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吧 关注:875,398贴子:11,837,537

干货贴:记录我的地产行业求职面试、工作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千沐,一个坚持长期主义的地产人,做这个也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窗口,将自己平日里的所学所见、总结复盘、生活逸事记录下来,不定期更新,积少成多,若干年后,挽风心喜。
我是本硕土木工程专业,其实刚刚开始硕士生活的时候,我也是特别迷茫,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
在这期间,我也认真做过科研,考虑以后考博的可能性;受老师安排去设计院实习过;考虑转行,自学编程,还去计算机公司实习过;研究考公政策,准备并且参加过选调生考试;当然,还有地产公司的实习经历;加上本科经历的话,我也在工地实习过一段时间。
现在想想,我居然也有过这么的实习经历,而且是多种方向的,可能也跟我乐于尝试的性格有关。
不过,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想提前为将来做打算吧。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初是怎么在这些就业方向里做选择的。
声明一点,这样类似的就业选择,仅代表我的个人情况,不具备普适性。
首先,排除施工。
施工单位的缺点太多了,大家网上随便搜搜都能找到,工作环境差,容易单身,钱少事多等等。而且一般是本科生去施工单位的多,硕士去干施工的很少。当然,也有一些施工单位的岗位是不错的,比如中建机关单位,就很香。
读博,不是那块料。
读博士这个东西,其实是很看重院系、导师、科研方向的,说实在的,我真没研究出来什么太有价值的东西,
而且家庭原因,我也确实不适合再花个四年的时间去读博,我舍友就是硕博连读,我觉得很香,如果你有比较合适的院校师资力量的话,并且个人家庭比较支持的话,建议读博。
设计院,苦逼画图狗。
现在回想一下,我当初在设计院实习,因为一点儿小问题,就要大量返工,就很烦。
设计,是一份有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加班是真的狠。虽然能学习技术,但设计院里面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于新人而言,绝对是压榨劳动力的最好对象,想要升职,很难。但设计院比较稳定,工资前期偏低,但后期稳定有保障,
如果你能坐得住,且对工作地点有要求的话,还是可以的。其实,我干设计也能干,我本科就准备签一个设计院,只不过后来考上研了,就放弃了。
我想去的城市,也没有太强的设计大院,
还是想给将来多一份可能,所以,排除设计院。
考公,越来越香的选择。
去年的一场疫情,让很多人发现,公务员体制内是真的香。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我所在的省份,尤甚。国考,选调,省考,人才引进,事业编,教师编,军队文职,,,
有意向考的同学,都可以一试。包括我自己,我也去考过选调,
但因为家庭原因,我只想考家乡的城市,但竞争又是特别大,并没有考上。如果你对工作地点的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话,建议多个省市都去试试。
转行计算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我自学过编程,主要是java,python,js,实习期间还做出来一个数据清洗的算子,虽然很水。
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大神真的太多了,内卷到天上去。
薪酬什么的,确实很高,可能会突破你的认知,但是有收获也必有付出。大家可以在知乎上搜一下,“如何看待2021考研中科大软件学院分数高到炸穿地心”,现在已经不是早些年那会儿风口上的互联网了,顶尖人才确实是缺,但底层的码农是真的多,毕竟万物转互联网。
我那个转行去互联网的同学就和我说,计算机行业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你进得慢了,也是退。
互联网虽然内卷的厉害,但它有一个优势,就是上限很高,行业的蛋糕还在增长(不像房地产),至少现在还看不到天花板,如果你真的对这方面有天分,确实可以实现逆袭。但如果你真的要转行的话,我建议你去学学再说。
当然,非科班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做互联网运营,做产品之类的岗位,
这个得看个人的性格特质了,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至于我呢,奈何我的家乡是互联网沙漠,想做计算机就必须去一线城市发展,
工作地点不太合适,就算去了也有些勉强。
最后,只能干地产吧。我也在地产实习过,感觉能干得来。随着国家调控,市场见顶,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有限了。导致的就是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内卷化严重。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人,还是能吃一口蛋糕的。
这份工作,进可攻,退可守,地点可以接受,
也不至于说,还没开始工作,就考虑养老的问题了,
未来的路,还是需要自己用心去走,给自己挣一份可能,
害,就这么安慰自己吧~
End


1楼2021-07-03 22:39回复
    我在秋招期间,也算是面试了很多家地产公司吧,现在也在某TOP房企入职了。下面先讲讲地产行业校招的一些求职面试技巧吧。贴吧我会慢慢更新,工作上的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千沐地产,里面也有地产行业求职大礼包,简历模板,PPT模板啥的,可以来看看


    2楼2021-07-03 22:47
    回复
      2025-07-30 22:0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是千沐,之前收到小伙伴的咨询,“现在研一,毕业想进入地产公司,该做什么准备?”那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首先,能提出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点意外的,毕竟,能在研一期间就下决心一门心思进地产的人,还是少数,也证明了,你有长期规划的诉求,早做打算,也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多数同学的情况,其实都是迷茫和不确定。
      说说我自己的硕士三年的经历吧,一开始我也挺迷茫的,并不确定自己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包括设计院、地产公司、互联网公司和考公,我在研究生期间都有过尝试,今天主要谈谈想进地产公司的准备工作。
      地产行业并不像计算机编程那样,有着比较高的技术性门槛,面试过程中,它所需要的是你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而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学历、专业匹配度、学习科研水平、校园生活经历、实习经历以及为人处事特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这几方面下手。
      (1)学历方面,随着地产行业的内卷化越来越严重,各个公司对于应届生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小伙伴就会问,“本科双非能进地产公司吗?”“XX公司对学历学校有限制吗?”。虽然各个公司的招聘需求上,不会写上“学校211硕以上”,“本硕双一流高校”此类的条件,你去问HR,人家也不会说要限制学历学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地产公司,或者是该地产公司的某些个区域公司,它会有一种对学历学校的潜规则。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每年去应聘的人有那么多,提高门槛也是一种手段。而且,每年也都会有一些个例,一些虽然学历上有点吃亏,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同学,照样可以拿到offer,所以,管它达不达到要求,先试试再说。
      (2)专业匹配度方面,地产公司的各个行业并没有太强的专业限制,人力,运营,成本,营销,投资等岗位,其实都没有太强的专业限制,工程岗要下工地,可能除了土建类专业的,别的专业的也不会去,设计岗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一般是建筑、规划、结构等专业的人去。
      但是,没有太强的专业限制,地产公司的面试却非常注重岗位匹配度。比如你具备什么样的经历、知识、能力、性格特点,可以符合该岗位的要求。这一点,需要你在实习过程中以及面试阶段,早做准备。
      (3)学习科研水平方面,有些人会觉得,学习科研搞得好与坏,对自己进入地产公司帮助不大,其实并不是。一个人的学习科研的水平高,能够反映出什么,这个我就不多赘述了。大家都懂,HR和面试官们也懂。我在面试某些公司的时候,面试官就会专门提问我的硕士研究课题是什么,简述研究内容,取得了什么成果。
      (4)校园生活经历,硕士虽然不像本科那样,但是学校里面的一些学生工作,还是建议参加一下的,比如研会,团委,班长团支书,党支部,也不用太多,一个就行。还有一些重要的竞赛活动啥的,也可参加一下。这些活动对你丰富校园生活,锻炼自我还是有些用处的,给自己也留下一些回忆。另外,一些知名地产公司会在一些高校办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组织,如果你对这个地产有意,可以积极争取,一般内部人员可以有一些实习参观的机会
      (5)实习经历,地产公司面试过程中,如果面试官发现你的简历中有1-2段知名地产公司的实习经历,那是十分加分的,而且也会对你的这些实习经历进行重点提问。大家可以在研一研二期间,在学习科研之余,找一个地产公司的日常实习,这对于你初步了解地产行业是十分有帮助的。毕竟,听得再多,不如亲身感受,也能更加有效地帮你判断,你适不适合干地产。同时,在研二升研三的那个暑假,最好参加一下某些知名地产的暑期实习计划,暑期实习计划将有更多的关注度和成长性,也可以看做秋招的一次预演。
      另一方面,实习固然重要,但我也不建议大家拿出一两年的时间都去地产实习了,实习经历多达四五段,那也太久了。1-2段的地产实习经历,足矣。其他的时间,可以多去做点别的事。我也见过一些大神,从未有过任何地产公司的实习经历,却也能够拿到很好的地产offer。
      (6)为人处事,这个点覆盖面太大了,个人仪表,行为举止,说话表达方式,逻辑能力,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靠谱程度,责任心等等。这些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底蕴,也是需要长久的磨练才能形成的。但是,有一些面试技巧什么的,也是可以速成的,这点大家可以多看看面经,快速掌握运用。
      最后说点题外话,没必要把目光局限在地产行业,既然读了研究生,就要开拓自己的眼界,考博,考公,科研院所,大型设计院,人才引进,教师编,军队文职,中建中铁机关,国企城投电网,互联网+等,都可以去了解,去尝试,求求大家不要跟我在地产行业内卷了。


      3楼2021-07-03 22:49
      回复
        地产行业的面试,大多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就我的面试经历而言,进行专业性提问的面试还是少数,大多数的面试还是以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居多。应对这些面试,最重要的一条要记住,绝大多数的面试应答内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而不是现场发挥。下面我来说一下常见的结构化面试提问,以及该如何去应答。
        (一)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至少应该准备两个版本的,一个是详述版,可以将自己的基本信息,本硕期间的学习经历,学生会社团任职经历,比赛活动,项目经历,实习经历概括的,突出重点的讲出来,同时也要讲出自己性格优势、岗位匹配度;另一个是特色版,在详述版讲述的内容中,大多是简历中已经写过的东西了,当面试官面前已经有你的简历了,或是面试官提出让你多说一些简历之外的东西时,你可以将先前自己的经历中比较突出,最能抓人眼球的东西,多讲讲,同时你要保证,在面试官追问你这些经历的时候,你能给他讲出一个四五六来,要能突出你的岗位匹配度。
        2、你在学校或者实习过程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
        最成功的一件事是结构化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类似的提法还有最有收获的一件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等等。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找那些亲身经历,能突出岗位匹配度的事项,讲清楚这件事的背景、你担任的角色、遇到了哪些难点、做出了哪些成果、有什么心得体会。 举个栗子,我在实习过程中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考古挖掘工作。一句话概括:我独立负责了XX项目21号楼两个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并顺利挖出了一件唐三彩,价值高达几千万(有点吹牛逼的嫌疑,但确实很值钱,哈哈哈)。交代背景:简单讲讲古墓开挖对耽误施工进度的不利影响。担任角色及主要工作:对工程岗的协调管控职能有了深刻感受和亲身实践,协调分为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管控就是对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管控。难点:考古局,总包,降水单位的协调沟通;工期铺排;
        成果:没有严重耽误工期,顺利挖出一件唐三彩,领导及同事们的认可。
        (完整应答可在公众号:千沐地产,后台回复“考古挖掘”,即可获取)
        3、你最有挫败感的一件事
        面试官提问你最有挫败感的一件事,在意的其实并不是你的失败,而是想了解你在这次“失败”中面对失败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有一定的诚实可信度,真实的“失败”经历才是可信的,不能把明显的成功说成失败,不宜说与求职毫无关系的经历,不能说有致命性缺陷的失败经历。 而如何回答,应将重点落在“经历”上,而非“失败”上。可以详细的描述一下失败经历中所碰到的困难,你的处理方法,失败后的总结和反思,给出的事实细节越详细越好,最好可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总结才是成功的亲娘。论述的例子可以从你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科研过程中走的弯路等方面提出,从失败的经历中体现出你的总结思考,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次经历对你今后的成长进步有什么帮助。要让面试官相信你是一个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的人。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4楼2021-07-03 22:52
        回复
          有没有人在看啊??


          5楼2021-07-03 23:05
          收起回复
            有看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7-04 10:50
            回复
              🈶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7-04 11:53
              回复
                土木吧一般都是提桶跑路,很少讨论未来何去何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7-04 12:39
                收起回复
                  2025-07-30 21:5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文快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7-04 14:45
                  回复
                    其实这些面试应答内容,是我为了秋招而提前准备的,主要是根据自己暑期实习期间的感悟体验和网上搜索而总结出来的。记录一下,也许工作几年之后再来看,别有一番感悟。
                    1、工程岗实习的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甲方的现场代表,做事先做人,要先搞清楚自身的定位,建立正确的心态。人格上要尊重平等。工地上不管是各级技术人员还是一线工人,要尊重他们,不要因为自己是甲方,就在工地上有优越感。尊重别人,你会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也更有助于你获得工地上真实的信息,推动工作的开展。(尊重工地上的每个人,并不代表你需要跟每一个人打交道!你可以跟工人、班组长、包工头、老板、技术员了解情况,但是,除了需要即时解决的迫切的问题,不要轻易对他们下指令,更好的做法是对与你关系对等的监理和项目部管理人员下达指令,或向你的上级反映,从更高级别下达指令。)
                    第二,注重学习、积累和总结。作为一名甲方的现场代表,首先要承认,单从技术水平而言,你很难比得上整天画图的设计人员,或者有着多年一线施工经验的监理和施工人员,甚至个别技术工人。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的控制,而这一切,完全基于合同、国家规范和公司制度。我们要管理,需要一个抓手。先吃透合同,包括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特别是涉及到签证、变更、工程量结算、工程款支付、承包人责任及罚款细则等重要内容的条款,因为这些条款是你掌握工程现场主动权的支撑。
                    第三,作为甲方现场代表,在实践中,要学会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建立在你对合同、图纸、制度规范以及各种工程文件的理解上,但是,发现问题也分巨细,如果你作为甲方代表天天蹲在楼层顶板上盯着他们绑钢筋,那就是失败。甲方代表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各个参建单位管理人员是否按合同履职到位、施工单位投入资源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施工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现场是否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工程量计算、签证变更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2、工程人的特质
                    之前听过一个说法,工程人讲究的是“五分制度,三分情谊,两分匪气”,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工地本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数,在这样一个地方能做到有效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我的带教师傅送了我三句话,“做人做事做管理,懂人懂事懂管理,善人善事善管理”。以此来讲一讲工程人的几个特质或者能力吧。
                    (1)全局观。甲乙双方利益不同就决定双方的落脚点不同,项目上,乙方只关注手头的活怎么干,而甲方则重点关注经营目标,关键节点。这就要求工程人员需要有全局意识,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放眼全局,纵向上要关注到项目整个周期的经营计划,横向上要做到统筹各家单位,平衡有度。
                    (2)管理能力。微观方面讲是项目现场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的管控;宏观方面讲是审时度势,把握分寸,现场管理要善于运用合同制度这个抓手,但也不能死搬教条。工程人讲究的是“五分制度,三分情谊,两分匪气”。(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甲方现场代表,在实践中,要学会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建立在你对合同、图纸、制度规范以及各种工程文件的理解上,但是,发现问题也分巨细,如果你作为甲方代表天天蹲在楼层顶板上盯着他们绑钢筋,那就是失败。甲方代表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各个参建单位管理人员是否按合同履职到位、施工单位投入资源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施工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现场是否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工程量计算、签证变更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是不是感觉这段很熟悉?道理都是想通的,灵活运用即可。)(4)事业心。我们工程部是现场的第一负责人,现场有很多事,有的是鸡毛蒜皮,有的是重要指标、关键项目,我觉得我们工程师还是要有一个工匠精神,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所负责建设的工程项目不是干完就完事了,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以后都要存在几十年,要怀有精品意识,匠心精神,才能打造出好房子。


                    11楼2021-07-04 15:34
                    回复
                      实习的时候,老是“打杂”怎么办???
                      对于学生而言,不管是地产行业的,还是其他行业的工作,优秀的实习经历都会是你在校招过程中的加分项。所以,建议大家在条件合适的前提下,还是需要出去找一家合适的公司实习的。
                      然后就有人问我,实习的时候老是“打杂”,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咋办?
                      那今天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大部分的地产公司招聘实习生,主要目的就是招来打杂的(尤其日常实习生)。贴发票、盖个章、打印文件、改格式、整理资料、跑腿、汇总数据、做表格、放投影仪、传个话、取快递发快递....
                      记得我第一次在地产实习的时候,那真的是发票小能手,一整个部门的发票报销全是我的活。尤其是我们总监的,积攒了大半年的、好几万的发票还没报销,一是报销额度有限,二是这个公司报销流程格式很繁琐。而且在我前面还有两任实习生,都没把钱报销出来,留下这堆烂摊子让我来搞,,,
                      其实对于地产公司而言,也不是不想让你做更有技术含量、更核心的工作。让你打杂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些杂活必须得有人去做,发票报销、盖章、打印文件啥的的,你实习生不做,那正式员工就得做。二是实习生毕竟不稳定,实习时间较短,好不容易把你教会了,你却要走了。三是部分工作确实比较重要、核心,让你实习生做不放心也不合规矩。
                      那么,是不是你实习的时候,打杂就没有意义了呢?就没有办法做一些核心工作吗?
                      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就拿我实习过程中发票报销这个事来说,怎么操作呢?总监只看结果,压根不管你的报销过程。带我的副总监对报销流程一知半解,我又去和财务会计,财务的实习生以及人力打交道,总算是把报销的流程、格式、要求整明白了(再吐槽一遍,该公司的报销流程真繁琐)。然后对这大半年的发票进行梳理,按出差流程分类,提前甄别无法报销的单子,防止被打回,核对前两任实习生的数据填写是否有误,有歧义的提前写情况说明上流程,检查格式,还得卡着点抢额度。期间以表格的形式向总监汇报报销进展和结果,实报金额和无法报销的也一并说明。甚至可以总结一个报销指导文件。
                      在这个实习打杂的过程中,首先,你可以观察这个行业工作人员的状态、节奏,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对于一个初次了解这个行业的实习生而言,这些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东西,虽然得到的慢,但如果你不在这里实习,只是听别人讲,就无法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状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习,你也能更好地判断出,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干地产?
                      其次,在你打杂的过程中,要主动一些,不管是自己部门的人,还是其他部门的人,有机会接触就刷一刷存在感,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如果一点小事都办不好,确实很难让人放心。地产行业是一份很忙的工作,活永远干不完。地产行业也是一个很注重资源整合,人际沟通合作的工作,打杂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与人沟通管理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当你熟悉这个工作状态后,或主动或被动,你会接手一些比较正式的活(打杂的活该干还是干),多学多问多尝试多总结。
                      最后,不管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调整心态,不要着急,都是一个个阶段来得。对大部分工作而言,都是慢慢地由基础走向精深的,这个过程是水到渠成的。
                      不过,我还是得提一点,实习毕竟不是正式工作,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认知和成长,是我们实习的目的。若是哪家公司让你打杂的周期确实很长了(两个月),那么,该走则走。


                      12楼2021-07-04 15:37
                      回复
                        哈哈哈,谢谢大家的支持!
                        回复的越多,更新的越快!
                        大家有什么土木工程专业,关于地产公司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提问,我看到了都会回答的!


                        13楼2021-07-04 15:41
                        回复
                          快更快更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7-04 15:57
                          回复
                            羡慕可以有这么多时间实习,我们研一课程和本科那会一样多。研二强制去设计院实习一年。第三年找工作没有实习经历无论去哪个行业都是劣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7-04 20:47
                            收起回复
                              2025-07-30 21:5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07-04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