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1,076贴子:3,876,288
  • 21回复贴,共1

田寡妇看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到这个贴吧几天,看到许多争论,争论中就有朋友指责反面意见的朋友,诸如“你的家里一定是地主资本家”之类的。资本家在旧时的生活怎么样,我没有概念,但是地主家庭的生活,用我父亲的眼光来看,是比不上城里那些拉板车的雇工的。我的家庭划成分是地主,当时家里有30口人吃饭,有大约100亩地,好地赖地各半,还有一头老黄牛并有一个长工。这些土地全部自己耕作,没有任何土地出租给别人。旧时社会生产力低下,风调雨顺年景,这些土地可以有大约10000斤净粮食的收成,合到每个人头,每人能拥有300余斤粮食,因为省俭,家里基本上过的是糠菜半年粮的日子。我们老家在太行山脚下,1945年就成了红区,有许多年轻村民被征去当兵,当时的传言是北方没有大地主,大地主都在南方。后来我们家移居到南方,听南方的人们说,南方没有大地主,大地主都在北方。
记得小时候读过的课文有一篇叫(田寡妇看瓜)的,是当时大中小学语文范文,作者是有名的土改作家赵树理(?)。或许各位还记得这篇课文,田寡妇有半亩地,评了个中农,王先生有十亩地评了个地主。这位土改作家在太行山一带土改,那时的十亩地能有多少农获?所以王先生也只能吃南瓜度日。吃南瓜度日的地主,以后几十年的风雨,想想也怪可怜的。
有人认为中国地主都和四川刘文彩差不多,过着那种富裕奢侈的生活。有学者提出,刘文彩是军阀家庭,并不能成为广大地主的代表;更有人提出,中国不存在马列经典中描述的那种大地主阶级。
我的问题是,如果各位有地主家庭出身的,报报家门,看看你的家庭当时拥有多少土地,有多少家庭成员靠这片土地吃饭。



1楼2010-04-16 20:56回复
    我家在当地镇上化为大地主和资本家地有十几亩,开了一间杂货铺,是靠全家每天把猪毛疏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在用人挑往武汉卖掉,(当时没有汽车)后来赚了点钱买了地。


    2楼2010-04-17 11:18
    收起回复
      2025-08-08 10:34: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


      3楼2013-06-30 15:33
      回复
        中国的政情中有一种无限的将事物夸大、放大、扭曲、推向极致的功能。若说什么东西好,那就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好得浑身都没有疤痕;若说什么坏,那就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一无是处。就是典型的马主义批判的形而上学论。其实事物不是这样的,事物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这个整体有很多个位面,有这很多的内质和表象。对事物要多方位的看待,不可主观的将事物一律话,极致化。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3-07-01 08:47
        回复
          反攻倒算的来了。


          5楼2013-07-01 14:24
          回复
            王先生的10亩是园地10亩,种瓜种菜的。
            庄稼地没算。


            IP属地:北京6楼2016-07-18 09:13
            回复
              楼主说的有道理,大多数地主并不是很富裕,但确实比普通农民好点。一般地主也没有多少民愤,那些恶霸地主才可恨。不要忘了,过去我们讲地主坏的时候,都是加上“恶霸”两字,恶霸地主有点类似现在比较有钱的黑社会、地痞、流氓等。


              7楼2016-07-18 11:28
              回复
                过去我们讲地主坏的时候,都是加上“恶霸”两字,恶霸地主有点类似现在比较有钱的黑社会、地痞、流氓等
                地主坏不坏,还是看当代。


                8楼2016-07-18 18:36
                回复
                  2025-08-08 10:28: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啊,我邻居说他下放时有个地主说:他才冤捏。。临解放时他买个地主帽带了。他本来算个
                  下中农,舍不得吃喝,紧搌慢斩好容易买了几亩地,成了地主倒了霉。。。
                  那别人解放前吃喝嫖赌。。把地祸害卖完了,反而成了血贫农了。。。。


                  10楼2016-11-09 0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