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的本质
周日冥想
1999年九月26日
小组问题:
本周的问题关乎我们的渴望, 我们想知道当我们试图服务另一个人, 我们做了什麼? Q’uo能否与我们谈谈服务的平等品质: 洗碗盘、照顾小孩、送火箭到月亮上头、教导、餵养千人, 不管我们做什麼都是平等的? Carla传讯)
我们是你们知悉的Q’uo群体原则, 我们在太一无限造物者的爱与光中向你们致意. 今天, 我们感谢你们呼叫我们加入你们的寻求圈. 我们至为快乐地同你们分享我们的想法与意见—关於服务他人的本质与相关的细节; 这的确是一个迷人与中心的主题.
我们请求你们好好地辨别我们说的话, 拿取对你有用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通通丢掉.
我们来此只有一个简单与一致的讯息: 一切都是一, 而那个一即是无限造物者, 即是爱. 我们看见的宇宙是统合的、一体的.
我们也跟你们一样看见无限阵列的复数宇宙, 每一个宇宙都是独特的, 正如同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 一切万有明显地具有无限的变化性.
我们注视这个宇宙, 看见这个合一的各个部分都隐含一个自然的本能, 可以彼此配合, 於是所有生命都获得餵养, 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
我们看见的宇宙是有次序的存在, 第一个水平是看起来无生命的物质, 好比岩石、水、空气与火等元素; 第二个水平是有生命的东西, 植物与动物们自然地转向阳光, 并依照自身的力量四处移动.
第三个水平, 你们目前所在的位置, 我们看见在这个水平中, 服务的本能被埋藏在心灵深处. 第三水平的生命本能就想要有所服务, 想要有一个目标, 想要帮助或改善周遭的处境. 这个本能有很大的程度受到文化的影响.
在你们的西方文化中, 我们看见重度地强调活动与物质界的成就.
因此, 当你们每一位想到服务他人, 通常会想到外在世界中发生的各种行动.
无论如何, 当实体们[好比你们]致力於活出一个服务的人生, 他们即是以永恒的公民之身分在工作, 而非空间与时间的公民. 对於一个有意识尝试活出这般人生的寻求者来说, 她的世界的地形开始转变, 从具体物件与活动的世界转变为思想、点子、意图的世界. 这两个世界在寻求者的里内逐渐地融合为一, 因为寻求者在同一时间活在两个世界之中.
寻求者活在一个十分具体的, 约定俗成的实相; 在这个世界中, 似乎餵养一千个人要比餵养一个人更好, 医治一千个人要比医治一个人更好, 安慰一千个人要比安慰一个人更好. 再者, 若一个寻求者投入可观的能量与时间在自我的里内寻求、冥想、与沉思, 这类的活动在这个世界不算是服务他人. 甚至明显地是一种自私与服务自我的活动.
寻求者经常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两个世界提供冲突的图像, 并给予冲突的资讯.
在灵性的世界中, 医治一千个人要比医治一个人更好? 这个推论一点也不明显. 一个人花费时间在自我发展上, 这种事一点也不显得自私.
事实上, 恰好相反, 在形而上的世界中, 花费时间在发展属灵的天赋与技巧很清晰地被视为最高次序的服务他人之工作. 让我们来注视这个概念.
当这个器皿思考谁在服务他人方面表现最优异, 她立刻想到耶稣-基督.
在这里, 我们看见一个实体并未依照他所处的文化之常态标准去表现举止. 因为这个实体的父亲是一个木匠, 在他出生的文化环境, 他被认为将成为一个木匠.
这个实体并未满足约定俗成之实相推挤给他的种种要求. 毋宁, 该实体受到内在指引的感动, 首先寻求他自己文化里头的智慧, 然后寻求邻近土地上其他文化的智慧. 这个实体从未拥有一个职业或赚取金钱. 因此, 就他的文化的公认标准而言, 这个实体对於社会没有贡献; 该实体也没有结婚, 没有小孩, 也没有成为一个睿智的老者.
毋宁, 这个实体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 只拥有非常少的东西, 他在自己的心中寻求, 依据内在的指示移动.
周日冥想
1999年九月26日
小组问题:
本周的问题关乎我们的渴望, 我们想知道当我们试图服务另一个人, 我们做了什麼? Q’uo能否与我们谈谈服务的平等品质: 洗碗盘、照顾小孩、送火箭到月亮上头、教导、餵养千人, 不管我们做什麼都是平等的? Carla传讯)
我们是你们知悉的Q’uo群体原则, 我们在太一无限造物者的爱与光中向你们致意. 今天, 我们感谢你们呼叫我们加入你们的寻求圈. 我们至为快乐地同你们分享我们的想法与意见—关於服务他人的本质与相关的细节; 这的确是一个迷人与中心的主题.
我们请求你们好好地辨别我们说的话, 拿取对你有用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通通丢掉.
我们来此只有一个简单与一致的讯息: 一切都是一, 而那个一即是无限造物者, 即是爱. 我们看见的宇宙是统合的、一体的.
我们也跟你们一样看见无限阵列的复数宇宙, 每一个宇宙都是独特的, 正如同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 一切万有明显地具有无限的变化性.
我们注视这个宇宙, 看见这个合一的各个部分都隐含一个自然的本能, 可以彼此配合, 於是所有生命都获得餵养, 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
我们看见的宇宙是有次序的存在, 第一个水平是看起来无生命的物质, 好比岩石、水、空气与火等元素; 第二个水平是有生命的东西, 植物与动物们自然地转向阳光, 并依照自身的力量四处移动.
第三个水平, 你们目前所在的位置, 我们看见在这个水平中, 服务的本能被埋藏在心灵深处. 第三水平的生命本能就想要有所服务, 想要有一个目标, 想要帮助或改善周遭的处境. 这个本能有很大的程度受到文化的影响.
在你们的西方文化中, 我们看见重度地强调活动与物质界的成就.
因此, 当你们每一位想到服务他人, 通常会想到外在世界中发生的各种行动.
无论如何, 当实体们[好比你们]致力於活出一个服务的人生, 他们即是以永恒的公民之身分在工作, 而非空间与时间的公民. 对於一个有意识尝试活出这般人生的寻求者来说, 她的世界的地形开始转变, 从具体物件与活动的世界转变为思想、点子、意图的世界. 这两个世界在寻求者的里内逐渐地融合为一, 因为寻求者在同一时间活在两个世界之中.
寻求者活在一个十分具体的, 约定俗成的实相; 在这个世界中, 似乎餵养一千个人要比餵养一个人更好, 医治一千个人要比医治一个人更好, 安慰一千个人要比安慰一个人更好. 再者, 若一个寻求者投入可观的能量与时间在自我的里内寻求、冥想、与沉思, 这类的活动在这个世界不算是服务他人. 甚至明显地是一种自私与服务自我的活动.
寻求者经常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两个世界提供冲突的图像, 并给予冲突的资讯.
在灵性的世界中, 医治一千个人要比医治一个人更好? 这个推论一点也不明显. 一个人花费时间在自我发展上, 这种事一点也不显得自私.
事实上, 恰好相反, 在形而上的世界中, 花费时间在发展属灵的天赋与技巧很清晰地被视为最高次序的服务他人之工作. 让我们来注视这个概念.
当这个器皿思考谁在服务他人方面表现最优异, 她立刻想到耶稣-基督.
在这里, 我们看见一个实体并未依照他所处的文化之常态标准去表现举止. 因为这个实体的父亲是一个木匠, 在他出生的文化环境, 他被认为将成为一个木匠.
这个实体并未满足约定俗成之实相推挤给他的种种要求. 毋宁, 该实体受到内在指引的感动, 首先寻求他自己文化里头的智慧, 然后寻求邻近土地上其他文化的智慧. 这个实体从未拥有一个职业或赚取金钱. 因此, 就他的文化的公认标准而言, 这个实体对於社会没有贡献; 该实体也没有结婚, 没有小孩, 也没有成为一个睿智的老者.
毋宁, 这个实体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 只拥有非常少的东西, 他在自己的心中寻求, 依据内在的指示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