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吧 关注:1,982贴子:82,073
  • 13回复贴,共1

【讨论】《绿衣》之“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百度~~~


1楼2010-03-30 11:34回复
    姜荣,《试析<诗经·邶风·绿衣>之“绿衣”》,[汉字文化]2006第3期:35~36.
    以下摘贴:
    朱熹《诗集传》曰:“绿, 苍胜黄之间色。黄, 中央之土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 正色贵而以为里, 言皆失其所也。”朱熹据此认为:“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
    毛亨在“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之后传曰“:兴也。绿, 间色。黄, 正色。”郑玄笺曰:“‘绿’当为‘褖’, 故作‘褖’, 转作‘绿’, 字之误也。“”‘绿兮衣兮’者, 言褖衣自有礼制也。诸侯夫人祭服之下, 鞠衣为上,展衣次之, 褖衣次之。次之者, 众妾亦以贵贱之等服之。鞠衣黄, 展衣白, 褖衣黑, 皆以素纱为里。今褖衣反以黄为里, 非其礼制也, 故以喻妾上僭。”《(十三经注疏》)
    毛郑二者的分歧在于毛认为“绿”是与“黄”相对的一种颜色,“绿衣”就是一种“绿色的衣服”, 郑则认为“绿”是“褖”的误字“,绿衣”当为“褖衣”。


    2楼2010-03-30 11:40
    回复
      2025-09-03 23:2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毛郑二说,引来无数后人跟风~~~~)
      孔颖达正义曰: 必知“绿”误而“褖”是者, 此“绿衣”与《内司服“》绿衣”字同。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 五服不言色, 唯绿衣言色, 明其误也。《(十三经注疏》)
      欧阳修在《诗本义》中认为:“毛谓‘绿间色黄正色’者, 言间色贱反为衣, 正色贵反为里, 以喻妾上僭而夫人失位。其义甚明。而郑改‘绿’为‘褖’, 谓褖衣当以素纱为里, 而反以黄先。儒所以不取郑氏于诗改字者, 以谓六经有所不通, 当阙之以俟知者, 若改字以就已说, 则何人不能为说, 何字不可改也? 况毛义甚明, 无烦改字也, 当从毛。”
      由此可见, 孔从郑说与服饰礼制联系。欧从毛说, 态度鲜明。而且后世大多学者都同意毛传的说法。
      笔者认为郑说不可信, 毛说值得商榷。


      3楼2010-03-30 11:45
      回复
        不过,愔愔,以色区分世人贵贱,此风在汉及汉以前不是那么明显~~~这个话题,貌似我见过飞飞说过~~~


        IP属地:浙江4楼2010-03-30 11:53
        回复
          第一, 郑玄之说自相矛盾。(省略论述原文)
          第二, 郑玄“字之误”之说穿凿附会。(省略论述原文)
          前面提到过孔颖达的意见, 他认为《周礼·天官·内司服》中的六衣之一有“绿衣”, 故以此解训释《诗经》中的“绿衣”。这种照搬的方法是不对的, 而且《内司服》以及后世注解中只有“缘衣”,没有“绿衣”, 实在不知孔氏之“绿衣”从何而来。
          (说实在,俺也不知道孔先生如何肯定褖衣一定是绿色,太诡异了~~~~)
          笔者认为郑说存在漏洞。对于毛说, 笔者同意“绿为间色”, 但同时认为“绿衣”并
          非“绿色的衣服”
          (笔者认为《诗经》多用比、兴,不符合衣冠制度的“绿衣”不是指确定某种衣服,是抽象泛指青春时代,有惋惜青春一去不复返的况味~~~笔者就此列举多例)
          (俺对笔者的思路非常赞同~~~~只是笔者的举例缺乏说服力~~~~唐宋以及之后的例子占了半数以上~~~~让俺不禁置疑,古制中对“绿”的意义的延伸,是否以超越了“低贱”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毕竟“绿”不是“青”撒~~~~)
          


          5楼2010-03-30 11:59
          回复
            回复:4楼
            这方面知识还在学习中,但记得有这种说法,秦灭六国,为了统治需要,打破了衣冠制度,秦的服制就很简单,高低一刀切~~~汉朝是否留有秦的影响?~~~(汉推儒术,但儒的精髓之一就素“诸侯分封”,实际上“儒霸”并重的汉朝,不可能完全恢复周礼的~~~俺认为~~~~)


            6楼2010-03-30 12:07
            回复
              朱熹《诗集传》曰:“绿, 苍胜黄之间色。黄, 中央之土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 正色贵而以为里, 言皆失其所也。”朱熹据此认为:“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
              ---愔愔 ,乃太恨了,对桥基文直接诛心之论了 哈哈


              7楼2010-03-30 12:55
              回复
                回复:7楼
                不是俺狠,是朱夫子言论锐利,姜荣引得巧妙~~~~俺顶多是把它贴出来了~~~~


                8楼2010-03-30 14:12
                回复
                  2025-09-03 23:1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9楼
                  呵呵,《诗》的原意根本无需多做注解。但自孔夫子将它划入儒学教科书,牵强附会就成了历代经学研究者的日常工作。经学纠结《绿衣》,各自持论的态度,反应的不是诗《绿衣》,是他们的政治态度了~~~~
                  俺对孔颖达先生的观点比较感兴趣咩~~~~


                  10楼2010-04-04 10:10
                  回复
                    不知道为什么,我真的很讨厌朱熹这个老东西~~


                    删除|11楼2010-04-04 21:21
                    回复

                      喜好取决于主体与对象双方~~呵呵,俺对程朱理学的大部分也不感冒~~但从某个特定角度看去,社会思潮反映的不仅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也反映当时一种现实状态~~就后一点唯物历史观,值得客观对待~~(当然,它仍有历史的局限性~)


                      13楼2010-05-07 23:14
                      回复
                        哈哈,我找到这个帖子鸟~~~
                        新红的林妹妹就穿着华丽丽的绿衣黄里……


                        14楼2010-07-13 20:08
                        回复

                          叶锦添武功全废~~


                          15楼2010-07-13 22:53
                          回复


                            16楼2015-09-12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