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佩妮血液里与莉莉的关于亲情的部分已经在多年规规矩矩的生活中磨灭了,不仅因为她们“已经好几年不见面了”,并且,她“佯装自己根本没有这么个妹妹”,有哪对姐妹会是这样彼此相隔互不联系已经好十几年的呢。这么多年,她对哈利一个字也没有提及他母亲的细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对莉莉是排斥的。更别说海格第一次登场时佩妮情绪失控大斥她的“怪物妹妹”时的情景了。
不过终于,罗琳在第七部第33章<“王子”的故事>给我们以解释,佩妮的童年。 这么久了,我才看到佩妮究竟是为什么一直“佯装自己没有这么个妹妹”,为什么她自己一直要“佯装”,为什么她一直要隐藏这份对魔法世界的感觉。斯内普记忆里的那个童年的佩妮,的确反映了她如今的性格。
童年的佩妮第一次出现,就给了我一个11岁孩子矫情的印象。她是对莉莉特殊的魔法能力有“不加掩饰的渴慕”,但是因为她们的妈妈不准莉莉把自己的魔法能力过多地显露出来,佩妮就对莉莉要给她看看自己的本事感到既好奇又不满,内心十分矛盾。这说明她对魔法力量是好奇、渴望,但心里又是十分冲突的。然后小西弗勒斯出现,让她觉得自己的表现在一个陌生的外人注视下展露无遗,有被窥视的无措,而且这被“窥视”的还是她自己感受不清楚的矫情,窥视者还是那个住在蜘蛛尾巷的斯内普家的男孩,这自然让她对西弗勒斯的印象极坏。但是实际上,那时的佩妮不像成人后对莉莉那么排斥,也许她只是一点点的嫉妒、一些些的矛盾,和孩子小小世界里特有的比较心理。可是后来,被佩妮厌恶的住在下三滥地方的西弗勒斯,居然和莉莉交往起来(只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纯洁的友情),我想这让她不能理解,也许这个现象让佩妮觉得自己才是被排斥的,因为西弗勒斯和莉莉才是“一类人”,而自己是个麻瓜。但佩妮还是压抑不住自己对那个世界的渴慕,躲在树后偷听。(我想,这也对她成年后喜欢探听别人家自己感兴趣的事有影响)被发现后,她“惊慌失措,几乎喘不过气来”“绞尽脑汁想说几句伤人的话”。可是偶然地,一根树枝正巧落在佩妮的头上,让她产生斯内普用魔法力量(碰巧也是她自己所渴望的)来欺负自己的感受,她自己辛苦维护起来的“自尊”就瞬间崩塌了,这自然让她矛盾的心更加雪上加霜。最后一次,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虽然看上去佩妮已经对魔法厌恶起来,但是她送莉莉来车站的原因可能还是希望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到霍格沃茨去的机会。莉莉紧紧抓住佩妮的手时,佩妮还是为了掩饰自己对魔法世界的渴望和对莉莉的嫉妒(也许还有对西弗勒斯的)、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而来劲地说那是一所怪物学校、他们都是怪胎,来抚慰一下自己心里的不平衡与伤害,而莉莉不小心泄露了她和西弗勒斯一起偷看了邓布利多回给佩妮的信,使得佩妮又一次遭到打击,这看上去对成年人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足以在她的世界里留下了永远的阴影。以至于在后来她提到阿兹卡班时都不肯说出西弗勒斯的名字,而只说“那个可怕的男孩”,完全是因为斯内普在童年时期无意中给她的巨大创伤。佩妮一直是对魔法世界、魔法力量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慕。但是这段经历造就了佩妮对于这一方面不肯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唯恐自己再次收到伤害的性格,使她只得一直“佯装”、维护自己厌恶魔法世界的形象。
另外,佩妮一直表现得厌恶魔法界,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思礼厌恶魔法界。不管是在看书还是电影,我都会觉得佩妮在对待魔法世界、对待莉莉的态度有一些是受了弗农的影响。佩妮是小时候跟莉莉一起长大,她总归对魔法世界有些许了解,对于巫师还是有些接受能力。而弗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麻瓜,没有巫师的兄弟姐妹,或许在他遇到佩妮之前都不知道有魔法世界的存在。弗农表现得很真实,他的确是一个“规矩”的人。佩妮嫁为人妻之后,也要顺应夫意,将自己包装成一个规矩的妻子,将小时候对魔法世界的梦想埋在心底,记住的就只是魔法界给她带来的心灵创伤。
但是看得出来,佩妮一直还是保留着对魔法世界的记忆。除了上文提到的她记得“阿兹卡班是巫师监狱,摄魂怪看守阿兹卡班”这一细节,她也能够感受到对伏地魔的惊恐,并让哈利“第一次”感受到佩妮是他妈妈的姐妹。实际上,佩妮到底还是个伊万斯啊。最终,那句尚未出口的、令人有点小尴尬的“祝你好运”,会不会是佩妮从此认真面对自己对魔法世界最初感觉的开始,还有待考证。
不过终于,罗琳在第七部第33章<“王子”的故事>给我们以解释,佩妮的童年。 这么久了,我才看到佩妮究竟是为什么一直“佯装自己没有这么个妹妹”,为什么她自己一直要“佯装”,为什么她一直要隐藏这份对魔法世界的感觉。斯内普记忆里的那个童年的佩妮,的确反映了她如今的性格。
童年的佩妮第一次出现,就给了我一个11岁孩子矫情的印象。她是对莉莉特殊的魔法能力有“不加掩饰的渴慕”,但是因为她们的妈妈不准莉莉把自己的魔法能力过多地显露出来,佩妮就对莉莉要给她看看自己的本事感到既好奇又不满,内心十分矛盾。这说明她对魔法力量是好奇、渴望,但心里又是十分冲突的。然后小西弗勒斯出现,让她觉得自己的表现在一个陌生的外人注视下展露无遗,有被窥视的无措,而且这被“窥视”的还是她自己感受不清楚的矫情,窥视者还是那个住在蜘蛛尾巷的斯内普家的男孩,这自然让她对西弗勒斯的印象极坏。但是实际上,那时的佩妮不像成人后对莉莉那么排斥,也许她只是一点点的嫉妒、一些些的矛盾,和孩子小小世界里特有的比较心理。可是后来,被佩妮厌恶的住在下三滥地方的西弗勒斯,居然和莉莉交往起来(只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纯洁的友情),我想这让她不能理解,也许这个现象让佩妮觉得自己才是被排斥的,因为西弗勒斯和莉莉才是“一类人”,而自己是个麻瓜。但佩妮还是压抑不住自己对那个世界的渴慕,躲在树后偷听。(我想,这也对她成年后喜欢探听别人家自己感兴趣的事有影响)被发现后,她“惊慌失措,几乎喘不过气来”“绞尽脑汁想说几句伤人的话”。可是偶然地,一根树枝正巧落在佩妮的头上,让她产生斯内普用魔法力量(碰巧也是她自己所渴望的)来欺负自己的感受,她自己辛苦维护起来的“自尊”就瞬间崩塌了,这自然让她矛盾的心更加雪上加霜。最后一次,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虽然看上去佩妮已经对魔法厌恶起来,但是她送莉莉来车站的原因可能还是希望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到霍格沃茨去的机会。莉莉紧紧抓住佩妮的手时,佩妮还是为了掩饰自己对魔法世界的渴望和对莉莉的嫉妒(也许还有对西弗勒斯的)、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而来劲地说那是一所怪物学校、他们都是怪胎,来抚慰一下自己心里的不平衡与伤害,而莉莉不小心泄露了她和西弗勒斯一起偷看了邓布利多回给佩妮的信,使得佩妮又一次遭到打击,这看上去对成年人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足以在她的世界里留下了永远的阴影。以至于在后来她提到阿兹卡班时都不肯说出西弗勒斯的名字,而只说“那个可怕的男孩”,完全是因为斯内普在童年时期无意中给她的巨大创伤。佩妮一直是对魔法世界、魔法力量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渴慕。但是这段经历造就了佩妮对于这一方面不肯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唯恐自己再次收到伤害的性格,使她只得一直“佯装”、维护自己厌恶魔法世界的形象。
另外,佩妮一直表现得厌恶魔法界,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德思礼厌恶魔法界。不管是在看书还是电影,我都会觉得佩妮在对待魔法世界、对待莉莉的态度有一些是受了弗农的影响。佩妮是小时候跟莉莉一起长大,她总归对魔法世界有些许了解,对于巫师还是有些接受能力。而弗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麻瓜,没有巫师的兄弟姐妹,或许在他遇到佩妮之前都不知道有魔法世界的存在。弗农表现得很真实,他的确是一个“规矩”的人。佩妮嫁为人妻之后,也要顺应夫意,将自己包装成一个规矩的妻子,将小时候对魔法世界的梦想埋在心底,记住的就只是魔法界给她带来的心灵创伤。
但是看得出来,佩妮一直还是保留着对魔法世界的记忆。除了上文提到的她记得“阿兹卡班是巫师监狱,摄魂怪看守阿兹卡班”这一细节,她也能够感受到对伏地魔的惊恐,并让哈利“第一次”感受到佩妮是他妈妈的姐妹。实际上,佩妮到底还是个伊万斯啊。最终,那句尚未出口的、令人有点小尴尬的“祝你好运”,会不会是佩妮从此认真面对自己对魔法世界最初感觉的开始,还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