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全面產生勁力的途徑》5(內功調動聯接內力的技術)
內功修煉進入周身內在沉重階段,但又感覺這種遍滿的沉重隻有沉而不重相聯,一呼一吸都與自身整體生理一致同步,當不呼不吸時隻有全部生理沉而不重的感覺靜止不動,並且可以幾分鐘內不呼不吸也沒有絲毫憋悶不適的反應。此時修練者才可以說真正步入了實修不再退步的殿堂。佛家稱之為“金剛”,道家稱之為“地僊”,這些稱呼是證明修練者的“陰性”能量正在消除,並向真正純陽體中去跨入,亦是說:生理生物能量轉化過程接近結束,正在向與地球磁場和宇宙更高能量層級接近,這就是古代先人經文中所說的“消陰復陽”驗證。
修練至此,已基本不會生病,即使略有不適,亦將轉瞬即逝,除非意外傷害還無法抵御。此時修練者的身心時刻都處在無憂無慮的狀態之中,思維敏捷行動迅速,如遇突發情況,可以多日不飲不食不寢不睡依然和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修練至此的人,修練的方式已轉向以內在呼吸訓練階段,其訓練的方法,完全運用此前“從喉至胸至腹懸停時所練就的內在留存呼吸~是息的作用力,擴展於全身各處的感應交換能力”,而口鼻呼吸已有三分之一處在關閉的狀態。但生理內在呼吸並不是沒有,而是借住“息”的力量引發生理中儲存的能量之氣用感覺調動(調息),然後依據感應(神)使之遍佈均衡,如此,全部生理活動就像一部全自動化的機械可以自行運轉不停,此時的內力雖然很強,甚至可以充滿四肢百骸,但任脈還未全部打通,因此雖然感覺上力量無窮,但實際上還達不到感覺上的那種效果,因為還未掌握發力的訣竅。但是,修練內功之人,從一開始步入內功修練就應當牢記祖師們的訓誡:“永遠不可以因一時之怨出手打人”因為內功練到一定時候,出手雖無外傷痕跡,但可致人氣血絮亂乃至無藥可醫,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定招致所謂“報應”的後果。
下一個階段的修練方式,已完全脫離人們常規認識。因為都是以訓練感應(神)為首,所以隻有閉氣才能體會得到,也隻有在閉氣中才能訓練這種能力。
宇宙存在的非物質能量作用,隻有以自身感應才能融入結合,這在佛家稱之為:七·八地菩薩~即身心內外自然而然(經文曰:菩薩者,自覺覺他。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道家稱之為:煉神為陽,即可通神。
下接六
本文由北宗龍門內功隱修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至空·奇雲子道長原創首發
奇雲子者,法號至空,俗姓董,名治臣。其祖為魯地黄縣,自幼體羸多病。及長,為家貧乞討至東北,斯後流落吉林辽源偏隅之地。而立之年,為患重疾,尋治不愈,故而入道,得遇北宗龍門内功,值二十代明一师親授。斯後,習修内功,百病皆消,勤而悟道,得獲至傳,而為二十一代,續脉延法之人。
內功修煉進入周身內在沉重階段,但又感覺這種遍滿的沉重隻有沉而不重相聯,一呼一吸都與自身整體生理一致同步,當不呼不吸時隻有全部生理沉而不重的感覺靜止不動,並且可以幾分鐘內不呼不吸也沒有絲毫憋悶不適的反應。此時修練者才可以說真正步入了實修不再退步的殿堂。佛家稱之為“金剛”,道家稱之為“地僊”,這些稱呼是證明修練者的“陰性”能量正在消除,並向真正純陽體中去跨入,亦是說:生理生物能量轉化過程接近結束,正在向與地球磁場和宇宙更高能量層級接近,這就是古代先人經文中所說的“消陰復陽”驗證。
修練至此,已基本不會生病,即使略有不適,亦將轉瞬即逝,除非意外傷害還無法抵御。此時修練者的身心時刻都處在無憂無慮的狀態之中,思維敏捷行動迅速,如遇突發情況,可以多日不飲不食不寢不睡依然和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修練至此的人,修練的方式已轉向以內在呼吸訓練階段,其訓練的方法,完全運用此前“從喉至胸至腹懸停時所練就的內在留存呼吸~是息的作用力,擴展於全身各處的感應交換能力”,而口鼻呼吸已有三分之一處在關閉的狀態。但生理內在呼吸並不是沒有,而是借住“息”的力量引發生理中儲存的能量之氣用感覺調動(調息),然後依據感應(神)使之遍佈均衡,如此,全部生理活動就像一部全自動化的機械可以自行運轉不停,此時的內力雖然很強,甚至可以充滿四肢百骸,但任脈還未全部打通,因此雖然感覺上力量無窮,但實際上還達不到感覺上的那種效果,因為還未掌握發力的訣竅。但是,修練內功之人,從一開始步入內功修練就應當牢記祖師們的訓誡:“永遠不可以因一時之怨出手打人”因為內功練到一定時候,出手雖無外傷痕跡,但可致人氣血絮亂乃至無藥可醫,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定招致所謂“報應”的後果。
下一個階段的修練方式,已完全脫離人們常規認識。因為都是以訓練感應(神)為首,所以隻有閉氣才能體會得到,也隻有在閉氣中才能訓練這種能力。
宇宙存在的非物質能量作用,隻有以自身感應才能融入結合,這在佛家稱之為:七·八地菩薩~即身心內外自然而然(經文曰:菩薩者,自覺覺他。佛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道家稱之為:煉神為陽,即可通神。
下接六
本文由北宗龍門內功隱修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至空·奇雲子道長原創首發
奇雲子者,法號至空,俗姓董,名治臣。其祖為魯地黄縣,自幼體羸多病。及長,為家貧乞討至東北,斯後流落吉林辽源偏隅之地。而立之年,為患重疾,尋治不愈,故而入道,得遇北宗龍門内功,值二十代明一师親授。斯後,習修内功,百病皆消,勤而悟道,得獲至傳,而為二十一代,續脉延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