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吧 关注:10,558贴子:95,074
  • 14回复贴,共1

【原创】樽前旧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只是一个草稿。。题目都是暂拟的。。原题荀彧烧信- -。。
还会多多改进的。。希望大家提些建议~~~~


1楼2010-04-18 14:14回复
    建安十七年冬,寿春。
    陋营孤灯,营外千里冰封。营内榻前,满满地堆叠着的,尽是那人曾经的竹简。十余年光景,墨已半褪,血腥的沙场气息犹在。
    这年初入春时,荀彧便已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这年的柳芽发得比往年早,恰如那人的权欲,膨胀得比往昔任何时刻都庞大,这个奄奄一息的帝国,在这个男人一手遮天的独裁下,已是日薄西山,几近崩溃了。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荀彧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这一切的到来甚至于他的预期,也太过提前了,况且他从来不愿相信,曹丞相的心思早已非当年那个自身难保却志向远大的阿瞒了,反倒是愈是与他当年的理想与承诺背道而驰。
    一阵风过,熄灭了摇摇欲坠的烛光,烛台边的香炉依旧。熏雾弥漫,过于浓郁的香气略微让人窒息。
    他叹了口气,不想带出了咳声,颤着声命侍童又点了烛,执起一卷书信,借着昏暗的烛光半眯着读阅。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不想全复制了太占篇幅)
    这应该不是第一封书信,但这之前的鸿雁传书似乎早已在战乱中无处寻觅了。那时他不过是而立之年,还尚风华正茂,他不过只想匡复这根基腐朽的汉室,不过一心只想着清白为官、勤恳从政。
    少年在颖川的岁月是干净纯粹的,荀彧记不太清自己的童年,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夸耀的细节,只是一个家族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荀彧与年长自己六岁的外甥荀攸自幼关系密切,即使是槐柳下的嬉笑打闹促膝谈笑,即使是深秋二人一同卧在风拂过的金色稻田中躲避叔父的寻找,他也无不惊喜地发现这个辈分小于自己的宗室是如此胸怀大志与不同寻常。
    后来,荀攸已经是一个少年的时候,荀彧还是一个孩子。
    他不无崇拜地模仿着高自己一头的外甥捧着书简凝神颦眉地阅读,不无崇拜地注视着他与那些高谈阔论的长辈们争论君子之道、天下之道、王佐之道。他从书阁中窃书,捧册坐池边,惊奇地在墨迹中发现了更适合他的另一个境界,没有纷扰没有世俗。他学着古仁人那样、如荀攸那样挺直纤窄的肩膀,尽管彼时他只是一个孩童,尽管彼时他即使仰视也只能望到大人的鼻梁。
    然后蓦地发现有一天,他已是长身玉立,他已是面庞似玉,他微抬手,便能将那槐柳触及。
    他无需模仿,便已然已是,君子如玉。
    


    2楼2010-04-18 14:15
    回复
      2025-11-03 04:08: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岁月的洪流逐渐浸湿了他的记忆。他对颖川的那些零星的过往,竟伴着微醉的软香弥漫,一一闪现、又消逝,似浓雾中的山峦,若隐若现。
      董卓入洛时荀彧那种少年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在。他不舍家乡,却毅然决定迁家冀州。举族迁徙的那天,年迈的族人跪下亲吻足下的土地,失声哭泣,风卷起的沙土迷离了他们的双眼,悲鸣的马拖拉着沉重的行囊。他们离乡所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曾经的路过,并未留意,离去时却张皇又饥渴地想把这片土地的每一处风景封存在记忆里,不让流沙冲散。
      那些太过眷恋的老者们,是战乱的牺牲品。那些不愿离去的乡人,就这样被西凉吹来的风尘湮没,被埋藏在历史纪年中,不复出现了。
      那年他突然明白,在这乱世,所谓君子之道、天下之道、王佐之道,皆无用。
      (未完)
      搬砖头溜走。。


      4楼2010-04-18 14:15
      回复
        黛玉焚稿~-   -


        5楼2010-04-18 14:58
        回复
          ><俺是楼主,快半年了才想起来回来看看…………前段时间忙着中考一直搁浅着坑了,回来看看居然加精了大感欣喜,谢谢荀吧支持原创哈~争取尽快填坑……T T黛玉焚稿我觉得和令君烧信异曲同工啊…


          6楼2010-07-23 00:57
          回复
            此文其实是我在被考试逼得大脑崩坏下的产物…所以语言和文笔都有点奇怪,无人物对话,旁白语言非常现代不知所云><……情节推动得相当慢或者说压根没什么情节的………所谓,索然无味………所以吧主赏脸加精我很高兴啊哈哈再感谢一遍支持原创~然后的故事就是荀攸和何yong勾当失败,荀攸侥幸而何叔自尽的那段……我发现写令君的文很少有脱离曹操的><所以瓦就让何叔风光一回我感觉他对令君的影响非常大………(其实没人在听你唠叨……)我喜欢自娱自乐><


            7楼2010-07-23 01:10
            回复
              再支持一遍


              8楼2010-07-24 11:43
              回复
                当初看到这文章感觉很好


                IP属地:上海9楼2010-07-26 13:06
                回复
                  2025-11-03 04:0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错的文~


                  10楼2010-07-26 21:09
                  回复
                    • 118.120.249.*
                    不错


                    11楼2010-07-27 20:49
                    回复
                      谢谢楼上诸位哦~借此文新人拜下吧~~俺叫睡睡~三国里喜欢令君、曹操、刘晔、孙策、贾诩等等,很博爱滴~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成为朋友哦~


                      12楼2010-08-01 20:24
                      回复
                        显然是一个忠臣形象!挺真实的!“汉室将亡,吾将扶之!”好一个英豪之壮烈!
                        顶!


                        13楼2010-10-31 11:07
                        回复
                          怎么能坑了o>_<o~(我承认我挖坟了…删帖就删…小黑屋求求乃不要啊跪求不要小黑屋…)


                          IP属地:英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5-17 19:55
                          回复
                            呃,原来是个坑,不过写的很好啊~


                            IP属地:上海15楼2013-05-17 20:58
                            回复
                              2025-11-03 03:56: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文留爪印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5-18 0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