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力均衡编组”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同桌共建,优化学困生的学习生态。英语老师徐青(化名)在教学中组织小组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进行捆绑式计分,优胜的小组可以免做回家作业。同学们发现,只要学困生课堂表现好、作业按时保质完成,小组就有可能拿到免回家作业单。于是,每个小组的优秀学生都在陪着、辅导着学困生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当学困生的表现直接关乎小组福利时,学困生在组内就有地位、有待遇、有朋友了,也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了。坚持一段时间后,徐老师发现班级中不做作业的学生没了,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回家作业也成了每个小组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