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吧 关注:8,312贴子:659,794
  • 8回复贴,共1

《什么是中国人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罪魁祸首》之回帖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字书写的目的和性质
汉字书写(写字)的目的:汉字书写(写字)就是通过快捷流畅的书写过程得到美观大方的书写结果,进而完成信息记录或信息交流的任务。
汉字书写(写字)的性质:汉字书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工作本领,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劳动技能,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汉字书写(写字)的特点:速度是第一需求,美感是第二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汉字书写(写字)的成品通常不具有可重复性。
汉字书法的目的和性质
汉字书法的目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书法活动进行中陶冶性情、在欣赏书法作品过程中获得艺术享受。另外,书法家可以通过书法活动及书法作品获得经济效益。
汉字书法的性质:汉字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
汉字书法的特点:美感是唯一刚性需求。
汉字书法的作品通常具有可重复性。
汉字书写与文化的关系
常见有人对汉字书写(写字)的惨状十分不满,说“字写得不好,中华文化失落了”之类的话。上面也有人把两件事连在一起,不是在进行“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系列报道”报道吗。
这些人把两个不同意义的事物搅在一起,越发引起混乱。
汉字书写(写字)训练,可以培养生存能力,可以提高劳动技能,能够有助于寻常百姓有效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存才是第一需求。
如果说汉字书写(写字)是一个人,那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羸弱的肩上担不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担。
如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何识文断字,如何传承文化?即便解决温饱,他们离“文化”尚有距离。你不要轻松的说什么“每个人都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义务”。
传承中华文化,是专家学者的责任,他们有条件从上古到未来研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他们有能力从实践到理论论述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中华文化,对于普通人是阳春白雪;传承中华文化,对于专家学者则是责无旁贷。
希望分清汉字书写(写字)和文化的性质和关系。
[ 2011-6-7 22:29 ]
又及:举国上下有多少人知道“北”是“两个人背靠背坐着”?
大家没有这样的“文化”,但是大家都在正常的工作着,都在正常的生活着,因为,“文化”非平常之人所必须。
汉字书写(写字)却是中国人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
返璞归真,正确认识汉字书写的性质
必须剥离被强加在汉字书写上的道德意义,不要相信什么“字如其人”的鬼话。典型的例子就是,严嵩是一个坏人,“六必居”牌匾却是他写的好字。
必须剥离被强加在汉字书写上的文化意义,不要把写字和“传承中华文明”捆绑在一起。
汉字书写是记录事件、交流思想和沟通信息的工具。
汉字书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工作本领,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劳动技能,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就是老百姓挣钱吃饭的本事。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1-08-27 20:10回复
    教育部正制定学生写字标准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2011年05月14日10:50 据新华社电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12日在回应“学生汉语能力下降和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时表示,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非常关注学生写字能力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在中小学特别是在识字阶段提倡增加写字的课程,恢复毛笔字、硬笔书法。
      李宇明还透露,目前正在制定中小学学生的写字标准和具体提升写字能力的相关标准。中华文化的根最终是扎在汉字上,汉字是中华文化一个很坚实的根。现在进入了计算机时代,键盘已经成为写字、用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教育来传承中华文化,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李宇明说,“写字本身不完全是写字的问题,还包括对人的审美情趣的训练、对人性格的培养和对中华文化的体验等一系列的内容。”(责任编辑:卜范龙)
    松江老客评论:又见官员说“官话”。
    先是对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信心不足,继而拿电脑说事儿来推卸责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还没有使用电脑的小学六个年头,完全可以熟练掌握汉字书写技能。
    混淆汉字书写与汉字书法的关系,模糊汉字书写与中华文化的界限,此误由上而下、由官而民,实在贻害无穷。
    [ 2011-5-27 15:57 ]
    近日有消息称,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书法课,并加强教育部每年组织两次的“中国书画等级考试”。
    该消息中还援引教育部考试中心硬笔书法等级考试中高级培训师陈龙文的话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书法家,而是要普及书法教育,让大家写出端正、规范、整齐、美观的中国字。职业可以随时变换,但是书写却伴随终身。
    陈龙文先说书法,后来又改说书写,完全是偷换概念。
    再提示一次,汉字书写和汉字书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目的不同,达到目的的手段也不同。
    作为技能训练,在汉字书写上,速度是第一需求。即首先要快,其次要好。
    作为艺术训练,在汉字书法上,美感是第一需求。即首先要好,然后快也可,慢也可。
    切记不要混淆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目的。
    汉字书法和汉字书写的性质都没有弄清楚,所谓的“砖家”就在那里胡说八道,教育主管机构就发布要求。这样的“砖家”和机构真是有不如无。
    原来只不过是要求楷书作为基础训练,只是在楷书的基础之上近乎于病态地不断强调而已,现在令人恐怖的是,居然为了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而在小学中增设书法课,每年还要组织两次“中国书画等级考试”。
    中国的孩子被推入万丈深渊之中。
    中国人的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状况将越发严重。
    [ 2011-9-7 14:35 ]
    2008年6-8月,有报道称海南教育局和哈尔滨教育局要求辖区内小学增加书法课。
    当时我致信两地教育官员,呼吁推行汉字手写体,并断言增加书法课的新政只能增加学生负担,除此无它。
    如今,三年时间已过,没有听到上述两地爆出汉字书写水平因此明显提高的消息。
    几乎可以认定,海南教育局和哈尔滨教育局试图通过书法课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努力已经付之东流。
    因为,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状况困扰全国上下数十年,如有改变没有不说的道理。
    现在,教育部的要求与当年海南和哈尔滨的要求相比,只能增加全国学生的负担而已。
    [ 2011-9-7 14:44 ]
    南辕北辙的寓言,说的是如果方向错误,越是宝马良车,离正确的目的地就越远。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今天的汉字书写,太恰当不过了。
    中国的学生很刻苦,中国的学生很勤奋,由于汉字书写训练方式出现重大偏差,中国人的汉字书写水平就越来越低。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1-08-27 20:13
    回复
      2025-11-03 09:15: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天分”问题
      任何人类活动都有“天分”问题。
      如果进行可练可不练的艺术训练,有“天分”就练,没有“天分”就可以不练,也应该不练。
      比如音乐、戏曲、舞蹈、美术,比如竞技类的体操、球类等体育运动项目,比如汉字书法。
      但是,如果进行人人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训练,有无“天分”都必须练,否则将无法生存。
      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吃饭、汉字书写。
      关于汉字书写训练的必要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把汉字写得好的人,也都有把汉字写得差的人。
      但是,如果训练得法,汉字写得好的人可能写得更好;汉字写得差的人也可能相应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从另一角度说,如果训练得法,汉字写得好的总人数必然增加,整个社会的汉字书写水平则必然相应提高。
      针对“电脑已经普及的情况下练习写字无用”的说法的答复
      本领,可以暂时不用,但在应该使用的时候要随时能用。
      汉字书写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你可以暂时不运用这项本领,但是你必须具备良好的汉字书写能力,以便能够随时运用这项本领。
      可以用军队打比方。
      军队是国家捍卫主权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关系中,你可以暂时不使用军事力量,但是你必须保持具有威慑能力的军队,以便能够随时动用军事力量来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1-08-27 20:19
      回复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误人误事。
        小学阶段的汉字书写训练中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提及“倒插笔”或者“不许倒插笔”。
        这是诸多范畴混淆在一起的模糊概念。
        我们先试图了解这一说法的思路,所谓有“倒插笔”,必然就应该有所谓“正确”“正常”的笔顺。这种“正确”的笔顺其实就是用来书写楷书的笔顺。比如“王”笔顺为“横横竖横”,比如“成”必然从“横”起笔。
        老师天天强调,学生天天服从,长此以往,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一旦家长想教导孩子练习书写行书“王”或“成”,学生就会极其恐怖地说:“老师不让倒插笔!”
        你是敬业的老师,你执行课标,你要求孩子写楷书,我们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你的工作。但是请你不要夸张地警告孩子“不许倒插笔”,而应该严谨地表达为“注意楷书笔顺”。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误人误事。(续一)
        笼统地强制要求学生用楷书笔顺书写汉字,也是汉字书写水平低下的因素之一。
        汉字字体,即使在传统书法中亦有篆隶楷草行五种,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实用字体。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各地建筑物外墙上出现用实用美术字体书写的标语。老客当时还是“小客”,目睹了写手把“国”字四框写完之后再写中间的“玉”。
        普通人的生活工作之中,经常运用的字体就是大家通常讲的“连笔字”,其书写习惯与楷书也有差异。
        “*”,除了可以写成“横竖竖”,还可以写成“点撇横”(行书“药”)或者“右斜竖<长点>+横+撇”(行书“花”)。
        以上两例,均为现今传统观点之“倒插笔”。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误人误事,可见一斑。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误人误事。(续完)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的基础之实质,可以理解为对楷书笔顺的神化。
        这种“神化”本身就已经违反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这个基本规律就是“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之中”。
        即使位于“楷书神坛”之上的楷书笔顺也不能不遵守这条铁律。
        “万”“方”的最后一划,原来为“横折竖钩”,现在最后一划改为“撇”。
        试问,原来“倒插笔”还是现在“倒插笔”?
        综上所述,“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没有继续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
        “倒插笔”及“不许倒插笔”之说,误人误事(再续)
        又有例证印证老客的上述观点。
        以下是网络文章摘录:
        微博提问“火”字该怎么写,火了!
        据城市晚报报道:小王子读小学一年级,昨天妈妈小敏在辅导他写作业时,俩人因为笔顺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原来,国家语委会对个别生字的笔顺进行调整……这些字,你都写对了吗?
        一看图瞬间我就凌乱了:“晕!错了?从小写到大的‘火’啊,你怎么就不是那个‘火’了呢?”
        记得上小学时,学校老师对汉字笔顺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代火”应该是一点一撇再一短撇一捺这么写出来的,可这“二代火”却偏偏要一点一短撇再写“人”,写起来着实不顺手。
        “一代火”“二代火”的说法,其实不准确。
        老客当年学习写“火”字,笔顺与今天一致,就是第二笔要写短撇。
        若干年前所谓“二代火”期间,老师们强调的“倒插笔”“不许倒插笔”,今天看起来是多么可笑。
        笔顺,应该合理,应该便于快捷美观的书写。倘若违反这一原则,必将留下笑柄。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1-08-27 20:21
        回复
          评《中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
          如果把汉字书法作为艺术训练,无论多么严苛的标准,无论多么繁复的要求,似乎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训练,应该培养快捷美观的汉字书写能力,所以《纲要》中的要求完全是不合时宜的长官意志的拙劣表演。
          普通民众(包括必将成为普通民众的小学生)需要过硬的汉字书写技能,以便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高生存质量。
          汉字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普通民众终生都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要求一定实现。
          普通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像蒋大为一样奔放的歌唱、像杨丽萍一样优雅地跳舞、像郎朗一样深情地演奏钢琴。所以,普通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像田英章一样优美地演绎汉字楷书书法。
          但是,现在出现了怪诞的情况,好比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解决饥渴,需要的是一碗米饭和一杯开水,长官却强迫他顿顿吃燕窝,天天喝茅台酒,同时又在美其名曰提高生活品位(仿布衣老师语)。
          此乃拔苗助长之最新版本。
          像寓言中的农夫一样,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决策者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续)
          必须剥离附加在汉字书写(写字)之上的文化意义。
          汉字书写(写字)训练,就是一种技能训练,与“审美能力”“文化品质”“文化素养”“文化品位”“陶冶性情”“中华文明”“爱国情感”没有必然联系。
          汉字书写(写字)训练,对于上述“重任”,没有必要承担,也无力承担。把上述“重任”强加在汉字书写之上,非但不能如愿提升国民素质,而且必将继续拖垮汉字书写训练。
          技能与素质无关,汉字书写(写字)与汉字书法无关,唯当权者及书法至上派不愿正视而已。
          然而,此乃妇孺皆知之常识。
          君不见,近年来国内掌握汽车驾驶技能之人逐日增多,可是哪里有什么傻瓜认为国民素质已经相应提升?
          汉字书写的教学改革与课标
          课标有规定,要求老师执行,老师却可以不执行(淡化课标)。
          官方认为我们有认真执行课标的义务,官方却不敢剥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权利。
          至少目前还没有否定教学改革的说法,而教学改革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使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必要过程。
          没有不断的教学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教育事业。
          谁能否认教学改革的合理性?
          在教学改革意义上,谁敢说浙江横畈的伍云波、黑龙江黑河三小的斜阳照水、新疆兵团的林毓民和重庆的阿丁丁做的不对?
          谁能阻止我们进行教学改革而试验连笔字(行书、、行草、汉字手写体)的尝试?
          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无论怎样修补,也不能改变沉没的命运。
          今天的汉字书写训练如是也。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1-08-27 20:23
          回复
            汉字书写,你是一种堂堂正正的技能,你能够独立于任何艺术形式而存在,你不必自卑地攀附汉字书法。
            孩子们都有快速书写汉字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
            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连笔字训练,一旦失去“端正工整书写”的高压态势,孩子们就必然信马由缰地胡乱连写,字体由小学阶段的“端正工整”变成初中以后的“潦草”。
            老师和家长便感叹说:“怎么还不如小学时写得好了呢?!”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推崇“端正工整书写汉字”,这就是误区!
            正是小学阶段过分强调“端正工整书写汉字”,才造成中学以后的全部人生必然只能胡乱地“画”字。
            彻底抛弃汉字书写训练中的“楷书训练方式”,否定“端正工整书写汉字”的说法,确立“流畅美观书写汉字”的合理观念,尽早进行一步到位的汉字手写体(行书、行楷、行草)训练,才是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根本出路。
            “汉字书写初级与汉字书法高级”为错误观点
            汉字书写(写字)与汉字书法所共同涉及的对象为汉字,但是目的不同,性质也不同,所以汉字书写(写字)与汉字书法绝不是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关系。
            汉字书写(写字)不可能必然发展成为汉字书法,汉字书法也绝不可能由汉字书写(写字)升华而成。
            这种关系,我们在其他事物中也可以看到。
            比如,士兵作战射击与运动员竞技射击共同涉及枪支和子弹;健身游泳(包括嬉戏游泳)与竞技游泳同为水上运动项目。
            在以上两例中,尽管后者精度要求高、艺术欣赏性强,但是因为前者和后者的目的与性质均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前者和后者绝不是初级与高级的递进关系。
            “辰”的笔顺与旧话重提
            艮,笔顺编号:511534
            尸,笔顺编号:513
            辰,笔顺编号:1311534……
            前两字的笔顺的合理性自然毋庸置疑,然而现行笔顺规范中对“辰”的要求简直就是胡闹,“横撇横横……”!
            这里一笔,那里一笔,难道只有这样才能写好“辰”字?
            为什么不能“横横横撇……”?
            为什么不能1113534?
            老客多年来一直就写“横横横撇……”的“辰”,照样写得又快又漂亮。
            希望教师同仁不要盲从某些专家名人和某些习惯做法,而要充分运用教改的权利,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汉字的笔顺应该且必须具备实用性,换句话说,就是要便于快捷美观地书写。
            越来越多的汉字书写水平能力低下的年轻人走向社会,这一惨痛的后果证明,目前正在小学阶段实行的以楷书为主导的汉字书写训练方式已经彻底失败。
            然而,这种方式还在运行,还在继续伤害学校中的孩子,伤害这些孩子的未来和人生。
            用人生过程中走路的各个阶段来和书法中的各种字体做联系比喻,苏东坡为“始作俑者”,害了中国人千余年。
            任何事情都需要基础,这句话大体上正确,但是要看什么给什么做基础。盖草房绝不会做楼房的基础,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应该避免浪费。
            训练人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的连笔字(行书、汉字手写体),不必走楷书先行的弯路。
            仅就俄语而言,读识印刷体,书写手写体,自古至今,一直延续。这种方式没有妨碍俄苏出现世界闻名的文学大师,没有妨碍俄苏的航天技术和经济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1-08-27 20:25
            回复
              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汉字写得好的原因
              对楷书训练,几十年前没有强调得到今天这样近乎于疯狂的程度,这是事实。
              本人一九六二年读小学三年级,老师是师范学校毕业生,写得很好的草书。由于没有习题集,有时下午放学前要抄两道算术应用题作为家庭作业。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连笔字(当时不知道那是草书)特别好看,我便偷偷地学着写。
              得益于这段经历,到了中学,我的汉字已经比一般的同学要好了,因为有一次班主任老师留我下午放学后写黑板报,却不顾我还有十五里乡路回家,对此很长时间我都耿耿于怀。现在想来,中学老师是肯定我的汉字书写水平的,只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罢了。
              仔细分析下来,我们大队小学当年是公社里的好学校,老师又是受到正规教育培养的师范生,他却能够每天用草书抄题,足以说明自上而下当年对楷书训练的要求没有像今天这样近乎于病态。
              人民网教育论坛“伏玄参”说,“中华民族语文,简称中文。不懂中文是书写水平低下的罪魁祸首。”
              松江老客回复如下:
              近年来,“中文”“汉语”“汉字”三个概念被某些人弄得混乱不堪,不说也罢。
              早年间,“中文”经常出现的地方是高等院校的“中文系”。
              按“中文系课程设置”百度搜索,可见:
              “中文系,现在一般都叫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是两个方面,即“语言”和“文学”。
              语言方面:现代汉语、语言学、文字学、语音学。
              文学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基础写作、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美学、训诂学。”
              所以,把“懂中文”作为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必要先决条件,对于广大民众和中小学生来说,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其实,如果方法得当,小学的六个年头里,孩子们完全可以培养出流畅美观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中学六年暂且不论)。
              2016-07-19
              必须粉碎楷书神话之一
              一、楷书不是其他字体的基础(秦汉时期的隶书及后来出现的草书可以作为例证),汉字书法界已有明确认识,汉字书写领域亦有严重的后果验证。
              二、小学阶段练习楷书,则是千余年来苏东坡谬论流传的继续。
              三、小学以上的行书(连笔字)训练,谁来进行?谁有时间进行?唯有空论而已。
              四、小学以上的行书(连笔字)训练,由于有了所谓楷书的速度习惯笔顺习惯等不良肌肉记忆,训练成本已经远远高于人们心理承受底线,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放弃。
              五、楷书训练已经成了戕害孩子的罪魁祸首,为什么不反思,为什么不敢反思?
              必须粉碎楷书神话之二
              汉字的架构在于汉字本身,绝不是由楷书表现的,也不是由其它字体表现的。楷书只是汉字书法字体之一,虽贵为“楷书”之虚名,却没有“楷范”之功力(请比较楷书“王成皮”与行书“王成皮”)。
              在汉字书写领域,必须粉碎楷书神话。
              楷书神坛一日不毁,则汉字书写一日无成。
              汉字书写水平,关乎孩子们的生存能力,关乎国民的综合素质,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兹事体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1-08-27 20:34
              回复
                楷书逐步发展并稳定的唐宋时期之前,汉字就已经有了大篆、小篆、汉隶、魏碑、章草等字体。
                所以,楷书不是汉字其他字体的必要基础,也不是汉字其他字体的必然基础。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04 07:02
                回复
                  2025-11-03 09:0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章草在先,楷书居后。
                  所以,关于汉字书写“先走后跑”的民间说法,完全就是以讹传讹。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04 0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