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喜欢【直到世界的尽头】这首歌,总想找中文翻唱的可总不尽如意,少了份韵味,还是原唱的好听点,不过也不喜欢直译的歌词,还是喜欢改编的多点……这女人就是有点烦…….而且还是被我加加减减过的,想想大部分人应该听不大懂日语……希望可以蒙混过去……
溥仪的五个老婆最不喜欢的就是最后两位,特别是李玉琴,最喜欢的不用问就是谭玉龄了,可是最虐的也是看到她,造物弄人……人生如棋,命运如局,到了最后,每一颗棋子都动弹不得,千羁万绊,而他挣不开,逃不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玉龄的离去,千刀万剐,身受这世上最可怕的凌迟,无能为力……而台下的我看着痛哭的溥仪更是无言的伤痛……
有的人会说谭玉龄幸好死得早,与溥仪才有如此纯真的感情,不然等她慢慢长大,开始想着女人的所想,那么她和溥仪是不是也会走向决裂?有时候我们总会把爱同性连在一起,其实这问题只能顺着推,一反推就不行了,不然做妓的个个感情泛烂吓碜你。记得有一部老片叫【再向虎山行】的,最感动于里面阿融与鸿泰的一段情,阿融明知道鸿泰是太监也义无反顾地嫁给他……柏拉图式的爱情最美丽、纯真,也最能打动人心……
对于文绣我也有十二分的同情,其实文绣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如果溥仪对她能好点、体贴点,也不会走到离婚这地步,最后天人永隔十分的无奈……不过人生没有太多的假设,更没有如果,不爱的就是不爱,感觉最是骗不了人,唉……也只能是我无语对天长叹兮……其实我也挺佩服文绣的,离婚,就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要有多大的勇气与思想层次……文绣的凄苦也是因为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被打上时代烙印的人,离婚了以为自食其力去教教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且还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一个手缚鸡之力、又无社会阅历的女人在这世上求生是何其之难……就连溥仪也不是一样,说是新中国的公民,可却多了两个字—非常,多讥讽的两个字……
溥仪绝对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的一生都跑不出大墙的包围,以前在所谓的围墙里还有某种尊严,即使在长春的小围墙里也保持着生活上的特权,在关押回国后的围墙里却什么特权也无,有的只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窘态,在别人眼中他不只不是高高在上,连一般的人也不算,只是个废物。即便是后来放出来了,成了非常公民也只是形式上的出笼,却也始终走不出心的围墙……画地为牢……自卑、自责一路跟随,对于后期的溥仪来说,不知自己应该摆在何处才是对的,从小的教育,都是错的,对人总是点头哈腰,永远有洗不清的罪,对妻子卑躬屈膝,只不过一废人而已,根本无啥男人尊严可言。晚年过得平淡也属辛酸……委曲求全、战战惊惊、不知何去何从,灵魂始终彷徨、迷茫……
每次看《非公》都觉挺虐,其时,只是看着溥仪这两个字就会心酸……
做MV都很自私地把除了子华以外的人能屏闭的都遗弃在外,除了不得不做的布景,这次也试着把子华以第二人称出现,看了以后认为不好的千万别砸鸡蛋,即使要砸也请先去壳再轻砸,我权当做面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