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杂谈
今天,看了一篇耽美文,叫《水声滴滴》,刚看完这篇文,有些话想说。难得有一篇让我想把话说出来的文啊。
这篇文说它是耽美有些牵强,说是悬疑恐怖我认为更合适,只不过主角由于是两个男生,所以成立bl。我一直认为耽美和bl是不同的。这篇文一点都不“美”,通篇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原来是风起涟漪的作品,是它我也就不奇怪了,它的文我看过不少,所以以它的水准写出这样的文一点也不奇怪。
这篇文的开始一直到中间,相信读者都是战战兢兢看着的,一声一声的水滴,水渍成了文中角色和读者的噩梦,然而行文至后,当主角体认到那水滴其实是一声一声泪滴的时候,大家的心应该都被捏揉紧了。这水滴的设置真的是相当出色,简单说来就是,把读者对魔鬼开始的恐惧与憎恨转变为对孙乐的同情。虽然我没有流泪,但是通过作者文字感受到得心碎却很深刻。
另外,作者解开谜团的手法也很特别,用主角的濒死体验来讲述孙乐的死因和临死前的愤恨与不甘。很有手腕的作者。
再有,大逆转。到主角讲述自己和孙乐过往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以为孙乐是为了向主角报复,但是后面作者才告诉我们,孙乐真正想要报复的人是谁,可以说情节布置得相当巧妙。
基于以上几点的设置,作者将这个从未出过场的孙乐勾勒了一个清晰地图像:漂亮、内向、善良。孙乐的善良首先是通过主角叙述的,后来孙乐和另一主角的一段往事更让读者深深为一个善良的男孩感到惋惜。
总之,情节构思非常巧妙,作者的范围慢慢突破了耽美、bl的界限,对整个行文的安排,读者情绪的调动都非常老道。是相当出色的作者。
再来说说文中两个主角的感情。两个从没看对眼的人怎么就能在一起?其实恐怖小说的一个看点就是面临恐怖时人们的不同反应:恐惧、挣扎、逃脱、求生。。。人在恐惧时总是能够暴露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读者显然深谙这一点,所以在角色的心理描写上下了大功夫。同时也为两个主角的感情发展做了铺垫。从一开始两个主角的各自挣扎到结为盟友,再到发展出共患难的感情,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但是,我想,这两个人之前肯定都有那个倾向,否则这种共患难建立起的只能是战友兄弟般的感情,说是爱情有点太过牵强。看样子,主角自从爱上孙乐后就真的是被掰弯了。作者还是陷入了bl的桎梏了啊(笑)。不过,也是很经得起推敲了。
最后,说说文中死去的几位。其实孙乐惩罚的是他们的父母,也就是真正害死孙乐的那些大人。孙乐用这种方式不仅拿回了自己的部分,还狠狠地报复了那些刽子手。其实死去的孩子都很无辜,说起来他们实际上是被牵连的。死者父亲的痛苦其实是所有死者父母亲人的痛苦,他的忏悔虽然苍白,但是却是实在的。这里没有应该被读者憎恨的人,死者不是,其实死者的父母也不是。孙乐更是值得同情,作为一个冤魂其实也无法责备他杀人。最后存活的一个本应该死去的人却因为为孙乐行善而逃过一劫,真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应该是作者想要告诉大家的吧!
今天,看了一篇耽美文,叫《水声滴滴》,刚看完这篇文,有些话想说。难得有一篇让我想把话说出来的文啊。
这篇文说它是耽美有些牵强,说是悬疑恐怖我认为更合适,只不过主角由于是两个男生,所以成立bl。我一直认为耽美和bl是不同的。这篇文一点都不“美”,通篇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原来是风起涟漪的作品,是它我也就不奇怪了,它的文我看过不少,所以以它的水准写出这样的文一点也不奇怪。
这篇文的开始一直到中间,相信读者都是战战兢兢看着的,一声一声的水滴,水渍成了文中角色和读者的噩梦,然而行文至后,当主角体认到那水滴其实是一声一声泪滴的时候,大家的心应该都被捏揉紧了。这水滴的设置真的是相当出色,简单说来就是,把读者对魔鬼开始的恐惧与憎恨转变为对孙乐的同情。虽然我没有流泪,但是通过作者文字感受到得心碎却很深刻。
另外,作者解开谜团的手法也很特别,用主角的濒死体验来讲述孙乐的死因和临死前的愤恨与不甘。很有手腕的作者。
再有,大逆转。到主角讲述自己和孙乐过往的时候,大家应该都以为孙乐是为了向主角报复,但是后面作者才告诉我们,孙乐真正想要报复的人是谁,可以说情节布置得相当巧妙。
基于以上几点的设置,作者将这个从未出过场的孙乐勾勒了一个清晰地图像:漂亮、内向、善良。孙乐的善良首先是通过主角叙述的,后来孙乐和另一主角的一段往事更让读者深深为一个善良的男孩感到惋惜。
总之,情节构思非常巧妙,作者的范围慢慢突破了耽美、bl的界限,对整个行文的安排,读者情绪的调动都非常老道。是相当出色的作者。
再来说说文中两个主角的感情。两个从没看对眼的人怎么就能在一起?其实恐怖小说的一个看点就是面临恐怖时人们的不同反应:恐惧、挣扎、逃脱、求生。。。人在恐惧时总是能够暴露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读者显然深谙这一点,所以在角色的心理描写上下了大功夫。同时也为两个主角的感情发展做了铺垫。从一开始两个主角的各自挣扎到结为盟友,再到发展出共患难的感情,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但是,我想,这两个人之前肯定都有那个倾向,否则这种共患难建立起的只能是战友兄弟般的感情,说是爱情有点太过牵强。看样子,主角自从爱上孙乐后就真的是被掰弯了。作者还是陷入了bl的桎梏了啊(笑)。不过,也是很经得起推敲了。
最后,说说文中死去的几位。其实孙乐惩罚的是他们的父母,也就是真正害死孙乐的那些大人。孙乐用这种方式不仅拿回了自己的部分,还狠狠地报复了那些刽子手。其实死去的孩子都很无辜,说起来他们实际上是被牵连的。死者父亲的痛苦其实是所有死者父母亲人的痛苦,他的忏悔虽然苍白,但是却是实在的。这里没有应该被读者憎恨的人,死者不是,其实死者的父母也不是。孙乐更是值得同情,作为一个冤魂其实也无法责备他杀人。最后存活的一个本应该死去的人却因为为孙乐行善而逃过一劫,真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应该是作者想要告诉大家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