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交易吧 关注:234,040贴子:19,388,787

acgのhufi魂—P6P+TG334中毒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第一次听是在北京展上,被瞬间毒到,放在一旁的justear对比之下调音是什么玩意儿。。不过某苯展台二次元宅实在太多,没法细听,因此这趟回来之后听说样机还在,就索性过去仔细听了把。


1楼2021-07-20 00:28回复
    国行10800的价格着实不便宜,据说是基于MH334SR单元的沿用,只是做成了公模,虽说公模相比私模一定是打了折扣的,不过所幸佩戴严实度还行,标配的是AZLA SE1000硅胶套,可以相对塞密实—听下低频就知道了。缺点则是舒适度还是不太行,fitear的公模塞似乎一直是导管较为粗长,再加上硬,一直戳着耳洞,实在有点酸爽(某牙签哥嫉妒了么2333
    配置层面,既然是MH334SR的延续,各种fitear的黑科技自然是点满的—外壳用了新3D打印技术,树脂做工优良,椭圆形+钛金属导管,与定制版334完全一致的3分频3导管4单元。拉开作对比参考的是声音最熟的俩万元扛把子—大法z1r和jvc冯伟文。


    2楼2021-07-20 00:30
    回复
      2025-11-09 00:00: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羡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20 00:30
      收起回复
        和这俩日系大厂旗舰比起来,TG334的显著特点就是hufi,这点倒不出人意外,fitear向来都是不以素质见长的调音流路线,不过之前接触过的耳塞里只有parterre、togo334有相对好的印象,评价更好的air2一直没听到。Parterre的乐器表现我认为很不错,是f家少见的古典向调音,而togo334则是完全的中频大杀器,好像一度被称为流行之王,不过对于这个称谓个人觉得言过其实,因为其两端延伸实在不敢恭维,声音太“缩”了。
        这回TG334的素质还是没有对得起万元出头的价位,分离度和声场比z1r和fww都明显弱些,从f家切换到索尼和jvc,回立马意识到后两个耳塞更hifi,各种元素的清晰度都上来了,尤其是高频,z1r和fww相比之下都相当的明亮,在p6pro强大控制力情况下,也毫不刺耳,TG334就显得很暗,部分乐器的音色被压住了。因此一开始听的时候,我是有点失望的。


        4楼2021-07-20 00:32
        回复
          耐着性子继续听,毕竟任何耳塞一耳朵听感都是不可靠的。这里提一嘴,TG334是个非常好推的塞子,单独用P6P听音量甚至不用开到10,我试过只开1格,音量也是够听的,而Z1R和FWW都是如今标准的低阻低敏塞,相当吃电流。多听了几首歌(日系原创才女如宇多田光、小松未步、熊木杏里和KOKIA),发现TG334的暗声hufi向调音开始毒到我了:顺滑流畅感出来了。这里指的是中频。相对最弱的z1r呈现明显的凹陷与干涩,女声的嗓音仿佛都加了很多的沙子,颗粒感太重;相对细腻的fww在TG334竟也变得粗糙起来,听熊木杏里还是干了些,问题是纤细感比较明显。而P6PRO的R2R在此时也发挥了作用,多汁而肉感十足,相当于在TG334的调音基础上又刷了橄榄油和高级酱料。所谓的“高级”指的是这样的人声并不腻,我记得最开始听Togo334时觉得一耳朵抓人,但从其他耳塞切换过来时会发现部分人声音色会扭曲,P6P下的TG334人声并不扭曲,是好听且听不腻的感觉,非常厉害。据说MH334SR是参考向调音,平衡性相比普通版会更好,实际听下来,TG334的人声染色有,但的确不过分,老贼的调音配合高素质r2r的确是有一手。


          5楼2021-07-20 00:34
          回复
            丝般顺滑的人声只是打个底,真正加分或者说让我眼前一亮的部分在于低频——你敢想TG334的下盘听起来比Z1R还要扎实厚重?!事实的确如此,我反复试了些燃曲后确认了这点。论下潜和速度,Z1R略好,尤其是用P6P的4.4平衡口去欺负TG334的单端,速度感明显拉开差距,下潜深度也更深一些,但残响优势反而在fitear那。这次的TG334把暗声做到了极致—非常稳重扎实的下盘,没错,我又想说一遍扎实,因为这个词在我印象中和fitear是绝缘的。它的速度略慢于Z1R,但并不拖沓,不会像老威士顿多单元或森海IE8、IE80那样,充足的低频、极低频响应听起来圈味十足;中低频足够突出,z1r在TG334面前竟然偏薄偏瘦,氛围感弱了很多,相对的优点依然是分离度,不会有f家那种粘滞感,而TG334的风格就是浓郁、厚重,包裹感、氛围感强烈,配合人声,尽管会有声场狭小的缺点,但在IEM在追求大声场显然不算明智,而小空间里极致的氛围感和乐感则可能给人更多的爽感,TG334就把这条路走到底了。


            7楼2021-07-20 00:36
            回复
              所以这回TG334可以形容为标准的慢性毒药,乐感浓郁但并不过分妖艳,中下盘的大力补强以及中频的中正厚润居然仅仅靠一颗低频+两颗中低频单元轻而易举地实现了,P6P的加成效果主要也是把334的下盘潜力给释放出来,音色更宽松、密度不拉胯—因此hufi感才出来,完全不糊,而是厚润饱满且不会让你去注意细节,因为它把细节全部连了起来,成为完整的音乐。


              8楼2021-07-20 00:38
              回复
                没有过分凸前的人声,也没有单纯的男毒或女毒,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人声与大部分伴奏都完全融为了一体。至于问题则是暗声系统普遍存在的通透度不足,这点讲听感时开头就提到了,但这时P6P的功劳又体现了出来——极高频响应不足,但中高频到高频的衔接绝对流畅,因此绝大多数女声的音色都能表现优秀,像KOKIA这样的空灵细腻声线或水树奈奈那种傲娇爆发力强的风格都能驾驭,听起来不会像z1r那么干脆、也不是fww那种纤细,而是有浓而不腻的醇感。因此,P6P+TG334这套系统教会我的是——并非暗声就不适合ACG、并非hufi就是染色多。厉害的调音在于颠覆认知并让你坚信它是好听的一种,越听甚至越会觉得它很正、很对味,即使切换各种不同类型的歌,且依然不觉得难听;你第一耳朵就可以听出它的缺点,但愿意继续听下去的则是它更突出的优点,以致于把缺点也转化成了整体调音的一部分---这也许也是国产耳塞需要学习的地方。胡乱笔记,全文为完。


                9楼2021-07-20 00:40
                回复
                  2025-11-08 23:54: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种草了,可惜买不起,有机会去嫖一嫖大佬们的塞子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7-20 00:43
                  收起回复
                    问一下老哥,有没有适合acg的两千一下高颜值的塞子啊可以二手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7-20 01:02
                    收起回复
                      太hufi欣赏不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7-20 08:34
                      收起回复
                        我只听acg都接受不了334的闷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7-20 08:47
                        收起回复
                          个人感觉acg还是适合暗声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7-20 09:05
                          收起回复
                            bdbd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7-20 11:17
                            回复
                              2025-11-08 23:4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低情商 糊 低频量大散 高情商 耐听丝滑 有氛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7-20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