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
今夜,和着萧瑟笛声,萧瑟细雨,在一盏孤灯下,重读《饮水词》,竟是别样心情。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临江仙》
容若笔下多出现梨花,虽是爱情之作,可其人也如梨花一般干净,一般清雅,一般芬芳,一般惆怅,一般细腻,一般——脆弱。
他虽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可他的个性却是“黄金如土,唯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的,向往燕赵豪杰之士,“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这般性情,又岂甘愿在宦海之中碌碌此生?想来,富贵生活对于他来说,也就是一座华丽的牢笼。
所以他会说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所以,他在京城西郊建渌水亭,与天下才人结交同游、吟诗对酒于其中。当时的盛况,大概可以用“集南北之名流,咏中庭之双树”来概括。
容若重情重诺,不仅仅是爱情,友情亦是如此。
其中,顾贞观(字梁汾)可谓最懂纳兰之心的人。“知我者,梁汾耳”二人年龄相差虽大,可不但交契笃厚,并且对于词的主张也相同,可谓知己。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虞美人》
这首词不似纳兰一贯哀感顽艳的风格,用词冷峭而犀利。
我更喜欢这样把自己一腔幽愤情意都写出来的纳兰,因为这样,或许可以挽留住他早逝的生命。
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