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相关吧 关注:580贴子:10,230
  • 4回复贴,共1

GM!GM!GM! ——联邦军量产MS小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高达系列以外,《机动战士》系列里面另一年代跨度很大、分支众多的系列就是地球联邦军初次量产的吉姆系列了。吉姆的原意是“GUNDAM   Massproduction”
是根据RX-78加以简化再设计的量产机。
吉姆的各种升级改造型长期作为联邦军MS的骨干,在战场上活跃了很长时间。
吉姆之前的MS 在鲁乌姆(Loum)战役中,联邦军宇宙舰队吃足了吉恩军 MS扎古的苦头。
联邦军急需一批能够与吉恩的扎古相抗衡的机动兵器。
FF-S3剑鱼、FF-4战斧式宇宙战斗机和RB-79铁球(Ball)机动炮台被大量制造出来,
但是关键还是要有能对抗MS的MS。
     为了研究吉恩军MS的技术,联邦宇宙军建造了一种称为扎尼(Zanny)的机体,制式编号RRf-06。
这是利用俘获的吉恩军扎古加以修复,换上部分自制的部件制成的
     制造这种MS的初衷是为了用做于测试、收集数据,驻扎在“月神二号”(Luna Ⅱ)宇宙要塞的联邦军因为战斗力不足,也把扎尼当作实战武器使用。
   扎尼的躯干和双脚基本上都是扎古的部件,头部完全是新的,采用了试验中的RX-77的部件。新的头部采用单眼,左右的视界比扎古的小一些,移动的轨道和单眼本身被一个像护目镜一样的保护罩包起来。
   因为缺少类似热能斧一类的格斗用武器,扎尼在头部装上两门60mm火神炮(Vulcan),期待能够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实战证明这种武器确实有一定效果。头部火神炮于是成为后继MS的标准配备
     扎尼的主武器为一部120mm低后坐力炮(不是无座力炮),与铁球的武器相同。
     作为试验机,扎尼选择了鲜艳的红白两色涂装。即便是投入实战的机体也不例外。这是考虑到扎尼和扎古的外形轮廓有不少相似之处,为了避免己方部队不必要的恐慌甚至误伤的缘故。
扎尼为联邦军的MS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尤其是推动了两足行走机构的研究工作。此外,在实战中也起了一定作用。
该机和铁球(Ball)一起,伴随联邦宇宙军度过了那一段最困难的时期 先行量产型吉姆
     基本型吉姆的第一次露面,是在0079年10月的敖德萨(Odesa)战场。但是早在0079年的8月份,联邦军就已经有一种名为“吉姆”的MS活跃在部分战场了。
   在联邦军V作战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前线部队正在遭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这个时候,联邦军的几种MS:
RX-75 钢坦克 RX-77 钢加农、RX-78高达 都还在试验阶段。为此,联邦军高层只能强令开发部门尽快拿出一种可用的MS。
因为此时的宇宙军和地球军的联络已经十分困难,应急用MS的开发实际上是分开两边进行的。宇宙军中出现了RGM-79[E] 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地球上开发出了RGM-79[G]   陆战用先行量产型吉姆和RX-79[G] 陆战用先行量产型高达
其中的机体名称吉姆/GM是“GUNDAM   Massproduction”,原意是指从高达修改,适合于大量生产的机型。
   RGM-79[E] 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是宇宙军在“月神二号”里面建造的应急用MS,参考了RRf-06 扎尼,也应用了开发中的RX系列机体的部分技术。机体内部机械已经全部是联邦军的产品,内部米诺夫斯基核熔炉的功率比当时的任何其它MS都大
     吉恩军MS的装甲结构都使用超硬度钢,联邦军缺乏这方面的技术;试验中的RX系列使用“月神钛”(Luna Titanium)合金,这种合金加工十分困难,物资匮乏的宇宙军也无力使


1楼2010-04-20 14:43回复
    用。宇宙军给RGM-79[E]选用的装甲材料是跟宇宙战斗机一样的钛合金,使用了钛合金/陶瓷复合装甲。头部采用类似RRf-06 扎尼的结构,单眼,护目镜一样的保护罩,头部两门火神炮。这些成为后续量产机的标准。
         宇宙军迫切希望己方MS能拥有凌驾于扎古之上的机动性,无奈此时的大功率火箭发动机还过不了关。为了达成超越扎古的目标,设计人员能够想到的就是增加发动机数量。喷射背包里装设了四套火箭发动机,而不是原先设想的两套,这样使机械结构复杂了不少,不过机动性的要求总算满足了。
         这个时候RX-78的光束军刀已经定型,这种新式武器立刻配备给了先行量产吉姆。RGM-79[E]的光束军刀收容方式跟RX-78一样,军刀平时收容在背包侧的充电架上。光束军刀的配备使得联邦军第一次拥有了能够对抗扎古热能斧的武器,格斗战的优势开始倾向联邦军一方。其他的武器还包括90mm实体弹机枪。
    RGM-79[E]在“月神二号”要塞内的工厂断断续续的生产了一些,编组成MS小队伴随联邦战舰进行游击作战。著名的“死神”泰瑞•桑达斯•Jr就搭乘过该机型。到10月份,标准型吉姆RGM-79的图纸和样机送到“月神二号”,宇宙要塞便开始转产RGM-79。
         地球军的应急MS为RX-79[G] 陆战用先行量产型高达和RGM-79[G] 陆战用先行量产型吉姆,两者的内部机构和宇宙军的RGM-79[E]很相似,但是RX-79[G]使用了RX系列生产中的部分剩余部件,规格较高。两机种的装甲都使用了“月神钛”(Luna Titanium)合金(就是“高达尼姆”/Gundalium合金,为了跟后来不断完善的高达尼姆合金相区别,也被“追授”了“高达尼姆α”的名字)。     
    因为是完全用于陆战的MS,设计人员尝试为陆战进行优化。高高站立在大地上的MS跟宇宙中的不同,下半身往往较容易获得隐蔽,而上半身特别容易受到攻击。为此特别强化了上半身和头部的装甲防护,头部火神炮也取消了,利用富余的空间装了潜望镜。
    与RGM-79[E]一样配备光束军刀,不同的是军刀收容在小腿部外侧的装甲内,以方便复杂环境中抽取和减少上半身的外露设施。这些措施使得陆战用先行量产高达和吉姆的外观与RGM-79[E]或者RX-78有显著不同。
         陆战MS对喷射背包的推力要求并不很大,因此RGM-79[G]的背包比RGM-79[E]的要简单不少,还是标准的两套火箭发动机。RX-79[G]带有背部武器柜,所以喷射背包扁平化,与武器柜支架合为一体。
    从表面上看,RGM-79[G]的推重比(推力/自身受的重力)比RX-79[G]要高,但这仅仅是RX-79[G]携带武器柜的行军状态。作战的时候卸下武器柜,高达将发挥出超越吉姆的冲刺速度。
         两个机种的头部都没有火神炮,RX-79[G]在左胸部装有一门60mm火神炮和一部多功能发射器。实战证明头部火神炮还是相当好用的兵器,后来联邦军给部分RX-79[G]配备了选装的火神炮,装在头部左侧。其他的可选装备两机种是共用的,有100mm机枪、火箭筒(Bazooka)、6管导弹发射器(6-tube missile launcher)和180mm手提加农炮等,还配备了小型盾牌。在战争后期,适应陆战环境的新型光束步枪开发完成,遂给部分高达和吉姆追加了光束步枪。
       RX-79[G]因为用了RX系列机体的剩余部件,产量受到限制,只生产了20部左右,其中12部配备给了东南亚机械化混成大队,其中的3机属于西罗•亚玛达的第08MS小队。RGM-79[G]的生产数量要多一些,也有12部配备给东南亚机械化混成大队,另有30部参加了敖德萨战役。RX-79[G]因为拥有背部武器柜,很容易携带笨重的武器行军,RGM-79[G]对后勤支援的依赖性则要大一些。东南亚机械化混成大队在同时拥有这两种MS的情况下,


    2楼2010-04-20 14:44
    回复
      2025-10-19 22:3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难伺候的武器并不合适
           但是给量产机配备光束武器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诱人了。设计人员没有放弃光束武器,他们对原有的光束步枪进行了简化。光束步枪当中有一个机构称为米氏磁力束带,起约束光束和加速的作用。
      设计人员去掉了这一复杂的机构,截短了枪管,其他的结构也相应简化。最后完成的武器称为扩散光束枪(Beam Spray Gun),但是不少人私下里起了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光束手枪。扩散光束枪在较近的距离可以发挥出不亚于光束步枪的威力,但是因为没有了米氏磁力束带,光束不够集中,远距离射击的时候几乎没有精度可言。换来的好处就是维护工作的简化。
         RGM-79其他的武器跟RX-78大同小异,巨量火箭筒(Hyper Bazooka),60mm火神炮,0.38MW光束军刀,盾牌。其中光束军刀为成本考虑只配了一支,
      盾牌吸取了RX-78的使用经验,对连接柱和手柄作了小的修改。
      标准武器就是这些,为了适应不同战场的需要,也为其他武器预留了硬件和软件接口
      RGM-79标准型吉姆和先行量产吉姆一样分为陆战型和宇宙战型,但是为了确保生产速度,贾布罗要求两种机型必须有90%以上的相同零件。
      这样一来标准型吉姆的陆战型和宇宙战型实际上差别不大,不像先行量产吉姆那样截然不同。
      吉姆保留了教育型电脑,输入了RX-78的实战数据。
      它使得没有经验的菜鸟驾驶员也可以较好的操纵MS。
      这一举措非常重要。
      到了战争后期吉恩军和联邦军的MS部队大多由菜鸟组成联邦军的菜鸟就是靠着教育型电脑才可以痛打吉恩军菜鸟。
      联邦军后来一直从各处搜集战斗数据,经过整理以后输入全军装备的吉姆,逐渐提高原有装备的战斗力。
      第一批RGM-79吉姆在贾布罗的地下工厂里生产出来,供42部,交给部队试用。实际使用中发现强大的动力对脆弱的钛合金身躯成了一种灾难,单薄的关节频繁发生故障——原先设计这些结构应该是用“月神钛”合金制成的。设计人员赶快进行了补救措施,为第二批生产的288部吉姆强化了各处关节,使情况有所好转。
      直到一年战争结束,
      联邦军的技术人员都在不停地改进钛合金机体的承受能力,
      这些措施都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直到战后,不得不重新设计了加宽加固的机体,生产出RGM-79C 吉姆改
      贾布罗的地下工厂生产的第一批和其他生产基地生产的第二批共计330部严格意义上的RGM-79标准型吉姆就这么多
      在战时紧张的阶段,各处的生产基地按照部队的需求对RGM-79吉姆进行了零零星星的改进。
      因为生产任务紧,各处生产基地的图纸没有及时整合,产生出许多有差别的批型。
      在后来的统计中,这些批型的吉姆被冠以“RGM-79派生机”的统称,不过一般情况下它们都被不加区分的统称为RGM-79 GM。
      RGM-79的标准涂装方案跟RGM-79[E] 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差不多,红白两色的外表在战场上相当醒目。
      大部分部队的机体都使用了这样的涂装方案
      


      4楼2010-04-20 14:46
      回复
           在RGM-79装备一段时间以后,联邦军逐渐从对光束武器的狂热中清醒过来。
        光束武器的使用还是有不少局限性,例如大气层中威力衰减快,能量补充需要专门设备等,对BEAM涂层的应用也减杀了光束武器的效果,扩散光束枪更是缺少远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强调MS全面装备光束武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贾布罗为吉姆研制了新的实体弹机枪,即后来著名的吉姆机枪(GM Machine Gun)。
        这一实体弹武器选择了90mm的口径,以早期RGM-79[E]的机枪为基础。
        90mm吉姆机枪采用抽换式弹匣,备用弹匣安放在盾牌后面(原先的扩散光束枪没有能源弹匣的设计)。
        吉姆机枪研制出来以后送交各处生产基地批量生产,成为RGM-79系列新的标准武器。
        吉姆机枪一经装备就大受欢迎,尤其在陆战战场,基本取代了扩散光束枪的地位。
        RGM-79是在联邦军缺少MS研制和运用经验的情况下匆忙开发出来的,早期批次有较多的缺点,给当时的驾驶员留下了恶劣印象。但是其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称得上是廉价高效武器。在联邦军MS王牌Top 8中,名列第四的夏路路•奇辛葛姆中尉和名列第八的迪里斯•汉诺瓦少尉就是驾驶RGM-79的。
        在吉姆问世以后,联邦军就放弃了先行量产吉姆的进一步生产计划,全力生产这一型号的吉姆。
        在地球联邦强大的工业力量下一批一批的吉姆被生产出来,构成了联邦军MS部队的主力
        成为联邦军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
        地球联邦军在吉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更强的后继机种相继问世,使本机成为对后世量产MS影响深远的重要机种
        


        5楼2010-04-20 14:46
        回复
          话说GM作为万年杂兵的存在我基本没咋关注她~一直觉得京宝凡是很悲情的Ms,而扎古则是我心目中最有人情味的Ms(我承认0080看多了)。看了这贴有点改变对墨镜哥的陈见了,鱼谷姐很强大啊!


          IP属地:浙江6楼2010-04-20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