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8,940贴子:74,740,560
  • 7回复贴,共1

《走向共和》引出十大有争议历史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走向共和》引出十大有争议历史人物

任嫣 



一部《走向共和》让观众重新认识了一批历史人物,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据悉,由于剧中人物引起了太大争议,该剧原本要在央视开始二轮播映的电视剧继续播出的计划也搁浅了。然而,细看一下我们的银幕荧屏,近几年来,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还真不是少数,本报记者特整理了其中10位。

秦始皇

争议指数:★★★★★

争议剧目:电影《英雄》、《刺秦》,港版电视剧《秦始皇》,内地电视剧《秦始皇》

争议原因:从历史科学的范畴来说,嬴政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争议的人,他既是统一中国的始皇帝,同时又是焚书坑儒、涂炭生灵的大暴君。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他的历史功过和品德行为进行重新认定和评价。所以根据他的生平拍出来影视剧也必然充满了争议性。这在电影《刺秦》、港版电视剧《秦始皇》中表现充分。然而到了近期推出的大片《英雄》中,秦始皇被升华成一个值得佩服、尊敬的大智大勇之人,甚至连他的众多对手也认同他的政治理想,最后放下刺刀,舍身舍义谋求天下了。人物性格的单一,可争议点的减少,让《英雄》这部电影代替秦始皇成为了最可争议的内容。

雍正

争议指数:★★★★★

争议剧目:《雍正王朝》、《雍正·小蝶·年羹尧》

争议原因:44集连续剧《雍正王朝》播出后,引起极大的争议。有人说,二月河运用统计学加人道关怀拯救了清朝著名的血滴子发明家雍正皇帝;有人说,《雍正王朝》是首先把握住了历史,其次正确理解了文学并完美地运用其手法,再其次,调动一切电视手段和声响效果寻求最充分的表现力;有人说,《雍正王朝》“超越”了一般帝王剧,它颠倒黑白地把专制制度下的腐败说成是由于舆论太宽松、“清流”、“清议”太多,公然主张依靠家奴、酷吏来消灭清流、清议……总之,这部剧播出后,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杀功臣、杀兄弟、行苛政、用酷吏,甚至还有野史传说他弑父杀子,形象并不高大的雍正皇帝成了一位为国为民、辛苦操劳、最贤达、最中庸、最孝悌、最有人情味的明君。

和珅

争议指数:★★★★★

争议剧目:《铁齿铜牙纪晓岚》、《梦断紫禁城》、《乾隆王朝》、《七品钦差刘罗锅》、《宰相刘罗锅》

争议原因:近期观众越来越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应该说是和王申了。刘罗锅斗和王申、纪晓岚也斗和王申,和王申就没个闲着的时候,最后他还在《梦断紫禁城》亲自登场,做了一回主角。而据清史专家介绍,我们现在所拍的电视剧并不符合史实,最简单一点纪晓岚才是个大胖子,而和王申其实是一个美男子。和王申通满、汉、藏、维吾尔四种语言,写诗有一定水平。他是高官,掌管国家内政,是理财能手,他有才华,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熏也是一位老练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但和王申是个大贪官毋庸置疑。当和王申被赐死时,就有“和王申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然而,随着和王申的电视剧增多,和王申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在《梦断紫禁城》、《乾隆王朝》中,和王申已经逐渐打破了其反面人物的惯有模式,成为了一位历经情感纠葛的“正人君子”。

曹操

争议指数:★★★★

争议剧目:《曹操与蔡文姬》、《三国演义》

争议原因:曹操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又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其《短歌行》等诗歌传遍天下。由于《三国演义》的原因,在一般大众心目中,曹操的形象定位是奸相、奸贼、汉贼,他的格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更让一般人难以接受。

然而近年来,随着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曹操的形象也逐渐“改变”。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他就是以一代枭雄的形象出现。到了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濮存昕扮演的曹操不仅不“奸”了,还英俊潇洒,一股文人气,甚至还与才女蔡文姬有了“非一般男女关系”。



1楼2006-01-03 20:05回复
    电视剧当不得真,就是很多历史问题在学术界本身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3楼2006-01-03 20:07
    回复
      2025-08-24 04:40: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个人认为《走向共和》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基本反映史实。演员演技很高,人物塑造到位。除了对西后的残忍表现的不是淋漓尽致,进而略有美化之嫌之外,本剧对其他重要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对历史是尊重的。(一些小人物除外,据说有个姓赵的御使在剧中被塑造成结党一派,他的曾孙女否竟把本剧剧组告上法庭)。

       传统的将历史人物按照教科书中所描写的简单的脸谱化的塑造方式其实是最初级的塑造方式,历史人物所有的表现,包括喜怒哀乐应该和常人一样,他们在情感上就是常人,如果不是对历史有重大影响,他们在生活中与我们有有何区别?就拿袁世凯来说,处于他的位置和环境之下,他所做出的选择也是人之常情,后来的北洋军阀有几个不自私不投机呢?孙中山先生手下的革命人士后来又有多少不是为了自己呢?我们看历史剧不是要批判“坏人“的自私,和”好人”的高尚,而是要关注这些“好人”和“坏人”在十字路口边上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他们为什么会做那样的选择?是周围环境迫使?还是自己心甘情愿?亦或目光长远,投机钻营?他们当时有没有可能避免不利的选择?为什么有的人会做出对自己正确的选择?今天,我们如果遇见类似的情况是否能从古人那里吸取和借鉴点什么?此乃重中之重! 报着如此态度看历史剧,方有所收获。如果仅仅想看脸谱的刻画,从而体验“好人”之善,“坏人”之恶进而获得娱乐的快感,那最好的选择是西游记,而不是历史剧。

       总的来说,《走向共和》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历史剧,基本将中国近代史(1916年前)大事的前因后果描述清楚了,并给了观众自己判断和思考的空间。在下认为禁播是没有道理的。


      4楼2006-01-03 21:58
      回复
        就能力而言,孝庄比慈禧差的远,之所以她的名声好,是康熙这个混蛋吹牛吹的


        5楼2006-01-03 23:27
        回复
          某历史学家无可奈何地对某艺术家说:我们的任务是尽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你们的任务则是尽量去曲解历史、虚构事实。

          某艺术家回答说:我们两个都是正确的,否则我们都要失业。

          ----根据我亲自听见的一段对话改编,基本 意思没有变,这二位都是我的朋友。历史学家是武汉一位博导;不过艺术家是位香港出版商。


          7楼2006-01-04 00:14
          回复
            呵呵,影视只是影视而已


            8楼2006-01-04 00:17
            回复
              • 221.224.32.*
              中国历史朝代惟有清朝历史是以电视剧为准的


              10楼2006-01-04 08:48
              回复
                • 221.224.32.*
                历史的不普及,国家对历史教育的不重视,为这些电视剧的成功开辟了广阔的天


                11楼2006-01-04 08: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