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吧 关注:552贴子:2,935
  • 3回复贴,共1

林总为什么打锦州会胜而没被合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8年秋,解放军已经在东北战场上占有较大优势,不仅兵力已扩大到100万人,而且装备较好,士气高昂,还有广阔而巩固的大后方。国民党50多万军队被迫长期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中,且军心涣散,补给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看清此时正是决战的大好时机,且稍纵即逝,故决定率先从东北发动战略决战,要求东北野战军悄然南下,全力以赴,一举拿下咽喉要地锦州,形成关门打狗局面。
林彪则认为先打已经被围困数月的长春更有把握,对中央先打锦州的作战方针顾虑重重。他担心东北野战军若长途奔袭锦州,驻守沈阳的卫立煌部30万大军会南下救援,驻守天津塘沽的侯镜如部10多万军队出关驰援,再加上敌海军从葫芦岛登陆,解放军极有可能陷入敌军的南北夹击中又无路可走,无援兵可救,加上后勤线路被截断,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最后在毛泽东的一再敦促下,林彪只好率部南下攻击锦州和北宁线。但在南下途中,林彪又自主发电报给毛泽东,打算改变打锦州的决定,回师打长春。如题,为何没被合围,打长春就不会胜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26 20:32回复
    要说清楚就需要长篇大论,简单点吧
    教员和军委并不是想在东北发起决战,教员等的意思是把华北战场也交给林彪指挥,这样就需要东野部分纵队出关,这些出关的部队顺路把锦州打下来,不让卫立煌从锦州撤回关内,林彪认为,锦州在国军两大军事集团中间,一旦打锦州就会遭到国军两大军事集团的围攻,俺老林搞不赢,搞赢也不划算,这就是林彪与教员争论了半年的原因。
    兵力上,战前东野没有那多兵力,东野主力约40万,还有十来万刚由独立师组建的三个纵队,算在一起约56万,十来万独立师,加上吧,60多万,傅作义有60万,卫立煌有55万。
    至于说东野有百万军队,是因为林彪决心攻打锦州后,东野有个政治动员令,说到打锦州可能会引起双方的决战,这个动员令上报军委、发东北局,直至团级,同日东北局下令各个军分区按分配数量集结二线兵团,计划集结42.5万,给东野补充战损,结果是这42.5万还没有完全集结完毕,辽沈战役结束了


    IP属地:湖北4楼2025-08-30 04: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