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朋友每每见到我都会说:“我最欣赏你写的文章!”或“我就爱读你写的东西,很感人。”虽然这些话被他们一次次地重复着,但每次听到,看到,在我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力量,朋友们的画音诗乐的极品文章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能够欣赏到美文心情难免有些激动,能够在网上学习到的东西真是殊胜和荣幸,欣赏是一种能量,在我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这力量促使我不停地写着……这又是一种自身修养和责任。
在网络论坛上总听人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有许多“民族的崛起与腾飞”之类的话题。我听起来也不免激动一番。不过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民族道德的回升。
近代中国为什么穷困而落后,这根本不是一个新问题。一百多年来,政治家、学者和一切怀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的人都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各人也都试图对此作出解答。可是,究意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有人归纳为技术落后,所以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人归结为工商业落后,要“实业救国”;还有人硬说穷根在民族文化身上,因此要批孔夫子,甚至要废除汉字;更有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说,中国之所以穷是因为有阶级敌人,因此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国家穷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穷根何在,更可怕的是挖错了穷根。
中国为什么落后也是我长期以来所思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贫穷是因为: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由于制度原因,人、财、物各方面存在的巨大的生产潜力不能正常发挥;同时人们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在服务社会上,反而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上了,耗掉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就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有一些人去到国外生活几年,回来的时候很多谈了这样的情况,他们很少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吵架,聚堆看热闹的人,因为大家讲礼貌,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你踩了别人一脚,当然会说一声“对不起”;你被别人踩了一脚也会说一声“对不起”,怎能吵起架来?在那里生活,“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这三句话是经常会听到的。
反之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我们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为了一点小事,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在“斗争哲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某些人似乎觉得说“对不起”,“请原谅”,就降了身份丢了面子。尽管也有感到对不起人的时候,而且也想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可是这三个字硬是哽在喉咙里出不来,憋得满面通红。相反,在别人面前斗狠倒是劲儿挺大的。
在这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大,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了“人际关系”上,而不是用在生产财富或休闲上,对谁有好处呢?从社会的整体来看,谁也得不著好,这样的社会能不穷困吗?人们能不活得累吗?
有人说我在勾心斗角中得著好了,那是你把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而不是自己创造了什么新的财富。社会的整体财富没有增加,而且你的行为败坏了社会的道德,到头来人人都你争我夺,人人都活得不舒坦,最后人人都倒霉。反之放弃互相之间的勾心斗角,齐心合力,互相配合把时间与精力用在生产建设上,这样人人都受益。
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内,会感到安全、祥和、幸福。相反,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内,周围是一批目光短浅、自私自利、当陷入困境时也不会伸手帮忙,甚至反而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人,我们将感到紧张、不安,要处处提防坏人,要为自己的亲人担忧,这将造成一个令人焦虑的环境,至少造成我们精神上的损失,而且这个令人焦虑的环境必将妨碍我们努力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在网络论坛上总听人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有许多“民族的崛起与腾飞”之类的话题。我听起来也不免激动一番。不过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民族道德的回升。
近代中国为什么穷困而落后,这根本不是一个新问题。一百多年来,政治家、学者和一切怀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的人都曾思索过这个问题,各人也都试图对此作出解答。可是,究意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有人归纳为技术落后,所以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人归结为工商业落后,要“实业救国”;还有人硬说穷根在民族文化身上,因此要批孔夫子,甚至要废除汉字;更有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说,中国之所以穷是因为有阶级敌人,因此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国家穷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穷根何在,更可怕的是挖错了穷根。
中国为什么落后也是我长期以来所思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贫穷是因为: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由于制度原因,人、财、物各方面存在的巨大的生产潜力不能正常发挥;同时人们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在服务社会上,反而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残杀上了,耗掉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就举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有一些人去到国外生活几年,回来的时候很多谈了这样的情况,他们很少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吵架,聚堆看热闹的人,因为大家讲礼貌,大家都没有那么大的火气。你踩了别人一脚,当然会说一声“对不起”;你被别人踩了一脚也会说一声“对不起”,怎能吵起架来?在那里生活,“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这三句话是经常会听到的。
反之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我们经常可以在马路上看到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为了一点小事,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在“斗争哲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某些人似乎觉得说“对不起”,“请原谅”,就降了身份丢了面子。尽管也有感到对不起人的时候,而且也想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可是这三个字硬是哽在喉咙里出不来,憋得满面通红。相反,在别人面前斗狠倒是劲儿挺大的。
在这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大,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消耗在了“人际关系”上,而不是用在生产财富或休闲上,对谁有好处呢?从社会的整体来看,谁也得不著好,这样的社会能不穷困吗?人们能不活得累吗?
有人说我在勾心斗角中得著好了,那是你把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而不是自己创造了什么新的财富。社会的整体财富没有增加,而且你的行为败坏了社会的道德,到头来人人都你争我夺,人人都活得不舒坦,最后人人都倒霉。反之放弃互相之间的勾心斗角,齐心合力,互相配合把时间与精力用在生产建设上,这样人人都受益。
打一个比方,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内,会感到安全、祥和、幸福。相反,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内,周围是一批目光短浅、自私自利、当陷入困境时也不会伸手帮忙,甚至反而乘人之危、趁火打劫的人,我们将感到紧张、不安,要处处提防坏人,要为自己的亲人担忧,这将造成一个令人焦虑的环境,至少造成我们精神上的损失,而且这个令人焦虑的环境必将妨碍我们努力生产增加社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