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75贴子:40,185
  • 12回复贴,共1
义理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1楼2010-04-14 11:05回复
    大义凛然 浩气长存!


    2楼2010-04-14 21:36
    回复
      2025-11-06 09:40: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儒家重视的是"义",是为了实现道义,而在世间奋斗.


      3楼2010-04-15 14:12
      回复
        好啊 有道理


        4楼2010-04-16 22:00
        回复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解析:人不在于外表及服装的好坏,而在于内心的好坏。
          心善之人虽蒙污垢,不可厌之。心恶之人虽衣服华丽,贤人也不会华丽外表所迷惑。
          面貌奇丑的人心地善良,就算他掉进粪坑里刚出来,在原地向上帝祷告,上帝也会接受的。一个像西施那样美丽的女人,内心恶毒,就算他斋戒沐浴,打扮的很漂亮,向上帝祷告,上帝也不会理会他的。
          


          5楼2010-04-17 10:35
          回复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解析:孔子是想干大事没机会,当官是为百姓做事,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合适的工作,钱有多余,可以分给需要帮助的人,最怕为富不仁的人。当高官,薪水高是附加价值,这些钱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孔子说:“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楼2010-04-17 10:36
            回复
              乙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乙对曰:王用大量钱财、劳力建此灵台,并以此为乐,中央官员学之,省官员再学之,市官员再学之,如此奢侈之风一开,国家危矣。人皆以有能享受奢侈品为乐,贤人虽也能以此为乐,但反以此为忧。
              损者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
              孔丘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对于道德的衰败,孔丘有些担忧。
              


              8楼2010-04-17 10:37
              回复
                齐宣王是个残暴愚蠢不仁的人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劝我占领燕国。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乙回答:燕国大乱,我们乘虚而入,所以能很快战胜,但是燕国内部必定有人不服,再加上诸侯们看到齐国领土扩大一倍,必举兵来攻,内忧外患,齐国危矣。
                让残暴的人去占领燕国,不是引狼入室残害燕国百姓吗?先认清是什么人再说合适的话,就算让他占领,你也要告诉他进去后应该怎么做。
                孟轲:不仁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吗?他们对别人的危险心安理得,从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别人家破人亡当做乐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么会有亡国的事发生呢?
                孔丘: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9楼2010-04-17 10:38
                回复
                  2025-11-06 09:34: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齐宣王是个有些才能,还算好的人。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燕国被我们怎么轻易攻下,我们是否可以占领它。
                  乙曰:燕国大乱,国人离心,所以我们能很快攻克,但燕国将领对我们有所不服,诸侯们看到齐国领土扩大一倍,必举兵来攻,内忧外患,齐国危矣。王不若在燕国内部选立一位国君,
                  并与燕国结成兄弟之邦,对两国百姓皆有大利,王看如何?
                  齐宣王没用能力稳定燕国的局面以及对抗诸侯们的联兵,你叫齐宣王占领燕国不是在害他吗?并且让整个国家陷入战乱。
                  


                  10楼2010-04-17 10:39
                  回复
                    齐宣王是个明君,仁人。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我们占领燕国多久可以稳定局面,如果诸侯们联兵来攻,齐国有没有能力尽快化解?
                    乙这时候就要分析整个形势,怎样粉碎诸侯们举兵的意图,攻心为上,战次之。如何迅速稳定局面。
                    让一个难得的明君不占领燕国,是齐王的损失,更是燕国百姓的损失,燕国另外推选出的君主几乎不可能是个像齐宣王一样的明君。一个谋士必定要有远见,不能鼠目寸光。
                    让暴君占领他国是不义。


                    11楼2010-04-17 10:39
                    回复
                      藤文公问道:藤国是小国,处于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一听就知道滕文公不是什么明君)
                      如果齐国国君是个明君那就归服齐国,能使百姓能获得安定和平,安居乐业。
                      如果楚国国君是个明君那就归服楚国,能使百姓能获得安定和平,安居乐业。
                      藤国无明君,贤臣,名将,国土又小,就算把护城河挖的再深,城墙修的再坚固,也不能坚守。反而因为挖护城河,筑城墙而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国力,让百姓更苦。
                      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子要掉进井里,必然会产生怵惕之心与恻隐之心,怵惕之心是人的条件反射,一个没有怵惕之心的人必定流于残忍,不会在意别人的生死。
                      有怵惕之心并推己及人产生恻隐之心,一个自己都没有怵惕之心的人如何推己及人?
                      所以怵惕之心是仁的开端,怵惕之心推己及人发出来就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再发出来就是义行了,所以恻隐之心是义的开端。
                      有个成语叫望梅止渴,做到望梅止渴的必要条件就是你要知道渴是什么感觉,再加上你知道梅是什么味道,没吃过梅的人是很难做到望梅止渴的
                      


                      12楼2010-04-17 10:40
                      回复
                        学习了,太长,啰嗦,简洁一些多好!呵呵


                        14楼2010-04-19 11:30
                        回复
                          舍生取义,伟丈夫人格!赞叹之


                          15楼2010-04-23 1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