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吧 关注:39,146贴子:3,304,624
  • 4回复贴,共1

汉武帝虽振大汉雄风,几十年征战,却导致民生疲弊。百姓不能安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武帝虽振大汉雄风,几十年征战,却导致民生疲弊。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为成就帝王功业而流血流汗。
开疆拓土,强国扬威就真的是好事吗?进入社会多年来像螺丝钉一般辛勤工作,一无所得。回忆我小时候,父辈工作虽也充实,但绝不至于996,下班周末总能放松。咱们这一代年轻人承载了太多责任,彼此鞭笞,不断内卷,却距离幸福越来越远。
有时真想辞职了做个保安啊。


IP属地:内蒙古来自手机贴吧1楼2021-07-15 00:38回复
    汉武帝的功绩里,更准确的 应该是写 他体现的“国格”,而不是“开拓疆土”。
    光“开拓疆土”还真不能确定是功是过,而且亦不是核心 和 好的指导方向。
    化抽象为具体,取值来思考,
    一个负能量的强大战斗力国家取个(-10,90)A。去攻打一个目前(50,50)的国家B。
    那么A开拓疆土即为过,因为它使世界的不义增多。
    如果(50,?)直接归属或投奔(10000,?),即使是失掉疆土权柄,亦是功。因为它使世界的义增多。
    但也要考虑不确定因素,比如50,80,也不是说马上葬送。真理经得起 长时间拿起,也能容忍低于自身的存在。这时候是示意尊重。
    以“国格”来说
    (100,100)也不要主动去打(50,50),而是要体现出你的(100,如果(50视之不见,会发生一种“萃取”现象,急性是换掉政治核心而归向(+,慢性是变为(-,直至最终决战。
    汉武帝是体现了一些“国格”,至于没机会体现的,也不是他肯定是或不是,但这也在国君当中算优秀的。
    要说局限性的话,就是他在选择打的过程中,在崛起的时候又太过侧重于打(当然双方都是各不相让)。选择打是的,因为打说不定是必要,不打 也准备着 也没问题。
    汉武帝在开始时,否定了“教化”。因为你连格挡都不能格挡对面(敌对)的攻击,外加对方 “已经是”主动攻击,而不是 “是要”主动攻击。这时候格挡的急迫性极高。
    这时候教化是先理,而不能压成宝。
    (等互换战力时,它可能会明白先理)
    其实在能够格挡的时候,有时候格挡亦是进攻,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要用 教化,萃取。(需要 自信/也能 维持治理)
    即使是被迫接打,还要穿插 教化交流。
    除非你觉得你这样的治理活不过几集,又非要拿下。那种,是它自身的决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5 10:36
    回复
      2025-09-01 10:41: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个时期如果不打,永远被动受辱………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0-24 12:57
      回复
        那时候不打,现在汉族就是少数民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1-10 06:26
        回复
          应该去历史吧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1-20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