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2,833贴子:6,615,822

因为一个西游记的帖子,很多白丁来攻击我,我发个帖子说说西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一个西游记的帖子,很多白丁来攻击我,我发个帖子说说西游记,给诸位白丁上一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30 13:19回复
    先占个楼,慢慢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30 13:19
    回复
      多数人都知道,猴子是石头变的,书里也是这么写的,为什么这块石头没有变成苍蝇蚊子,大象老虎呢?多数人就不知道了,而西游记这本书,可能是大家熟知的文化符号中误解最深的一本了,所以有必要做点什么,传承一下真正的好东西。
      先来看一下这是块什么样的石头,书中是这样写的: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所以说古人认真搞怪的时候,那是顽皮中带着严肃的,虽然数据错误,周天是360度,而九宫八卦应该是二维层面的表达,在这圆圆的石头上怎么开这17个孔洞,不好想像,但是不影响这石头是天生完美的,作者表达的意思不是这些不搭边的数据,而是说的这石头是先天完美的,这很重要,此处先说到这里。
      后来猴子发现水帘洞,一日突然开窍,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由此四处寻仙访道,希冀跳出轮回,引出了西游的故事。
      中间路过不表,直接说猴子到他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的道场,这个洞府的名字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什么呢,道家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额头,一个是心,额头这里又称泥丸宫,上丹田,还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元上那个金字塔上的眼睛,其实也是这里,额头里的松果体,佛教里的天眼通,据说就是开发了松果体,很神秘,而第二个解释心,和主旨比较贴切,斜月三星,合起来便是个心字,这个菩提祖师是传的道就在这里了,那么猴子的根底就出来了——心猿。
      在西游记里,心猿一词直接提到了十五次,很多章节的题目里就直接提到了,那么就说说这个心猿。
      出处是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明代,吴承恩之前,有个叫王阳明的大神,他的心学集三教大成,四句教法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禅宗六祖有一著名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吴承恩是后进,应该受到了这两位大神的影响,西游记同样是集儒道释三教大成,可能有些人说贬道颂佛,我没看出来,虽然讲的是取经,看上去是佛在上,其实修心之路,于道于佛,都有路可走,西游记以唐三藏为主角,当然是以佛为本了,这个没什么高低可讲。
      说回猴子,在西游中,是有佛道两个方向的,一个是佛的降服心猿,剿除六贼(心经里的眼耳鼻舌身意),一个是道教里的内丹,当然道教里也有修心之法,而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的方法,所以这个猴子,揉杂了这些,一篇文章难以说全,大家只需要知道,什么闹地府天宫,七十二变之类的,是好故事,但是对西游记来说,这些都是心魔,是要降伏的,猴子对秩序的破坏,被有些人解读为反抗精神,断章取义了,当然读者能得到有用的认识便好,但不能以此做为对西游的全面认识,这样是肤浅的。
      整个西游的秩序层面,在吴承恩笔下写的很生动,相当大的生态链,但是于什么黑暗,压迫完全没有关系,于佛而言,写的是慈悲,于道而言,写的是无为,都是理想的得了道,成了正果的状态,而猴子反天反地,是因为失了先天道果,意马难收。
      六祖的偈和王阳明的四句教法,异曲同工,道理到了极致,指向是趋同的。
      说到这里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30 13:32
      收起回复
        我很喜欢这厮的。
        先介绍下生平:本名猪刚鬣,观音给冠名悟能,后遇三藏,再冠名八戒,其实自己取的名字肛裂,颇有壮烈之风,比八戒直白多了,在西游一书中,师徒五人各据五行,肛裂属肾水,主淫,当年掌管十万天河水军,端的是一表人才,可惜调戏嫦娥,玉帝不容,打落凡尘,投错了胎,到了猪圈中,成了猪,以形为姓,所以姓猪,至于刚鬣,说的是脖子后的猪毛比较坚挺的意思,很性感是吧。
        说完名字的由来,再来谈谈八戒都是哪八戒,八戒全称‘八关斋戒’、‘八斋戒’,是为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制定的: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装扮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食非时食。解释下第8戒,就是过午不食,和尚晚上不吃饭。再对比下当下和这八戒的冲突和积极意义,除了1 2 3 8 基本上都不适用了,不吃晚饭是因为胖子太多,为了减肥不得不这样了,其余的妄语饮酒大床美容看娱乐节目,实在是难以做到了。
        说说这个妄语,这个是最值得一说的,和我们关系最近,其余的现在看来没什么意义,或者是罪犯所为,或者是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那些东西不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妄语就是说假话大话,在佛教叫有大妄语,另有说法,咱们只说俗家的,这个假话大话,我想谁也不能一辈子只说实话,在美国电影中,有一部大话王,演绎的深刻完美和无奈,有两句经典台词与大家分享一下:1 孩子,成人的世界是没法不说谎的 2 老师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美,只有长的丑的人才那样说。还有诸如善意的谎言之类的东西,让人在真实虚妄中进退两难,从深层意义上说,还是面对自己的问题,君子坦荡荡,哪有那么多君子,大家心里想那点事都是心照不宣的,这些东西不能说,不可说,非说不可的时候,那只好说谎了。这样说有点干巴巴的,举几个例子,公司年会,领导献才艺唱歌,虽然唱的不咋地,员工们能说不好么,再比如拮据的家长,带着孩子逛街,看到好玩好吃的,舍不得买给孩子,便会给孩子讲这些东西这不好那不好,再比如男人见到美女,眼睛恨不得盯进肉里,表面上还是斯文模样,随便看去,大家都在演戏。
        实和妄,在物质层面分的很清楚,大家都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在精神层面,尽管也是形形色色,但外衣太厚,只有自己才知道真正的自己,有一首白居易的诗说的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假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写到这里,突然索然,剖析这个就是对自己的不断否定,这是如此不堪,因为已经习惯了虚伪,虚伪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红利,也让一切表面上看去光鲜,看看新闻,多少高官大谈反腐,然后进去了,多少明星诈捐,再回到小百姓,回到自己,何尝不是有着阴影,只不过不在其位,没有爆出什么大事而已。
        说回八戒,他身上所集具的贪吃懒做,好色怕事,其实正是我们人身上本来就有的本性,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的积极意义在哪里呢,在取经路上,他带着一身毛病,但还是走完了这十万八千里,算得上有始有终,在如来面前,因为被封净坛使者,心里不忿,也敢在佛祖面前争竞一二。他这一角色,如同我们的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有进步,有反复,有着这样那样的争斗倾轧,但一路向前,对未知的好奇和恐惧,并不能阻挡文明的脚步,尽管人类并不完美,但在宇宙洪荒中,任何文明都是由蒙昧走向开化的,希望未来的世界,八戒不需戒,举世大同。
        到这里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30 13:36
        收起回复
          惯例,先看生平。
          唐僧,法号三藏,原型是玄奘。
          因为这是书中的主角,又是有确定原型的,而且原型实在是于华夏民族有大功德,所以我得先说下玄奘,再说书中的三藏。
          玄奘,本名陈袆(音辉),唐初洛阳人,人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和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于唐贞观元年一路西行五万里,游历西域诸国,到印度的那烂陀寺取经,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会晤戒日王,做为论主,参加了佛教辩论大会,大出风头,竟无一人能诘难,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小乘尊为“解脱天”,后又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这个荣耀,应该是咱们中华民族在佛教史上的最高荣誉了。解释下大乘小乘和无遮大会,大乘是度已度众生,小乘是自了汉(度自己),无遮大会就是参加的会众不限于僧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再说下三藏,出自大藏经,是此经的三个组成部分,经律论,经是佛说的,律即戒律,论是菩萨解释经抒发自己观点的。
          看了上面这些,大家应该对唐僧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语言不通,装备简陋,陌生的远方,万里独行,这样一场伟大的旅行,我就不去形容了,下面仅就西游记中的唐僧来说点东西。
          多数人可能没看过原著,但是看过那部经典的87版连续剧,剧中的唐僧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迂腐,教条,甚至是软弱,那么原著中的唐僧是什么样子的呢,做为师徒五人中唯一没有法力神通的普通人,其所言所行,实在不能要求再多了。
          先说下师徒五人中价值最大的,是什么,唐僧肉,吃一口就长生不老啊,在万寿山五庄观中的人参果也没这么大的效果啊,可以说这就是一颗行走的长生不老丹,八十一难中,大半都是奔着他这颗人形大药来的,一般人不被吓死也抓爬不动了,但唐僧不为所动,管你是把我怎样煎炒烹炸还是清蒸,老子就是要上西天,还有那些温柔乡里,芙蓉帐中,红粉佳人无数,唐僧也经受住了考验,相比路途上的艰辛和妖魔的恐吓,这个更消磨人,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这些都是心甘情愿送上门来的,所以,给唐僧点个大赞!
          再来说下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在另一篇猴子的根底中,说了猴子其实就是人本性中跳脱的念头,心猿奔放,意马难收,唐僧用的是紧箍咒牢牢锁住,简单粗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严苛,一方面是这个念头确实是难以收伏,有多难收伏呢,举个例子,那些吸毒的家伙开始都觉得自己能控制,后来发现自己就是个屁,根本就控制不了,想戒也只能简单粗暴,没别的办法,或者将来技术先进可以在基因层面阉割掉这些念头,那也是简单粗暴到极致了。
          那么唐僧的胆识和对自己的要求以及所做的事,当得起大丈夫之名了,圣人说人有三立:立功,立德,立言。按这个标准,唐僧是圣人,从后世人的评价来看,也当得起圣人之称,鲁迅评之云:中华民族的脊梁。
          支撑他完成这壮举的源动力在哪呢,本文的题目就是答案——信仰。
          先古时期,信仰是普遍的,不能简单的用迷信来解释或者形容先人的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是对未知朴素的崇拜和认知,不管是超自然的存在还是人本身和社会的成住坏空,那些时代并不能给出什么诸如生产力或者科学上的解释,那么只能借诸神明和轮回等等,来给脆弱的生命,飘渺的命运,有一个想像中可期待的,不那么无情冰冷的答案和未来,所以无论是信仰天地,仙佛,其出发点多数都是为了一个公平,对生存空间的渴望,对善恶结果的终极裁决,人无力为之,那么寄托于信仰的存在,这无可厚非。
          那么现在,这些曾经的信仰还有其存在的意义么?
          有的。
          单就其所宣扬的向善和对存在本身的思考,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从个体行为上,能和谐身心,开启民智,从社会整体上来讲,正面的信仰,能极大的增加和稳定国家和民族的气运,这就是所谓的凝聚力,当年毛主席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借的这个气运所成的大势,不可阻挡!
          有人说,钱也是信仰,当然也算,但这个信仰不踏实,桃花扇中有一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万法皆流,无物常驻,信仰永存。
          到这里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30 13:42
          收起回复
            上面三段,关于猴子,八戒,三藏的说法,是原来读西游记的时候,写的随笔,其实此书包罗万象,三教之学,都有很深的勾画,禅道,丹道,都可以拿出来大书特书,但是这里的朋友们,除了知道个七十二变,好像也不知道什么正经玩意了,哈哈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30 13:48
            回复
              好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30 14:53
              收起回复
                西游里三藏佛法不如孙悟空
                唐僧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 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30 15:46
                收起回复
                  西游立言,与禅机颇同。其用意处,尽在言外。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其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别其真假。或借假以发真,或从正以批邪。于变万化,神出鬼没,最难测度。学者须要极深研几,莫在文字上隔靴搔痒。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0-30 16:19
                  收起回复
                    《西游》贯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释则为《金钢》、《法华》,在儒则为《河》、《洛》、《周易》,在道则为《参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经,发《金刚》、《法华》之秘;.以九九归真,阐《参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师徒,演《河》、《洛》、《周易》之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30 16:21
                    收起回复
                      说的好!为何不发西游吧?比战力贴好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30 17:25
                      收起回复
                        只知道西游可以从儒道佛中医各个方面解释,熟读之后发现知识太少,只是盲人摸象。用阴谋现代职场解释就更下乘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30 17:31
                        收起回复
                          所以,这个和水浒有啥关系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10-31 0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