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吧 关注:1,071,823贴子:29,418,189

回复:部分西方历史vs部分中国历史 对比及其发展规律,方向的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这张更清晰的希腊地图看来,希腊及爱琴海沿岸的地形就好比是把浙江、福建两省的海岸线弯折成一个“几”字型,然后把台湾岛弄到几字型下边垫底,并假定1.福建内陆比邻古老的大河文明区2.台湾以南不远处就有一个更为古老的文明。3.气候更为温和而适宜航海。


16楼2010-04-01 19:40
回复
    第四话
         让我们把中国东南沿海与爱琴海的“三大迥异处”先记在心里。将来讲到中国为什么不能像西方那样“发家”时,会经常被用到它们。现在暂且把视角拉回古代,继续揭露古代西方的发家秘诀。
         前面我们花了不少篇幅讲述埃及等上古东方社会的“文明病”如何妨碍了文明的进一步展开,也约略提到这种发源自相对封闭的大河流域的病毒,一旦传播到地形变态的模式与尼罗河所哺育的埃及截然不同的爱琴海时,就发生了可怕的变异。这种变异,像甲型H1N1病毒的肆虐一样,分为好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海权与工商业的抬头。


    17楼2010-04-01 19:41
    回复
      2025-10-12 16:45: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元前三千年以后,来自亚洲的殖民者侵入位于爱琴海之南,占据了东部地中海中心位置的克里特岛,在这里建立了最早的爱琴文明,并于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达到鼎盛(恰好对应于中国的夏代)。后来由于“两万年一遇”的火山爆发和随后希腊人的入侵,他们拱手让出了爱琴文明的主导权,该文明的中心也随即向北移动到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但在这之前的一千年间,该岛却被称为“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简直被夸成一朵花、海上的人间天堂了。这是为什么呢?


      18楼2010-04-01 19:42
      回复
        因为这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上古的技术条件下实在得天独厚,仿佛上天的恩赐(由于本“中西对比发家史”的理论基础是严格的地理决定论和历史唯物论,读者们在看的时候最好手边备有一本世界地图册以随时参考。。。上传地图真的很累O(∩_∩)O~古今地貌和海岸线有不同处,我会指出):它雄踞东地中海的正中央,无论要北上爱琴海中星罗棋布的岛屿和希腊半岛、色雷斯地方乃至黑海沿岸,还是东至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两河文明的外围)、南下埃及,亦或是西达西西里,都可以在“始终见到陆地或岛屿”的条件下航行。
             这点很重要!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但古人,哪怕是晚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人,都非常憎恨在看不到陆地的“公海”上航行(除非航行于近海时被优势的敌方海军追得没办法,才遁入公海逃生 - 谅你们也不敢追来),因为在那个指南针还没发明出来、经纬度也未被测定、几乎没有海图可参考,只有小型桨帆船的上古时代,“公海”几乎是迷航和死亡的代名词。
             因此,克里特岛具有发展海洋贸易的天然优势。仿佛这还不够看,上天又赐予克里特岛茂密的森林供他们滥砍滥伐。其他民族毁林开荒是为了增加耕地,克里特人虽然也种地,但毁林的首要目的却是 - 造船!这是地球母亲皮肤上的汗毛第一次被挪作他用。 于是,“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海群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克里特本岛自产的橄榄油和陶器”,被克里特水手们驾驶着小船在周边文明区之间倒买倒卖,牟取暴利。克里特被古代作家誉为“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这是第一个条件。


        19楼2010-04-01 19:44
        回复
          第二个条件也源自其地理位置。克里特岛离东面和南面的古老文明国度并不远,足以吸收其文明成果,并利用它们生产的劳动产品、在它们之间经商牟利(注:要知道,直到18世纪,欧洲殖民者的那些“东印度公司”们在东亚干的仍然是这四千年前的老本行!);但既然要做海上贸易,为防范一门更古老的营生 - 海盗的威胁(虽然他们自己也习惯于亦商亦盗,只要条件许可。奥德修斯的儿子即被某国王很客气地问及:你是强盗还是商人?这是上古时代爱琴海两大受人尊敬的职业),自然而然地要组建海军 - 而后者并非东方社会特别关注的事;这就使得爱琴文明能以较小的代价、一个不会对社会造成很大副作用的兵种 - 海军来维持国防(三千年后,欧陆西北边陲的某岛国将进一步展示这一“低成本国防”对方便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克里特岛上的城市都敢不筑墙,显示出他们对于自己所掌握的制海权高度自信,与三千年后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的取天下政策及其继承者的海禁政策,构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两个条件的作用下,源自克里特岛的爱琴文明,成为五个上古文明(依年代顺序:两河、尼罗河、印度河、爱琴海和黄河)中与传统东方社会“偏差”最大的一个,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东方社会的“文明病”这种病毒传播到克里特之后发生了最大的变异。变异体现在如下方面:
               1.没有发育成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状的社会。与大陆上的东方社会相比,岛民之间地位较为平等;甚至妇女也抛头露面,挤在露天看台和男人们一起看斗牛。
               2.实用主义的建筑特色。和他们的邻居们不同,他们不愿建造宏大的神庙或宗教纪念碑,而更愿生活得舒适和惬意。他们率先发明和铺设了造福后人的下水道系统,远早于罗马人。即便宏伟的、迷宫般的克诺索斯王宫(希腊神话传说中米诺斯迷宫的原型),也有一半是仓库和手工作坊这类适合贸易民族的实用建筑。而非三宫六院。


          20楼2010-04-01 19:45
          回复
            但是,克里特时期的爱琴文明大体仍算得上埃及老妖精的“嫡传”。起码看上去仍是一身埃及的行头,只是被海水冲刷得有点退色;或者说,东方式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由于外来财富的滋养,没有生长到令人畏惧的高度。这是变异的第一阶段:被略微矮化、带点海水咸味的东方社会。
                到前17世纪后,他们的霸权被更北边一点的希腊人取代时,变异便进入了第二阶段:逐渐城邦化的半东方社会。且听下回分解。


            21楼2010-04-01 19:46
            回复

              第五话 古代西方世界发家致富的秘诀之二:城邦雏形 (续)
                   希腊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从四千多年前起就分作好几批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南下,一路冲向海边。他们和克里特岛上那伙老家伙不是一个民族。如果说吗,克里特文明是埃及文明有些走样的副本,那继起的迈锡尼文明(它们合称为爱琴文明)就是“副本的副本”,走样更厉害了。
                
                
              


              23楼2010-04-01 19:48
              回复
                首先,为了适应巴尔干半岛“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式地形,金字塔变瘦变矮了。这个不大的半岛并没有归于一元政权统治之下,而由许多小王国组成(诚然,阿伽门农有“万王之王”的称号,但那既有艺术夸张的成分,在不怎么夸张时也能看出阿伽门农对于联军并无绝对权威)。
                    在城市的中心高地上,卫城也出现了。城市据险而设,集军事要塞与贸易中心于一身。虽然农业仍很重要,但迄今为止发现迈锡尼时代文献约五千篇,几乎全是宫廷的账目记录。工商业的地位提高了,国家规模变小了,它几乎就成了被周围一圈薄薄的农村“花边”所环绕的工商业军事要塞。


                24楼2010-04-01 19:50
                回复
                  2025-10-12 16:3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把我们挑剔的目光,从剖析迈锡尼社会的内部结构转向审视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我们惊讶地发现,与几乎同时期侵入古老文明(文化)地区、通过摧毁并吸收旧文明(文化)而在其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雅利安印度、商代中国社会相比,迈锡尼希腊社会不仅层级更简单,与外界的互动也更有特色


                  27楼2010-04-01 19:53
                  回复
                    第六话 古代西方世界发家致富的秘诀之二:城邦雏形 (续二)
                         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是民族大迁徙的一千年。已掌握青铜技术的游牧部落挥舞着戈矛,一波又一波地赶着车(大篷车?战车?)闯入古老的文明(文化)繁盛地区,征服当地土著,排挤乃至倾覆旧文明的势力,而厚着脸皮成为了新的主人。
                         可是,被征服者的叹息和征服者的骄傲,都不能阻止地理决定论继续躲藏在幕后操纵着所有人的命运;一旦这些征服者定居下来,他们就只能放下架子,入乡随俗,建立起适合当地环境的社会形态了。


                    28楼2010-04-01 19:54
                    回复
                         但是,地理决定论的幕后操纵,不能做过于机械和简单化的理解。譬如说吧,为什么迈锡尼希腊王国们会变矮变瘦、更重视工商和海外贸易、使用更多的生产奴隶,甚至比他们的前辈、前竞争对手克里特人走得更远,销路远及天涯海角的大不列颠(著名的蕞尔岛夷,今英国;直到13世纪,称呼这个岛国为蕞尔岛夷都是恰如其分的)岛,还发明了类似商标的结节?
                           这至少是三方面的“地理决定因素”合力的结果!
                           一、55万平方公里的巴尔干半岛,和0.83万平方公里的克里特岛相比,在当时简陋的陆路交通条件下,是西方社会更大的孵化场。参见定义 2。不过要指出,克里特文明并不局限于克里特岛,迈锡尼文明也并没有扩展到整个巴尔干半岛 - 山地是半岛的主要地形,从西北承接阿尔卑斯山的余脉,一路绵延到西南角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整整占据了7/10的面积!换句话说,巴尔干半岛这座温室,建筑面积55万平方公里,但使用面积仅有16.5万平方公里...好吧,还是比克里特大了不少,并与浙江省“七山二水一分地”的比例遥相呼应;它们的同与不同,我们在第三话里详细分析过了,不再重复。


                      29楼2010-04-01 19:55
                      回复
                        三、古老的埃及东方文明的间接影响。这个影响虽然隔着海又隔着岛,是间接的,但却很大。还得默念一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想我们的甲午海战、庚子之变吧!北洋大臣李鸿章大人不知道大清国的弊病何在、是什么东西在拖着北洋水师的后腿吗?不,他清楚。甚至比政治理想主义者(这点尚有争议)如孙文同志更清楚。但他不可能先去凭空另造一个适合于他的洋务运动的新社会。
                            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而且更适用。在三千五百年前,那真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


                        31楼2010-04-01 19:57
                        回复
                          接下来是最精彩的部分。。。。。。
                          想知后事如何?
                          嘿嘿,愚人节快乐


                          32楼2010-04-01 20:00
                          回复
                            • 124.236.182.*


                            36楼2010-04-04 17:45
                            回复
                              2025-10-12 16:33: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清明节了哈


                              IP属地:四川37楼2010-04-04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