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牌吧 关注:469,194贴子:5,028,181

请教,意识,无意识,是什么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1楼2010-04-11 02:08回复
    活人与活S人


    IP属地:四川2楼2010-04-11 09:28
    回复
      2025-08-08 13:5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懂


      3楼2010-04-11 18:29
      回复
        百度很好用。所以。有问题的时候不去先查查百度就知道用问还问错地的人。。。。。。实在是。。。。。。你干吗不去心理吧里问这个问题。一定一堆人抢着回答。


        4楼2010-04-11 19:25
        回复
          [编辑本段]概念:
               词目:意识
               拼音:yì shí
               定义:
               意识,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关于意识的定义和概念,一定要将其与精神、理性、真理等概念区分清楚。
               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哲学上定义为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基本解释:
              
               1.   [consciousness]∶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2.   [be conscious of;awake to;realize]∶觉察;发现
               她不高兴啦,我并没意识到
               详细解释:
              
               1.   识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祖 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高祖 是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怪大佳,其意识在绮罗人上。”
               2.   指先入之见。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子之所陈,心存意识,或欲周知,何从皆得?”
               3.   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我那阵农民意识太重,总想回家安贴一下老娘。”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大多数的酋长总有一定的民族主义意识,特别是那些偏僻的边远的地方。”
               4.   觉察;感觉。
               阿英 《夜》:“她意识着这一定又是敌人在扫射自己的同志。” 茅盾 《喜剧》一:“连同乡会也是委员制了么?他这才更明晰地意识到世界确是换了一个样子了。”
               5.   谓自觉抱有某种目的。
               冰心 《超人》:“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无意识的看着。”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五:“不过他咽住了,他怕 子彬 多心,以为他是有意识讥讽他。”
               6.   佛教语。佛教六识之一,即由意根所起之识,亦称法识。
               南朝 梁武帝 《浄业赋序》:“除此二障,意识稍明,内外经书,读便解悟。”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性上》:“意根之动,谓之意识。”意识Consiousness
               意识是心理学上的用语。
               意识,它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究竟
               什么是意识,不仅它本身是一个一时难于说清楚的复杂问题,而且从古至今人们对
               它的理解也很不一致,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称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一个当动词用,即指
               “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
               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心理学研究意识问题与哲学研究意识问题有一致之处,但又有所区别。从一致
               处来说:二者研究的都是意识问题,而且科学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研究,接受马克
          


          5楼2010-04-11 19:29
          回复
                 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从区别来说: 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名词使用的“意识”,即与
                 “物质”相对立的意识,是总体研究人的意识,其基本问题是意识对存在的关系问
                 题,即指个人意识,也指社会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作为动词使用的“意识”,即
                 指“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是较为具体地研究人的个体意识,研究它的实质、
                 发生和发展、结构和功能等,虽然在心理学的一些学科(例如社会心理学)中也不
                 免会较多地涉及社会意识问题,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所研究的毕竟是
                 个体意识。
                 因此,在心理学中,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 笔者曾撰文(《意识问题杂谈》,载《心理学探新》,1982年第4期)谈到:作
                 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识,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
                 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人类以共同劳动等实践
                 活动为基础结成的社会中同语言一起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
                 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而实现的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
                 性等特点;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它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它不仅是
                 社会的产物,而且在阶级社会中还会带有阶级性色彩。这后一句话反映了个体意识
                 与社会意识的必然联系性。1992年,笔者在《论消费者的意识》(该长篇论文提交
                 湖北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交流,后经删节为《消费者的意识与消费类型》一文,载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一文中再次写到意识:“从广义方面来理
                 解,‘意识’是指与物质相对的活动的结果,用作名词,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哲学中常说的‘存在决定意识’这‘意识’是精神的东西,所以,‘意识’与‘心
                 理’是相通的,但二者内涵不完全相同”;从狭义方面来理解,‘意识’是指人的
                 认识活动,用作动词,如‘意识到’,所谓‘意识到’也就是‘认识到’,心理学
                 中所说的意识,就是指的‘意识到’,即人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认识形式,是一
                 种反映形式。……在医学上,意识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
                 医学上,意识是指病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清晰程度和清晰范围”。因此,“‘意识’
                 作为人的一种高级认识活动,包括对环境和人自身的识别能力以及其清晰的程度。
                 正常人在清醒的时候,意识是明晰的,神志清楚,能正确地识别和理解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以及自己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状况,能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包括周围他人
                 消费情况对自己的影响作用)作出相应的、合适的、有目的的、能动的反映和反应。
                 ”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有意识。
            [编辑本段]意识与生命本质息息相关
                 生命的本质,在于它与非生物的区别。截至目前的科学研究,生命与非生物的区别是:生命体能够通过自身的物理感知系统感知自身的存在,并可以根据自身的感知做出对外界环境的种种反应和行为。也就是说生命体(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以适应自身生存。
            


            6楼2010-04-11 19:29
            回复
                   同时,生命的另一显著特征还在于“繁衍”,几乎没有生命体不能进行繁衍的。
                   因此,生命的本质,在于它的“意识”。这种生命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自我”意识。
                   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才能与其它物质世界区分开来——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真菌、病毒或者其它。
                   人的意识,因为其物理感知系统的特殊性,使其有能力掌握语言和文字。这就意味人们的经验和科学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得到传承,并积累到社会意识中去。在这样的积累之下,人类的科学进步日益发达,从而使人的意识极大程度地领先于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体——我们通常把人类特有的意识称之为:思想。
                   从反面来说,意识的运作机制,与电脑的程序基本类似,但是电脑程序或者人工智能,却永不能达到人类思想的高度。唯一的原因,就是人工智能不具有生物的本质——自我意识,从而不可能真正替代人类的智慧。
              [编辑本段]心理学对意识的定义与研究
                   心理学界对意识(consciousness)的理解分为广义的意识概念和狭义的意识概念两种。广义的意识概念表现了心理学脱胎于哲学的一种特殊的学术现象,而心理学论述中对意识的论述则主要是指狭义的意识概念。
                   广义的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与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
                   狭义的意识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或者说是指广义的意识概念中知、情、意相统一中的意志部分。按照狭义的意识在行为中的倾向可分为对外的外在意识和对内的内在意向两种。
                   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
                   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表现为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意图、意动。
                   通过内省和外在表现,可以区别出意识的清晰性的程度。通常意识清晰度最高的状态称为注意,相当于意识的注视点或意识点。意识的注视点周围,被同时意识到的领域,称为意识野。注意力或说是意识点愈集中,则意识点周围意识野的清晰度将愈降低。
                   意识障碍,可区别为意识野狭窄、意识混浊、朦胧状态。意识混浊又可根据清晰度障碍和轻度不同而区别为嗜眠(sopor)、昏睡(coma)。所谓朦胧状态是意识内容的变化。
                   从生物学角度看来,在机体生存的适应活动中,由发达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主观性这一侧面,可称为意识。脑生理学家认为,睡眠是中枢有节律的活动结果,而意识丧失是觉醒机制出现障碍所致。 关于与保持意识有很大关系的脑部位的学说中,有的着重于大脑皮质,有的认为与丘脑的弥散性投射系统关系密切(H.H.Jasper),有的认为在间脑、中脑的中央部有以丘脑为中心的中央脑系(R.Penfield),有的认为与网状结构上行性激活系统有关(H.W.Magoun),有的认为与丘脑下部的激活系统有关(E.Gellhorn)等。
              意识的研究从大脑开始
              [编辑本段]意识概念的其它版本
                   一、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人类对意识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早期,人们曾把意识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寓于人的肉体之中并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的活动。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通过哲学论证巩固、发展了这一观念。柏拉图 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居于理念世界,具有理念的知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灵魂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实体,灵魂是不死的,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古代的唯物主义者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往往把意识或者灵魂说成是某种物质,如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中国的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范缜主张“形质神用”。在近代,众多的哲学家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意识作出定义,并探究意识的来源和属性,得出了不同结论,如笛卡尔提出意识与物质相互独立的二元论;巴克莱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霍布斯洛克等则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狄德罗、拉美特里等则明确指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并以思辨的形式阐发了意识的能动性问题;费尔巴哈则不仅提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而且还初步涉及到意识的社会根源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对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作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


              7楼2010-04-11 19:29
              回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也具有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人类的意识活动具的社会性。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由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这一生物进化过程是意识得以产生的自然条件。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强调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肯定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三,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三、丘脑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丘脑中先天遗传有一种十分特殊的结构丘觉,丘觉是自身蕴含意思并能发放意思,当丘觉发放意思时也就产生了意识。丘觉可以自由合成发放或被样本点亮,样本点亮丘觉,丘觉发放意思产生意识。样本是事物在脑中的符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分布在大脑、下丘脑、纹状体、小脑及其他神经结构中。丘觉能够发放的意思无限广泛,样本的数量也非常庞大,样本与丘觉通过学习建立的意义对应关系就是联结,样本经由联结纤维点亮丘觉产生意识。丘觉、样本、联结是产生意识必需的三个条件,丘觉是意识的内核,样本是意识的外壳,联结是点亮的路径,点亮是产生意识的方式。丘觉不是随意发放的,必须由样本点亮。
                     丘觉是我们通过遗传获得的意思结构,这些意思是丘脑核团的神经元本身蕴含的,并能够被样本点亮发放出来。丘觉平时处于潜伏状态,当被点亮意思才能发放出来,形成意识。丘觉是不能通过学习获得的,丘觉具有遗传性和联结性,丘觉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意识的性质。
                     ⑴遗传性。 丘觉只能通过遗传得到,我们能够意识的范围是丘觉决定的,凡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客观事物,都能找到与之相符的丘觉。我们不能通过后天学习扩大感知范围,如果丘脑中没有遗传某一客观事物的丘觉,我们就不能意识这个客观事物。如我们不能看到紫外线、听到超声波。我们遗传有发放“冷、热”意思的丘觉,所以我们能够感觉到热能,没有遗传电磁能、暗物质这类丘觉,所以不能感觉到电磁能、暗物质等。⑵联结性。客观事物有什么意义是我们先天不知道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道。样本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符号,丘觉是发放意思的结构,联结就是通过后天学习建立丘觉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当我们接触客观事物时,经过数次尝试,样本数次点亮丘觉,总会有一个样本点亮一个意义相符的丘觉,这个联系被固定下来也就产生了联结。丘觉虽然通过先天遗传得到,但并不先天就与外界事物相联系,需要通过后天学习建立与样本的联结,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意识。客观事物非常庞杂,丘觉能够发放的意思非常广泛,都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建立对应联结。当脑中出现一个事物时,丘觉发放一个对应的意思,产生对这个事物的意识。如,表示“好”这个意思的丘觉是先天就有的,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好”的意思,初生婴儿并不知道外界社会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好”的意思,需要通过学习建立丘觉与语言的对应关系。我们处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就会相应建立丘觉与语言的联结,形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联结是建立丘觉与环境事物的对应关系,决定了人的环境适应性,即人的社会性。丘觉的宽度、广度、精度决定了我们后天可以意识到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如果某一个丘觉与某一事物的意义相符,表示事物的样本就会与丘觉建立联结,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丘觉与样本常常会发生错误联结,导致我们错误理解客观事物,只有认识到错误,才能进行矫正建立正确联结。如果在丘脑中没有与客观事物相符的丘觉,也就不能建立联结,我们也就无法意识到这个客观事物,客观世界的许多事物是我们不能意识的。我们有许多的丘觉在客观世界没有相符的客观事物,还有许多丘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些丘觉仍然能够形成意识,不过这些意识只能“想”,而无法表达。丘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可以无数次的分解合成,在丘觉的遗传范围内,丘脑有足够能力合成一个丘觉与客观事物的意义相对应。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内容也就是极其广泛的,在感知范围内可以发放的丘觉数量是庞大的。


                8楼2010-04-11 19:29
                回复
                  2025-08-08 13:45: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目录
                       1 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区分
                       1.1 容易的问题
                       1.2 困难的问题
                       2 研究意识问题的历史
                       3 参见 参考文献 :学术界目前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区分
                       目前关于意识,在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主要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容易(研究)的问题,一个是困难的问题。意识问题困难的一面也是目前困扰科学界的一大难题。
                       容易的问题:所谓容易的问题,其实就是好用科学实验来验证的问题,目前在意识问题里,容易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集中注意力方面
                       :清醒与睡眠区分的方面
                       :心理状态的可报告的方面
                       :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方面
                       :认知系统对信息整合的方面
                       :理解自身内在状态的方面
                       :对行为控制的方面
                       困难的问题:困难的问题其实就是不易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目前在意识问题里,虽然已经可以肯定意识是脑的产物,但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在经验方面,即自我经验是如何产生的(“自我”是如何感觉到“自我”的存在的,也可以说这种“自我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说这个问题困难,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目前很难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科学家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属性太主观了,而导致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但多数科学家都相信,迟早有一天,会找到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的。 目前学术界正试图从神经科学、心理认知科学、哲学、物理学等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研究意识问题的历史:由于最初的心理学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那时意识问题完全是哲学讨论的问题,直到被公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创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后,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其实最初的心理学只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初冯特使用的是内省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但后来很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对这种方法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人丰富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也不能让人接触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复杂的语言,而导致客观性的丧失,于是人们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研究方法。但由于也找不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因此导致了在很多年里,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完全放弃了对意识问题的研究。直至20世纪的五十年代,由于认知科学的飞速发展,为研究这个问题又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终于使这个问题又回到了科学的正轨上来,尤其是在DNA模型创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使这个问题在神经科学研究的范围内,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位置。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现在,研究相关领域的大多数科学家对研究这个问题的前景均持乐观的观点。
                  [编辑本段]人脑产生意识的机理
                       丘脑、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都有哪些功能,意识又是怎样产生的,这里作一个简简单单的阐述。
                       所有的脑,包括丘脑、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都是由一种物质——神经元构成,神经元中遗传有信息,脑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整理、组织遗传信息,使之有序化、条理化。脑的主要功能就是经过神经元一级一级的信息交换传递,获得一个有意义的信息集合,这个过程称为样本分析。神经元一级一级进行信息交换传递的过程称为分析,有意义的信息集合既为样本。样本分析是脑的主要功能,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这些脑的主要功能都是进行样本分析。丘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器官,丘脑神经元中的遗传信息具有觉知特性,丘脑能够将各个遗传信息合成为一个特殊的信息集合,这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信息集合是对事物觉知,称为丘觉。丘觉的合成发放活动,样本的分析产出活动,本质上就是反射活动。
                  


                  10楼2010-04-11 19:29
                  回复
                         丘脑是发放丘觉的器官,是“我”的本体器官,大脑联络区是丘觉的活动场所,意识在大脑联络区得以实现。丘脑的唯一功能就是合成发放丘觉。丘脑由神经元构成,每个神经元中都遗传有信息,丘脑的功能就是将数个神经元的信息合成为丘觉,并发放到大脑联络区,使大脑产生觉知,也就产生了意识。丘觉是想法、是念头,是意识的核心。脑包括的结构众多,不是所有的脑都能合成丘觉,丘觉只是丘脑的功能,只能是丘脑合成发放出来才能产生意识。
                         丘脑虽然能够合成发放丘觉产生意识,但丘脑不是意识活动的场所,意识也不在丘脑中存在。大脑联络区是丘觉的活动场所,丘觉能够使大脑产生对事物的觉知,产生对事物的“知道”、“明白”。丘脑通过联络纤维将丘觉发放到大脑联络区,在大脑联络区产生意识。在临床病例中,丘脑、大脑联络区、联络纤维发生了损伤或病变,产生的症状都是一样的,都将导致意识的缺损或丧失。
                         摄像头将摄取的景物(如一棵树)转换成信号,电脑的处理器经过处理,可以将这棵树显示在屏幕上,但电脑不能知道这是一棵树,也不能产生“树”的意识。眼睛如同摄像头,可以将“树”转换成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如同电脑的处理器,可以对视觉信息进行分析,在大脑联络区显示这棵树,但还不能产生“树”的意识,对“树”的意识是丘脑发放的,是丘脑告诉大脑的。丘脑合成“树”的丘觉并发放到大脑联络区,“告诉”大脑这是一棵树,大脑产生对“树”的觉知,于是我们便产生了对“树”的意识。
                         我们一次用眼睛看到的事物有很多,但眼睛不能将看到的各种事物区分开来。视神经将所有看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信息,传递到大脑枕叶,大脑枕叶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将各个事物分离出来,每个事物用一个样本来表示。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主要功能都是进行样本的分析产出,不同的脑分析产出不同类型的样本,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与觉察、认识有关,下丘脑产出的样本与情绪有关,小脑、基底核产出的样本与运动指令有关。耳朵也是如此,如同拾音器,能够接收各种音频的信号,但不能将区分一段音频信号中的各个词句,每个词句是由大脑颞叶进行分析产出形成样本。大量的临床病例发现,如果大脑枕叶发生病变,病人就不能知道看到的是什么,甚至什么都看不到,如果大脑颞叶发生损伤或病变,病人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枕叶、颞叶的不同功能区发生损伤或病变,会导致不同的样本缺失或丧失,从而导致不同的失认、失读、失写、失听等症状,当然这些功能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弥补的。
                         丘觉一般不会随意合成发放,特别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丘觉,需要样本激活才能由丘脑合成,样本的分析产出是大脑(还有基底核、小脑、下丘脑、杏仁核等)的功能,大脑有着极其强悍的样本分析功能,通过对视、听、触等信息的分析,产出需要的样本到丘脑,激活丘脑的功能,合成一个相应的丘觉发放到大脑联络区产生意识。
                         大脑分析产出样本的目的就是激活丘觉进入意识,如果杂乱无章的信息激活丘觉,只能引起意识的昏乱,样本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条理化信息,大脑经过舍弃无用信息、填补有用信息、放大主要信息、简化次要信息等多种形式的分析,获得一个有意义的完整信息,这个信息与传入信息相匹配,激活丘觉产生清晰意识。
                         大脑联络区是意识活动的场所,有两个,一个是大脑额叶联络区,一个是大脑后部联络区,这两个联络区都能产生意识。正常状态下,两个联络区的意识活动可以同时存在,并以大脑额叶联络区的意识为主导。大脑额叶联络区是各种意识汇集的场合,在清醒状态下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如果大脑额叶联络区不活动,人也一定处于睡眠状态。人们通过自己逐步抑制大脑额叶联络区的活动,逐步进入梦乡,如果大脑额叶联络区突然活动,人也就突然清醒。在大脑额叶联络区休眠时,如果大脑后部联络区单独活动,这时就表现为做梦,也是一种正常的意识活动。
                    


                    11楼2010-04-11 19:29
                    回复
                           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是表示事物的信息,但样本只是表示事物的信息,相当于一些符号,进入意识还必须有丘觉的支持。丘脑、大脑、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的神经元,通过遗传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能够分析产出的样本以及合成发放的丘觉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意识范围也是有限的,如我们不能看到暗物质、红外线、紫外线,不能听到超声波、次声波。有少数的人遗传有常人没有的遗传信息,分析产出的样本以及合成发放的丘觉超出了常人,能够看到常人无法无法看到的事物,听到常人无法听到的声音,我们将这种能力称为特异功能。
                           由于能够进行样本分析产出的脑众多,大脑额叶、大脑后部、小脑、下丘脑、基底核等都是分析产出样本的结构,而且都是各自独立分析产出样本,常常会导致样本活动、丘觉活动失衡,严重者者会导致各种精神病症,如痴迷、偏执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以及网瘾、毒瘾、赌瘾、烟瘾、酒瘾等,这些精神病症有的看似生理性病症,实质上都是心理活动失衡造成的,是可以通过心理手段治愈的,如果采用手术方法去治疗,是不会有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编辑本段]个体人的意识
                           为了把通常所说的“意识”从浩瀚的哲学概念中抽离出来,拿到纯粹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研究意识,必须要提出“个体人的意识”子词条。
                           因为,意识,通常是特指人的意识,尤指人类个体的意识。与哲学上“意识”含义不同,这种通常意义上的“个体人的意识”是比较易于理解的。
                           个体人的意识,是指个体人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
                           人躯体的物理感知,基本分为“所感知的特征总和”即本体感知和外部感知,相关的感知特征“处理活动”则是“思维”。
                           由于人的进化和遗传特性,上述感知行为根据结果可以分为“原意识”和“显层意识”,“显层意识”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思想”。
                           “原意识”是人体由动物(特指猿群)进化而来的适合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感知。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
                           “显层意识”即“思想”,则是个体人生活在人类群体(社会)所受到教育的结果。语言、文字、道德、伦理等范畴就是人的显层意识。显层意识是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意识。显层意识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的质的特征。
                           原意识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种:生存欲、繁殖欲、群体欲以及移植欲。生存欲是指食欲、安全、排泄等基本生理欲望;繁殖欲是指性欲以及与性欲相关的种种求偶意识特征总和;群体欲则是个体人为了强大自身的力量要求融入并支配群体的原动力(类似于尼采提出的“权力意志”);移植欲则是支配人意识感知审美、怜悯、悲伤、舒适、愉悦等情感的深层欲望,之所以称其为“移植欲”是因为这些感知结果是个体人出于自身意识替代(意识移植)的目的。
                           原意识是动物性生存进化意识的总和,正常的个体人均拥有原意识,它是人与动物意识的共性。
                           而思想(显层意识)则是人意识的个性。只有受过群体环境教育的个体人,才拥有思想。拥有思想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社会人,因为没有人可以完全孤立于社会而存在。
                           只有思想才能主导人的行为,原意识必须要经过思想来影响人的行为。
                           思想通常分为经验、思想方法和行为意志。这三个内容构成了个体人的个性。
                           只有思想和原意识的协调与统一,才能产生完美而愉快的人生。
                           意识的分类:显意识和潜意识。
                      


                      12楼2010-04-11 19:29
                      回复
                        蓝真是有耐心啊,呵呵,我可没这耐心法给他们百度。现在的孩子真是……百度放着就用呗,又不收你钱,真是……无奈了。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0-04-11 20:08
                        回复
                          给伽蓝鼓掌。。。小生看法同雪儿。。。


                          15楼2010-04-11 20:36
                          回复
                            赞一个蓝  可是楼主早就GO  WITH  WIND  了   没关系  我们看


                            IP属地:黑龙江16楼2010-04-11 20:47
                            回复
                              2025-08-08 13:39: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一个飘字更方便啊…


                              IP属地:广东17楼2010-04-11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