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1日漏签0天
历法吧 关注:1,208贴子:23,88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历法吧
>0< 加载中...

夏历及变体版本合集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国传统历法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通过参考太阳回归年,设置闰月使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
中国传统历法又有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西元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其平均历年等于一个回归年;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中国传统历法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形成了多种大体类似但细节不同的规则版本,现将部分规则版本收录于本帖,供读者参考


2025-08-31 05:54: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4 农历的编排规则
4.1 以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
4.2 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
4.3 包含节气冬至在内的农历月为农历十一月。
4.4 如果从某个农历十一月开始到下一个农历十一月(不含)之间有13个农历月,则取其中最先出现的一个不包含中气的农历月为农历闰月。
4.5 农历十一月之后第2个(不计闰月)农历月为农历年的起始月。
5 农历的计算模型和精度
5.1 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按IERS Conventions规定的模型计算。
5.2 朔和节气的北京时间计算精度应达到1秒。
6 农历的表示方法
6.1 农历年的命名方法
6.1.1 干支纪年法
按顺序用六十干支命名,从甲子年、乙丑年……到癸亥年,六十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干支纪年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于北京时间公历1984年2月2日0时起到1985年2月19日24时截止的农历年为甲子年。
6.1.2 生肖纪年法
按顺序用十二生肖命名,从鼠年、牛年……到猪年,十二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生肖纪年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于6.1.1中干支纪年循环参考时间的农历年为鼠年。
6.2 农历月的命名方法
按照数序纪月法命名,即除闰月外,农历月按照其在农历年中的先后顺序分别用汉字命名如下: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闰月采用在其前一个农历月的名称前加“闰”字的方法命名。
6.3 农历日的命名方法
6.3.1 数序纪日法
按照在其所属农历月中的顺序表示,第1日到第10日依次用汉字纪为初一、初二……初十,第11日到第20日依次纪为十一、十二……二十,第21日到第29日依次纪为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九,或者简纪为廿一、廿二……廿九,第30日纪为三十。
6.3.2 干支纪日法
按顺序用六十干支命名,从甲子日、乙丑日……到癸亥日,六十日一个循环,周而复始。
干支纪日的循环参考时间:对应于北京时间公历1949年10月1日的农历日为甲子日。
6.4 农历日期的表示方法
以“农历”、农历年名称、农历月名称、农历日名称组合表示。为了明确农历日期所在的农历年的干支周,可在农历日期前标注该日期所在的公历年份。农历日期表示方法的示例参见附录D。
7 农历的颁行办法
7.1 国家指定编历机构按年度编算农历日历的标准资料,其中应包含该年度内农历和公历的日期对照以及二十四节气。
7.2 中国科学院提前一年正式发布农历日历的年度标准资料。
7.3 公开发行的农历日历应依据农历日历的标准资料。
7.4 公元1912年1月1日至本标准生效之日期间的农历日历参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算的农历日历。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二十四节气
表A.1给出了从冬至开始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及相应的太阳地心视黄经。
二十四节气名称及相应的太阳地心视黄经
序号 节气 太阳地心视黄经(°)
1 冬至 270
2 小寒 285
3 大寒 300
4 立春 315
5 雨水 330
6 惊蛰 345
7 春分 0
8 清明 15
9 谷雨 30
10 立夏 45
11 小满 60
12 芒种 75
13 夏至 90
14 小暑 105
15 大暑 120
16 立秋 135
17 处暑 150
18 白露 165
19 秋分 180
20 寒露 195
21 霜降 210
22 立冬 225
23 小雪 240
24 大雪 25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重要的农历日期
表B.1给出了传统的庆祝、祭祀、纪念等重要的农历日期。
重要的农历日期
名称 日期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
清明节 包含节气清明在内的农历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冬至节 包含节气冬至在内的农历日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除夕 农历年的最后一个农历日
00002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现为中国法定假日。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附录C
六十干支周
表C.1给出了六十干支周的名称顺序。
六十干支周
序号 干支 序号 干支 序号 干支 序号 干支 序号 干支 序号 干支
1 甲子 11 甲戌 21 甲申 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附录D
农历日期表示方法示例
表D.1给出了农历日期表示方法的示例。
农历日期表示方法
农历日期 说明
农历乙未年正月初一 干支纪年、数序纪月、数序纪日
农历牛年闰五月十一 生肖纪年、数序纪月、数序纪日
农历甲午年七月庚戌日 干支纪年、数序纪月、干支纪日
公元2016年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廿九 日期所在公历年份、干支纪年、数序纪月、数序纪日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编排实例(参考首页示图)
甲子/乙丑年(西元1984/1985年)

从1983癸亥年冬至所在月(西元1983/12/04起月)开始,到1984甲子年冬至所在月(西元1984/12/22起月)之前有13个月,在此期间需要置闰
于是取第一个无中气月(西元1984/11/23起月)作为闰月,这个月恰好在冬至所在月之前,所以这个月是1984甲子年闰十月
从1984甲子年冬至所在月(西元1984/12/22起月)开始,到1985乙丑年冬至所在月(西元1985/12/12起月)之前有12个月,在此期间即使存在无中气的月,也无需置闰
所以1985乙丑年没有闰正月。如果闰正月,那么冬至将落在腊月,不符合农历的岁时标准
2166丙寅年、2318戊戌年、2891辛未年、2986丙午年、3081辛巳年、3263癸未年、3415乙卯年、3453癸巳年的置闰类似于1984甲子年
癸丑/甲寅年(西元2033/2034年)

从2032壬子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032/12/03起月)开始,到2033癸丑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033/11/22起月)之前有12个月,这一期间即使存在无中气的月,也无需置闰
所以2033癸丑年没有闰七月。如果闰七月,那么冬至将落在十月,不符合农历的岁时标准
从2033癸丑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033/11/22起月)开始,到2034甲寅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034/12/11起月)之前有13个月,这一期间需要置闰
于是取这一期间第一个无中气月(西元2033/12/22起月)作为闰月,这个月恰好在冬至所在月之后,所以这个月是2033癸丑年闰冬月
由于之前已经有了闰冬月,这一期间第二个无中气月(西元2034/02/19起月)无需置闰,所以2034甲寅年没有闰正月
2128戊子年、2242壬午年的置闰类似于2033癸丑年
乙酉/丙戌年(西元2185/2186年)

从2184甲申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184/12/03起月)开始,到2185乙酉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185/11/22起月)之前有12个月,这一期间即使存在无中气的月,也无需置闰
所以2185乙酉年没有闰八月。如果闰八月,那么冬至将落在十月,不符合农历的岁时标准
从2185乙酉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185/11/22起月)开始,到2186丙戌年冬至所在月(西元2186/12/11起月)之前有13个月,这一期间需要置闰
于是取这一期间第一个无中气月(西元2186/03/21起月)作为闰月,这个月在二月之后,所以这个月是2186丙戌年闰二月
1814甲戌年、2338戊午年、2520庚申年、2672壬辰年、2710庚午年、3283癸卯年的置闰类似于2186丙戌年
个人点评
官方规则表述严谨,不容易被曲解钻空子,但还有不尽完美之处需要改进
误差分析
近日点附近的中气区间时长小于朔望月的时长,所以在近日点附近的连续8个月内可能出现2到3个无中气月以及1到2个双中气月,造成比较复杂的情况
验证了几个特殊年份(2318戊戌年、3081辛巳年、3415乙卯年等)的历谱之后,可以发现“冬至岁首规则”并不能满足误差最小化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夏历(农历)变体规则
一、偏移最小规则
编排规则
1、以东八区时间为标准时间
2、以朔日为历月起始历日
3、如果从一个无中气月开始到下一个无中气月,期间没有双中气月,则在此期间的历月直接以中气定月序
4、如果从一个无中气月开始到下一个无中气月,期间至少有一个双中气月,则把在此之间全部历月的中气分布情况列示出来,比较并选择中气总偏移量(精确到日)最小的方案置闰
5、历年以六十干支命名,按先后顺序依次为甲子年~癸亥年
6、除闰月外的历月按在历年中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闰月在其前一个历月的名称前加“闰”字以示区别
7、历日按在历月中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初一~初十、十一~二十、廿一~廿九、三十
编排实例
西元1985乙丑年判定为闰正月,总偏移量仅为1天;而判定为闰十月则总偏移量达到2天
西元2033癸丑年判定为闰七月,总偏移量仅为2天;而判定为闰冬月或闰正月则总偏移量均达到4天
西元2186丙戌年判定为闰二月,总偏移量仅为2天;而判定为闰八月则总偏移量达到4天
西元2319己亥年判定为闰二月,总偏移量仅为1天;而判定为闰十月则总偏移量达到4天(其中春分偏移2天)
个人点评
偏移最小规则考虑了极端情况下的误差调整,但是计算量较大,使用不太方便
误差分析
一般情况下,闰月之前的历月应该是节气在前、中气在后,闰月之后的历月应该是中气在前、节气在后
但在双中气月附近,节中气排列并不是很规则,这时需要进行取舍,以尽可能减小与一般情况的差别
在偏移最小规则,12个中气的地位是全等的,不会被个别干扰
但失去了岁首规则的束缚,可能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如大寒落在年首等)


  • 白埔大道
  • 小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中气区间规则
编排规则
1、以东八区时间为标准时间
2、以朔日为历月起始历日
3、如果从一个无中气月开始到下一个无中气月,期间没有双中气月,则在此期间的历月直接以中气定月序
4、如果从一个无中气月开始到下一个无中气月,期间至少有一个双中气月,则比较在此期间的无中气月对应中气区间时长,选择对应中气区间时长最长的无中气月置闰
5、历年以六十干支命名,按先后顺序依次为甲子年~癸亥年
6、除闰月外的历月按在历年中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闰月在其前一个历月的名称前加“闰”字以示区别
7、历日按在历月中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初一~初十、十一~二十、廿一~廿九、三十
编排实例
西元1985乙丑年判定为闰正月,对应中气区间“雨水~春分”,时长29.9627天
  中气区间“小雪~冬至”,时长29.5501天,无中气月不作为闰月
西元2033癸丑年判定为闰七月,对应中气区间“处暑~秋分”,时长30.9096天
  中气区间“冬至~大寒”,时长29.4453天,无中气月不作为闰月
  中气区间“雨水~春分”,时长29.9495天,无中气月不作为闰月
西元2185乙酉年判定为闰八月,对应中气区间“秋分~霜降”,时长30.4455天
  中气区间“春分~谷雨”,时长30.4051天,无中气月不作为闰月
西元2319己亥年判定为闰二月,对应中气区间“春分~谷雨”,时长30.3637天
  中气区间“小雪~冬至”,时长29.6091天,无中气月不作为闰月
个人点评
中气区间规则又称远日点置闰规则,考虑了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率的差异,但是计算量较大,使用不太方便
误差分析
从清代初期《时宪历》启用定气算法以来,闰月分布集中在远日点附近,并随着近远日点进动而同步变化
中气区间规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规律,但有时容易出现啼笑皆非的现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9回复贴,共1页
<<返回历法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