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 Semantics)的产生。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 propositional attitude subject )、 命 题 态 度 谓 词 ( propositionalattitude predicate)及命题内容。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 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 Semantics)的产生。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 propositional attitude subject )、 命 题 态 度 谓 词 ( propositionalattitude predicate)及命题内容。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 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