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入为主。因为总是先有谣言后有辟谣,所以辟谣的最大阻力必定是“先入为主”。例如有人听信谣言认定了SHE是台独,于是就认定SHE一定接受过日本电视台“英文采访”,也就认定SHE英文程度“必定很高”,于是说“台湾的教育体制和大陆不同,楼主实在太天真了……”。可实际上SHE的英文程度到底好不好,不是很客观的吗?怎么能因为我们认定她们台独她们英文水平就变好了呢?一个法律常识问题:给别人定罪要先有“客观犯罪事实”而后“判决”。这些朋友则先“主观判决”后罗织“罪证”。试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虚荣、将错就错。有些朋友也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冤枉了别人。可是他似乎不愿意承受冤枉别人的良心谴责。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将错就错”,既然已经冤枉了好人,不如就彻底把她们冤枉成坏人。既然害怕受良心谴责,不如就彻底蒙蔽自己的良知。对这些朋友我想说,之所以我们会被别人利用,正是因为我们有维护祖国的激情,所谓“关心则乱”。因此我认为错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为虚荣而延续错误。不要认为不承认错误就可以赢得世人尊重,那不叫“自尊”,那叫“虚荣”,那么做只能更让别人看不起。什么叫真正的自尊?想想为什么我们总说“跪着的德国人会比站着的日本人看起来高大”?这种将错就错的典型代表“楼主也不要为她们辩解了,她们即使没那么说,也不代表没那么想……”。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说和没说的性质根本上不同。因为我们现在所要打击的“台独”指的就是有“明确”台独言行的人,而保持观望、立场“模糊”的台湾同胞则是我们要努力感化争取的对象。
3、完全情绪化——就是那种理性彻底被感情操纵的人。辟谣要的就是根据“事实”讲“道理”,可世上就是有那种一点道理不讲的人。只要是他“爱听”的,再假也应能当成真的。不爱听即使是“如山”一样的“铁证”摆在他眼前,他也能做到“视而不见”。如SHE根本没去过兰州这么浅显的事实让他们认同也比“登天”还难。这种情绪化大多是由歌迷派别争斗引起的,并且也只属于派别中个别年龄层次偏低的人。在这些朋友心中“因为自己不喜欢SHE,所以SHE是台独”的逻辑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对这样的人实在无能为力,我想这类朋友的观点也只能靠时间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去改变了。
4、谣言的诱惑力总大于辟谣。其实关于这个谣言的官方辟谣早就有了,可为什么知道的人很少呢?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谣言总是“送货上门”,在泛滥的状态下想不知道都难。而辟谣则要“主动”去找。对大部分并不是SHE的FANS的网民,如果不是偶然机会接触到辟谣,是不会主动去找的。这也导致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局面。辟谣也比造谣困难的多了。辟谣必须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信服,还难免遇到根本不讲理的人。并且说少了缺乏说服力,说多了性急的人又懒得看。而造谣呢?只要喊句“某某是台独!打倒某某!”,然后等着“热情有余,理性不足”的爱国者“呼应”就好了。而往往还都能造成“一哄而上”“群起攻之”的激情场面。
相信SHE台独的人看看叫你们是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