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4,345贴子:14,805,406

回复:关羽战襄樊时到底算不算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公随即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庞德来讨死,公乃欲以死与之)。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为刀惜,亦当为公惜)。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在众人眼中写一句)。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庞德归寨,对众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德亦心服)。正言间,于禁至。相见毕,禁曰:“闻将军战关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军避之?”德奋然曰:“魏王命将军为大将,何太弱也?吾来日与关某共决一死,誓不退避!”(到底只是要寻死)。禁不敢阻而回。
  却说关公回寨,谓关平曰:“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平曰:“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关平之言,深见大体)。关公曰:“吾不杀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决,再勿多言!”次日,上马引兵前进。庞德亦引兵来迎。两阵对圆,二将齐出,更不打话,出马交锋。鬬至五十余合,庞德拨回马,拖刀而走。关公随后追赶。关平恐有疏失,亦随后赶去。(关平处处精细)。关公口中大骂:“庞贼!欲使拖刀计,吾岂惧汝?”原来庞德虚作拖刀势,却把刀就鞍鞒挂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将来。(不能以刀胜,而欲以箭胜,亦不算英雄)。关平眼快,见庞德拽弓,大叫:“贼将休放冷箭!”关平能。关公急睁眼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躲闪不及,正中左臂。关平马到,救父回营。庞德勒回马,轮刀赶来,忽听得本营锣声大震。德恐后军有失,急勒马回。原来于禁见庞德射中关公,恐他成了大功,灭己威风,故鸣金收军。于禁初阻庞德,今故忌之。庞德回马,问:“何故鸣金?”于禁曰:“魏王有戒:关公智勇双全。他虽中箭,只恐有诈,故鸣金收军。”德曰:“若不收军,吾已斩了此人也!”(有关平相救,只怕未必)
括号内为毛宗岗批语,关羽庞德谁强谁弱,作者的倾向一目了然?轮得到读者越俎代庖?妄论高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9-30 16:29
回复
    「吾大丈夫,年近六旬,死何憾焉!」关羽只是说明了自己的年龄以及想法,并不是说自己老,战斗力下降这样的话。
    「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苍白。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矣!君侯英风震于华夏,天下之士莫不羡服。今幸得一见,不胜忻喜也!」前面并没介绍过关羽须发皆白,此时关羽知道丢了荆州,自己也处于困境,完全可能是情绪导致的,不是没有这种案例,比如伍子胥就是例子。关羽打庞德时候头发还没白,水淹七军又丢了荆州后白了,确实可以说这阵子劳心劳力。但并没有说他战斗力下降,反而有武艺高强的旁白描写,而且哪怕这时候是右臂少力状态依旧可以大战徐晃。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1-09-30 16:4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先说说庞德之所以抬榇战关羽原因。曹操令于禁为主帅,庞德为先锋解樊城之围时候,于禁手下有两个领军将校,一名将军董衡,一名部曲董超,董衡向于禁说庞德以前是马超手下副将,而且庞德堂兄庞柔亦在西川为官,所以用庞德当领军先锋很有风险。于禁听到这个言论就连夜向曹操说了这件事,曹操也即刻唤庞德来下了他的先锋印,这时候庞德免冠顿首,流血满面表忠心才得以继续担任领军先锋。可是这事情弄得沸沸扬扬,七军将士心里面难免会有猜忌,因此庞德才造一舁榇说出与关羽共决生死之战,斩杀关羽献于曹操,若不斩关羽而回,必当孤魂归国,榇内必须有个尸体,不是关羽的就是我庞德的,誓无空回。众亲友将士听到皆堕泪昂然,曹操听说庞德这样的态度后也表达了“庞德有如此之志,孤何忧焉!”
      因此这抬榇行为并不是庞德觉得关羽强到什么位置才有这样的举动,而是因为安抚曹操和将士们之心才如此。其实不单单是庞德没这样觉得,就连将士们去之前也没信关羽有多强。我这样说的原因是庞德关羽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后曹魏众军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由此可见之前关羽没和庞德大战前,来的曹魏军士们都没认为关羽的武功能英雄到可以和庞德持平的份上。而关羽大战庞德回寨后,也与关平曰:“庞德刀法惯熟,真吾之敌手也!”通过这样无外因影响的生死决斗就能看出庞德关羽两强而斗是非常客观的评价,二人武勇属于一个水平线上,都是人中之绝吕布下面「关张马黄赵庞典许颜文」超一流十强武者之一。
      再谈谈关羽和庞德之战的年纪问题。首先樊城关羽和庞德对决时候,除了关平这个义子外,没有别的蜀将担心关羽年纪,外人评论也没说此刻关羽是老了,再者,这年里关羽旁白描写武艺高强,而且实战一合斩将。种种迹象都表达了关羽这一时间段实力雄厚并没年迈。其次,庞德做为沙场老将,樊城的他也不是年轻壮小伙,和关羽是同辈之战。而且关羽战黄忠时候,外界明确黄忠是老将,通过黄忠本人口述的年纪反推,长沙黄忠已经60多岁了,而不是诸葛亮收集情报时候出错说的不到60岁,再看樊城时的关羽年纪却还不到60。超一流不到60的年纪在书里从来没有过武艺体力不行的描写。最后,不论是关羽对决黄忠,还是关羽对决庞德都是公平的单挑之局,也没说是单一的比拼刀法,那么庞德单挑时候靠个人本领射关羽,这并没有问题,总不能关羽对别人用迷惑性的拖刀计就可以,庞德用迷惑性的弓箭就不行,毕竟这是明确的二人战场单挑厮杀,弓箭也是十八般武艺。要是看现场情况的客观武评,关羽方还有关平这帮忙的人存在,而庞德方却是于禁这个拖后腿的。说白了,这场单挑庞德还真是吃亏,但不是武艺上,而是外因影响,要不然庞德很可能没关平提醒关羽就将关羽射杀,或者没于禁怕庞德立功而鸣金收兵就能追斩关羽父子。所以说能讲出来颜良庞德弱的人,都是属于不看书的。因为书里袁绍首将颜良与关羽是两强相并,书里马超首将庞德与关羽是两强而斗这都是最客观的评语。颜良庞德文丑等他们的死都是外因导致,这些事书里表达的清清楚楚。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1-09-30 17:34
      回复
        古人年近六十已经算长寿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9-30 21:17
        回复
          老与不老不一定是看年龄的,一个30多岁的运动员被称为老将,你40多岁去相亲人家会说你老,你50多岁去应聘工作人家会说你老,你60多岁保养得好的话人家会说你真年轻。所以根本不用看年龄,一切都是以原文为准,书中原文已经多次写到关羽的老态了,不是老是什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10-01 11:57
          回复
            一些人还拿曹公收关将这明确计划周详的事情当关羽战斗力有效战绩呢?收关羽~仔细读演义下就很容易理解,原文是~
            「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帐下一人出曰:“我与关公有一面旧交,某亲往下邳说之使降,若何?”众视之,乃张辽也。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看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门,则用文远说之,关公自然归于丞相也。”」
            「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更与玄德义气深重,非智谋不可取之。见今旧兵皆已投降,于内亦有刘备新招徐州等处之人,可暗地差遣一心腹,只作逃回的入下邳去见关公,种祸于城内;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却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或擒或说可也。”操听其谋,选拣兵士十余人,令引诱徐州降兵数十,偷出营寨,径投下邳降关公。公遂以为心腹,留而不疑。」
            计谋操作过程是~
            1.放降卒做内应。
            2.夏侯惇城下辱骂,关羽出战。
            3.夏侯惇败退诱敌,关羽追击。
            4.关羽追击二十里后醒悟,要回城,被埋伏在左右后方的许褚,徐晃两队军截住。这个地方就很细节了,首先关羽担心城池,率领军队要急于回去,所以夺路而走~但是没走成,军队被两边伏路军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弄的无法突围,这里的弓弩就是截住关羽军马的,但此刻关羽非要往前冲,所以当先要去破阵,许褚只能亲自在中央踏弩机百对,箭发如雨的控制弩机,又能逼退关羽又能不伤他性命。于是这波操作超一流之间的攻守,关羽真就不得过去,只能勒兵再回。
            5.关羽夺路回城失败,只能换个方向与许褚徐晃厮杀,在对方不能杀死弄残关羽的前提,关羽杀退了束手束脚又要自保又要耗损他精力体能的许褚徐晃,然后引兵前进继续撤退到有利地形避免被包围,这时休整多时的夏侯惇又出来了,接班的继续消耗关羽。这一连串的战斗,从白天战至日晚,把精气神消磨殆尽的关羽打成强弩之末,逼的关羽上土山退守。
            6.此刻曹操夺下邳~让关羽和军士们担忧惊慌至亲至爱的家人处境,一切都安排好了。
            7.这时候关羽的军马连夜几次想冲下山救城,都被乱箭射回。
            这一切都是计策完善的安排,这有什么看不懂需要颠倒黑白的?关吹都是赵高转世习惯于指鹿为马吗?难不成曹操集团费了这么大劲,就是为了无所谓的射杀关羽,这一切的大量人力计策的运作是耍猴玩???这样的思维真是太让人无奈了。明明做这一切是逼无力回天的关羽不得脱离孤山,而逃脱了曹操的掌控。这时候没有反抗之力的关羽可以说要杀要剐都是非常简单,是一群猛将围攻擒拿疲累一天的关羽还是派人去游说关羽都可以,而曹操很给关羽面子的选择了后者。其实这一切都是计策~目的很简单,诱骗关羽,消耗关羽,逼迫关羽成为瓮中之鳖,再招降。
            PS:在不能杀了关羽前提,许褚徐晃没本事在关羽精神饱满可以随意杀人时候,又要自保又要不杀关羽完成逼关羽上土山,只能耗损他。但耗损是相互的,许褚徐晃也是被耗损,而后休息好了的生力军夏侯惇又来了,直接把没多少活跃度的关羽逼上了土山,仅此而已。换成关羽和关平联手要在不能杀死弄残许褚的前提生擒精神饱满可以随意杀人的许褚也一样是不可能的,只能耗损许褚。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1-10-01 13:48
            收起回复
              首先说关羽战庞德时候不到六十岁的关羽是老将,这样说可以,但那时候同样的沙场老将庞德也不是年轻壮小伙,因此年纪方面也没太大问题。况且此刻的老将关羽也并没有战斗力下降的描写,反而有武艺高强的旁白,一合斩将的实力,和庞德大战百余合后称庞德真吾敌手。犹如当年的黄忠战关羽,那时候须发苍白的黄忠都六十出头了,可依旧使一口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湘南将佐之领袖,与关羽大战一百回合全无破绽。而且庞德战关羽和关羽战黄忠的第二场比试还有个同样的共同点,庞德战关羽第二场庞德用了迷惑性的弓箭,关羽战黄忠的第二场关羽用了迷惑性的拖刀计。
              PS:其实说到年纪,与关羽一样不到六十的时候,五十六岁的赵云也在汉水之战东冲西突,所到之处,无敢迎敌。但见“常山赵云”四字旗号,曾在当阳长阪知其勇者,互相传说,尽皆逃窜。昔日当阳今汉水,威风犹未减。而后北伐时候年迈的赵云也有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但这时候快七十的他确实是真的老了,所以之后被困说出了“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10-01 13:48
              收起回复
                一些人明知道蒋大器提的小字写的(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那么这段就只是和我们一样同为读者的蒋大器本人的一种猜想,而不是作者罗贯中写的书本内容。结果一些人却拿原文的「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来套用蒋大器小字说的话,以此来说刘备根本不可能知道关羽在曹操处,所以颜良不可能以为关羽来投奔,因此这段是不对的的言论。
                可原文能言善道的刘备根本没说过关羽在曹操处,那是蒋大器猜想的。原文内容分析的话,只是刘备颜良同在袁绍军中,巧舌如簧的刘备对生性促狭要出征白马的颜良有过临行语,至于这临行语说的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可通过其他佐证,刘备的临行语与关羽有关是板上钉钉的。恰恰是因为这临行语导致了颜良远远看到把整个头颅外貌表露出来,倒提青龙刀的关羽就让河北军放开一条大路,关羽到来之时,颜良本人恰欲问之不待相斗,最终被不知颜良想法,又立功心切的关羽所杀,身首异处。而不明所以的关羽也因「云长策马刺颜良」而声名更甚。关云长五关斩将之时还提及“汝比颜良、文丑若何?”可见他内心十分肯定颜良文丑武勇能力才会把这个挂在嘴边。难不成这五关守将比之颜良文丑还强?孟坦表示颜良一回合,文丑两回合,自己三回合,自己能打颜良文丑联手?当然是不能,所以颜良文丑之死是非常明确的外因导致。
                虽然关羽战前说过颜良如插标卖首,但他如此大话在战黄忠前也说了斩黄忠首级,结果要不是黄忠马失前蹄,他根本很难有机会,到很可能被黄忠射杀;他在战庞德之前说斩庞德,可要不是于禁拖庞德后腿鸣金收兵,关平救自己,关羽倒是可能单挑十八般武艺之时被庞德先射所杀,因此大话是做不得数的。
                但白马时候的关羽,颜良真实死因关羽他并不知道,不过文丑之死他却清清楚楚,是荀攸之计让文丑军兵乱,张辽徐晃擒杀文丑不得,而引对方到埋伏处与自己相交,这时候文丑是刚力战完,而且远离部队,是孤身一人面对自己,还有远处的徐晃说不准回头助战对他也有心理上的压力,文丑觉得有危险选择逃跑之时,关羽自己仗着马快脑后一刀结果了文丑的性命,这并非真正的无外因堂堂正正战场单挑斩将。但相比较文丑是有准备的战斗被算计,到颜良死的冤枉,死的莫名其妙又是大不相同。关羽在古城与刘备相会时候估计二人也聊过颜良之事,所以之后关羽再也不主动提颜良文丑。因为他知道二人的死,都不是如同他杀死的其他人那样是堂堂正正的单挑斩将。尤其是颜良,死的太冤枉了。
                颜良文丑死后,刘备用关羽能归降袁绍来开脱自己的危险环境,袁绍这时候虽然不知道颜良文丑真实的死因,但也只是说关羽犹如颜良文丑复生,而非强过颜良文丑。说到刘备的危险处境,那也是程昱之计造成的,用和颜良两强相并的关羽与敌,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但不论胜负,关羽露面,袁绍就会猜忌刘备甚至于杀了他,可刘备此人枭雄至极,自己用精妙的语言躲过了此劫。
                回说颜良之死对关羽本人的影响,在关羽被马忠兵解归神后,他的魂魄遇到普净禅师,普净就用了颜良死亡之前是不待相斗的状态这件事情开导关羽。做为得道高僧,普净禅师曾经遇到过颜良魂魄是十分在情在理的,毕竟关羽魂魄他也能唤得下来,可见佛法修为。所以书里给出这么多颜良之死属于非战之罪的证据,我是非常同情袁绍的首将颜良的,毕竟他骁勇之将,勇冠三军,却死的这般意外,冤枉如斯。
                颜良关羽两强相并,关羽是在刘备和颜良交代什么之后的特殊情况下,被河北军放开一条大路,颜良恰欲问之,不待相斗的状态,一刀刺死颜良后斩首而去,这点是关羽兵解以后魂魄状态也默认的。这不同于后来张飞刺关羽,因为张飞是「声若雷吼,挥矛望云长便刺」,不论是表情状态,还是声音愤怒,又或者兵器朝向都是攻击状态,关羽不惊讶都是不可能的,而关羽去杀颜良之时是「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这样的非攻击状态来到颜良阵前,也因此被放进中军颜良面前,并没有兵斗,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人是来杀自己主帅的。估计是古城聚义之时刘备向关羽提及此事,故而之后关羽再不说颜良文丑之事,因为颜良之死是刘备临行语导致,而文丑之死是曹操荀攸之谋,给文丑制造种种不利环境,有外因影响导致心态不稳,才能被关羽追斩。而哪怕颜良文丑死后,袁绍在有得到关羽可能情况,评价关羽也是似颜良、文丑复生。可见不论是曹操集团的两强相并,还是袁绍集团似颜良、文丑复生都是很直观的说明了关羽、颜良、文丑都是超一流勇者虎将。其实人中之绝的吕布之下「关张马黄赵庞典许颜文」这超一流十强武者如若没有外因影响,彼此之间真实实力差距并不大,都能做到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1-10-01 16: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做为「关张马黄赵庞典许颜文」这人绝吕布之下的超一流十强武者之一,延津之时,首先在曹操荀攸的计策运作下文丑一直属于被动状态,甚至文丑被引诱沿河赶来追斩徐晃也是建立在徐晃没有往曹操本部逃窜的前提发生的。而后文丑在发现关羽等十余骑后,是继续追杀徐晃的可能性大?还是停止追杀徐晃的可能性大?个人觉得是停止追杀徐晃的可能性大,因为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人愿意以寡敌众的。以寡敌众是有风险的,最直接的风险就是寡不敌众,而即使自身武力超强,或许能够以寡敌众,那还有被人暗算的风险,例如马超战曹洪,曹洪已经刀法散乱,气力不加了,但是夏侯渊引数十骑一到,马超便“独自恐被所算,因此弃了曹洪而回”了,连超一流的马超都有这样的担心,可见这种担心是非常在情在理的。还有当阳之时超一流的赵云刚冲散一支队伍后遇到张郃也有“前面又一枝军拦路,为首一员大将,旗号明白,乃河间张郃。赵云更不答话,来战张郃。约战十余合,赵云料道不能胜,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赵云连马和人颠下土坑”,和文丑一样体力耗损的赵云也仅仅十来个回合就放弃了打斗,选择了夺路而走,这是因为赵云明白无法速胜,而且自己会越来越危险。
                  其实当年文丑孤身杀入公孙瓒阵中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袁绍方占优,而且对方没有可以一战的超一流武将,因此文丑勇猛异常。但延津之时却不是如此,这是文丑处于劣势,而且还碰到了同为超一流的关羽。此战中文丑先前没遇到强敌时也选择了“挺身独战”,可随着事态发展他只能“拨马回走”,这一刻文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以寡敌众获得胜利;其后“用箭射张辽”的行为更说明,文丑根本不愿意再“挺身独战”、再以寡敌众,连以一敌二都不愿意。所以将之后的文丑理解成无视关羽等十余骑的出现,继续追杀徐晃,任由自己陷入以寡敌众的境地,这是与此战文丑的心态明显不符的。
                  “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文丑的军马为什么敢回来?如果说一支刚刚被杀得溃不成军的部队,一支刚刚连主将的命令都不听的部队,突然觉醒、斗志高昂,回来追随主将再与曹军决战,那变化也太大、太突然了。个人认为:曹营大军并未立即掩杀过来,所以文丑和徐晃才有机会单挑,就在文丑与徐晃单挑的时间里,部分文丑军终于惊魂稍定,发现曹军只有一人追过来在和他们的主将单挑,而他们的主将武力勇冠三军、天下闻名,他们终于有勇气成群结队的回到了主将身后。他们到的时候就是徐晃走的时候,文丑根本没有理他们,自己一个人向着的徐晃方向去追杀,想要独自单挑斩将立威了。而且从后面文丑放弃与关羽的单挑,拨马而回才与这些部下相向而行的客观事实可知,直到被关羽赶上也未遇到任何部下,这就可以看出,文丑身后的军马并没有紧跟在文丑身后追杀徐晃。因此后面分析关羽、文丑的战斗时,这部分文丑军也就基本不用考虑了。
                  最后说说埋伏点,要是一马平川的河边就不可能文丑忽然看见关羽,而是在远处时候早就看到,要是早看到,文丑十有八九已经放弃追击徐晃,选择第一时间撤退,远离被围的危险。所以这个埋伏点必然是河边道路起伏之处,才能让文丑一开始察觉不到,等看到时候已经是想逃跑都费劲的距离。因此文丑从一开始到身亡,都被曹操荀攸算计的死死的。唯一的逃跑可能就是马快,结果还不如此刻关羽的马,昔年人中吕布之马,马中赤兔。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1-10-01 20:00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1-10-01 20:12
                    回复
                      问题在于演义里关羽就算老甚至死都不能影响自己战斗力,就他一个死了还能带走吕蒙甚至差点带走孙权。


                      IP属地:黑龙江32楼2021-10-03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