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梅开二度的金像影后斯琴高娃告诉记者:“金像奖的标准是判断一个片子是否能较好挖掘出人性,而不是地域或其他标准。内地女星可以频频攻克金像,说明了香港金像奖主办方的思路很开阔,希望这种风度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打开“合拍门”
“钱景”一片大好
■合拍门 香港电影没落,合拍片大行其道,广阔的内地市场令香港影人看到 “钱景”,从而内地电影人有份参与香港电影,顺利踏入“合拍门”,更有机会争奖。
虽然今年金像奖有《岁月神偷》和《天水围的夜与雾》,还算是纯正的港片,但仍抵不过合拍片《十月围城》在各大奖项提名中独领风骚,以18项提名的纪录刷新了单部提名影片的纪录。
金像奖不变的是对于香港电影的那份情怀。但其越来越倾向于合拍片的选择,正是在为香港电影的未来指路。合拍片走的基本都是商业路线,《十月围城》监制陈可辛说:“我拍摄大片并非为了虚荣,因为香港电影已无路可走。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办法再让那些在家里坐在沙发上看影碟的观众重新走回影院。我其实最想感谢的还是内地观众。香港电影如今失掉了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市场,本地只有700万人口,绝对无法支撑起整个电影产业。香港电影的下一个辉煌梦只能在内地重现。”
但合拍片的道路并非顺畅。香港有电影分级制度,给导演很大的发挥空间。而内地没有分级制,为了电影上映,一部分香港导演为了迎合内地的审片制度和观众口味,已经将当初的港片传统渐渐抛弃,传统的香港精神不断地被稀释。
打开“选择门”
显露香港明星荒
■选择门 北上,融入合拍片的潮流,首先要做的就是吸纳内地明星。根据香港电影明星阳盛阴衰的局面,选择内地女星及更多电影人参与,也符合合拍片的“潜规则”。
抢香港女星饭碗的内地电影人不少,一度让吴君如牢骚满腹,“内地女演员的素质是不是真的比香港女演员高呢?”不管她说得有无道理,但却道出了香港明星荒的现状。更多的香港电影人为了生存北上,也不得不遵循“合拍片潜规则”,在商业上走出“香港男星+内地女星”的道路,这直接导致了金像奖影后宝座2005年起连续四年被内地女星“霸占”。虽说去年,《天水围的日与夜》令香港老牌女星鲍起静封后,但并不能改变大趋势。今年入围影片《花木兰》、《赤壁:决战天下》、《天水围的夜与雾》都是如此,范冰冰、赵薇、张静初等内地女星都有机会抢金像。
回望历届金像奖,袁咏仪、舒淇、谢霆锋、张柏芝都是以最佳新人的身份登上领奖台,随后成为天王天后。但近年来香港影坛竟然再没有出现巨星。去年内地女孩徐娇夺最佳新演员,今年李宇春又成为夺奖热门,香港影坛后继乏人成事实。
不止演员,今年金像奖提名中,在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乃至摄影等一些技术部门的奖项中依然是那些老面孔。电影人赵先生说:“缺乏新人的参与,成为香港电影发展的瓶颈。内地影人更广泛地攻占金像奖不是传说。”
The love of my side windows have a blue day
I remember that moment leaves much to wear a
One day, the day of my diary cure
Yan YanWe repeat it too far too far
More like you have never said that
More care in the end you understand it or not
Do you have a little bit of my he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