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吧 关注:380,075贴子:5,630,359
  • 17回复贴,共1

到底什么是房地产?什么是房产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此理解即可:
国家是商品所有人
开发商是经销商,给老板打工
你我是消费者,买东西的
我们买的东西,实质上就是土地使用权,开发商大部分的销售款都变成了土地出让金、税费、利息等等,小部分变成了商品包装费、推广费。
所以,到底谁是大东家?
理解了东家是谁之后,我们再来说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价为基准,等同于以地价为基准。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说的,那就应该明白两个事
1 我们买房的时候交了70年的地租,如果针对这些地再收费,那就等于2次收租
2 收租多少取决于土地价值,不管是一次性收取还是分期付款都需要高地价才能收高地租
然后,我们不停的希望,大东家通过对自己的土地加租来打压自己的土地价值,最终导致自己的土地收入下降,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租得起地
其他的不说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1-12 21:16回复
    很多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1-13 16:55
    收起回复
      2025-05-17 18:03:50
      广告
      一句话,改开印前房价上涨的红利我要拿,承担责任的时候别找我,你这是要返啊,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没房的要收拾你们,人家也没这个本事收拾你们 是上面要收拾你们,要你们出来承担责任。你对别人发火没任何意义,上面不会心慈手软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1-13 17:51
      收起回复
        我们分析问题往往要抓住核心 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结合现在的国际大背景 什么是目前zy的核心? 搞钱。 没错 zy需要的就是钱 准确的说就是能在地球村购买买买的纸。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11-14 13:04
        回复
          第一条路 不敢走。 第二条路 丑国已经基本给你堵死 而且咱们地主家也没啥余粮 没啥意义。 第三条路 打工赚的钱越来越少 而且一旦东南亚产业链恢复 工作机会就直接外移 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疯狂的产能过剩 不敢走。 只剩下最后一条 收刮。
          打鹰酱的胆子咱没有 但是借着打鹰酱敛财的胆子 咱们不仅有 还tm很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1-14 13:12
          收起回复
            对大户的抄家依然会继续而且会愈演愈烈 聪明的人早就润了 现在还没润的 要么是压根跑不了要么是蠢。 所以无论如何他们被抄家也是活该。 当然无知底层依然会拍手叫好 直呼头上一片青天。 随它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11-14 13:25
            回复
              能源产业升级是底层能不能过上好日子的最后赌注。 但是十年内无希望。 这个十年自求多福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11-14 13:28
              收起回复
                钢筋水泥人工成本2000,其他利润都被开发商炒房客挣了,所以gj出手啦,房产税,这下房价要变2000一平成本价。你们别叫醒了,让我在多睡点,醒来的现实太痛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1-14 16:01
                回复
                  2025-05-17 17:57:50
                  广告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 全国有90%以上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房产税 也不会知道房产税是啥 开放商中介也不会和你说 到时候只知道这是买房子需要交的钱而已 我问过身边的人 没一个知道这个稅的 都以为是房地产税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11-14 18:39
                  回复
                    放心吧,只有一二线会收房产税,试点会一直试下去,别为三四线操心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11-21 17:48
                    回复
                      五套以上的收起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11-25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