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文公问道:藤国是小国,处于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一听就知道滕文公不是什么明君)
如果齐国国君是个明君那就归服齐国,能使百姓能获得安定和平,安居乐业。
如果楚国国君是个明君那就归服楚国,能使百姓能获得安定和平,安居乐业。
藤国无明君,贤臣,名将,国土又小,就算把护城河挖的再深,城墙修的再坚固,也不能坚守。反而因为挖护城河,筑城墙而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耗费国力,让百姓更苦。
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子要掉进井里,必然会产生怵惕之心与恻隐之心,怵惕之心是人的条件反射,一个没有怵惕之心的人必定流于残忍,不会在意别人的生死。
有怵惕之心并推己及人产生恻隐之心,一个自己都没有怵惕之心的人如何推己及人?
所以怵惕之心是仁的开端,怵惕之心推己及人发出来就是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再发出来就是义行了,所以恻隐之心是义的开端。
有个成语叫望梅止渴,做到望梅止渴的必要条件就是你要知道渴是什么感觉,再加上你知道梅是什么味道,没吃过梅的人是很难做到望梅止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