那么这些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公共卫生硕士,其所学的公共卫生知识也就只能浅薄地停留在理论方面,无法深入实践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就缺乏了做一名合格的医师的基础。再者,公共卫生硕士大都在公共卫生学院中培养,主要基于流行病与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女保健、劳动卫生与职业卫生学、毒理学、食品与营养卫生学、社会医学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教学,这些学科均属于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需要浓厚的医学背景。
二:公共卫生硕士质量稂莠不齐
进一步来说,我国各大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培养的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均采取宽进宽出的原则,如果有导师所带的研究生出现延期毕业,该导师下学年的招生名额以及职称晋升均会受到较大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导师极其希望学生顺利毕业,硕士论文水平就要求的较低,能过就过。这种情况会让公共卫生硕士变得良莠不齐,医学硕士学位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让医学硕士学历名不符其实。
对于本科非医学专业人员取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从而报考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这可以说是医疗行业的一种乱象,是医师资格考试的一个漏洞。医疗行业本身具有高度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人才培养长期性,我们要坚决遏制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不然医疗队伍的医师就可能滥竽充数,人民的健康得不到根本保证。
大家对此怎么看。


IP属地:广东1楼2021-11-14 11: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