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想子吧 关注:246贴子:36,395
  • 14回复贴,共1

【天狗】文时空与诗时空——唐诗中李白的《静夜思》三重时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狗】文时空与诗时空——唐诗中李白的《静夜思》三重时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实际上也是缔造了“诗时空”包含“文时空”,人们普遍意义上——所谓读懂的就是“文时空”。当我们细品“光”“霜”“乡”等韵脚时,表面上好像只是一个音效美,但实际上还是在玩味词汇——韵脚掩盖了这种动机。

1.李白《静夜思》的文时空,所记录的就是一个游子在异乡的霜降季节里在床前看月亮,想家了……这个时空是允许人人进入的公共时空——生活时空。

2.《静夜思》的第二重时空——诗时空:由(床~地~山~故乡)构成,非游子——没有故乡不是山里走出的人是没法触摸到这种时空的“G点”的。就好比日本诗人笔下的“秋刀鱼”,外人是很难进入的。

在第二重时空中,一个西南人触目“山月”二字,就会泪流满面,就像日本游子读到“秋刀鱼”……这就是那种“意境”。在一个西南游子的“下意识”里,开门见“山”,山下就是童年——如今四散飘零的远客,就是所谓的“故乡”

3.《静夜思》的第三重时空——密码时空:情人或知音才能进入的那种时空,读者是无力认读的。

——2021.5.27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27 11:21回复
    找到/遇见/发现,所以美。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27 11:22
    回复
      2025-10-22 14:4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的诗不是写出来,而是“遇见”“找到”或“发现”。在人的精神情理机制中,是由某个词汇或者句子发动策动的,不是一个精美的文笔。我的意思是,是作者“找到”的那个词汇。
      一首好诗,首先得具备“文时空”,而不是纯属“意识流”的碎片化——机器人小冰的随机作品。就好比说:被屠夫切碎的猪肉≠🐷 ,后者是有生命的,甚至是二师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27 11:23
      回复
        一张美人的拼图,没法等于一个活生生的女人,无论那张图怎么完美!小冰可以完成一张完美的拼图——完全可能超过人工,但是没法打造一个生活化的女人:嬉笑无常,吃喝拉撒睡,疯痴……这样的生活化的具体到——点对点的“人”,则是“文时空”凝固——铸成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27 11:24
        回复
          一个“文时空”中的女人,有疯疯癫癫的时候,有面红耳赤的时候,也有憨憨傻傻、痴痴呆呆的时候,有优雅智慧的时候,有精明算计的时刻……总之,是一种无时不刻不在变化的“流体”。
          我们时下所触目的“现代诗”,绝大部分是不具备“文时空”的,所以才会被机器人小冰侮辱!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5-27 11:25
          回复
            诗是电,不是电线(句子)。电线只是为了接通电而存在,不是用来展览诗的。电线电灯通电发光的才是诗,没发光的你还是字词句子本身,不能算“诗”。
            这就好比说,一个男人/女人天天时时刻刻说爱你爱死你……只是话本身,至于是不是爱情,就要自己体验认证。当她/他接通你生命的那一刻,心中的灯塔点亮了吗?那些黑暗深处,是否呈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令人惊诧惊奇惊喜生机勃发?还是更加暗沉挤压冰雨一般的撕裂捣碎?
            我想:我的爱情,一旦出现,是可以每天一首爱情诗的,彼此之间……所谓爱情诗,不一定是长篇大论,视情绪——千言不多,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少。关键是:得有,就像电线得通电。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27 11:26
            回复
              这四年,江河和她们的两岸、两岸的崇山峻岭,带给我的词汇和句子——或者说与我的深度交流,远比这个世界除了母亲之外的女人总和多得多。

              母亲是个爱唠叨——年轻的时候就一直不停地叨叨叨叨……的人,所以她带来的词汇和句子,也是同样数不清!

              我大约是一个不擅长与女人交流的男子或没有遇见那种可以深刻接入对方的语境世界叨叨叨叨的人。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我把自己接入山与河的生境世界中,一页一页地翻读着天地云月星辰雨露联合谱写的篇章。

              所以仓颉有多可爱呀,尤其对我们这种不善言辞的闷声类型的人而言!

              5.27下午躲雨☔️ 于亦庄大族广场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27 16:52
              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27 16:55
                回复
                  2025-10-22 14:3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插言:从飞花到飞雨,一转眼居然两月有余……再过一个月,又将是新的领地。七月,会和北外说再见,大概率也会离开亦庄(说实话还是有点不舍得。这活契合我这种类型的:有活就干,干完爱学习就学习爱码字就码字爱拼图就拼图爱咋滴就咋滴……所以美好的东西,往往短暂,生活必须继续,必须朝前去…~…),离开……“百日亦庄•百日北外”,好比这夏天的“飞龙雨”。接下来的三分之一,力争超越已经过去的三分之二总和——给自己添点佐料,打打气!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27 17:24
                  回复
                    每个人的“故乡”,那种原真的梦和乡土,实际上在灵魂深处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这种“神圣”性,只有当你离开有了“故乡”这个词汇后,才会浮现出来。

                    故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的远足造成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28 10:25
                    回复
                      远足造成的距离感,“长相思”也就出来了——是那种“捶心”的相思——“想”的无底深渊!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28 10:28
                      回复
                        所以当爱情产生的那一刻起,当是更加浓烈、深厚、久远、恒古……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5-28 10:30
                        回复
                          在这种虔诚的——久远恒古的浓烈情感支配下,请您告诉我:裂口在哪里?问题何在?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28 10:34
                          回复
                            今天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自己:没有时空感的文本始终是“孩儿话”,那是小冰式的随机性“意识流”,就像小孩子说话那样——见妈喊妈,见爸叫爸……时空,是思想感情的“骨架”,对于严肃文本而言,甭管你是诗还是文。

                            创作者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站立在什么山头和什么鸟说话,必须搞明白什么季节有哪些花开……冬天的北方河流结冰,南方却水明如镜;夏天的北大未名湖是属于水的,冬天则全然不同……这种“时空”的建构,是“意识流”的小冰们无能为力的。

                            谁要是还沉迷在“意识流”里,就拜小冰为师吧!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5-30 23:54
                            回复
                              2025-10-22 14:30: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来从“读者”角度给你一份比较参考
                              进入文时空,也是要具备基本“心性亲和力”的,否则写的不怪看着是流水豆腐干,写的怪看着是乱码,压根不进入,也不“想”进入,重要在这个“想”,即常说的爱读、读感好,这就是有亲和力了。
                              这等于在文本花叶间嬉闹寻觅。
                              进入诗时空,是开始“懂”的起步,对读者是一长段心路。懂什么,懂文字背后怎样一个人。懂与喜欢不同,再喜欢,不懂一个人,说懂TA的诗,那是白话,是无知。
                              这里是缘枝入干,看出文字的真身,那棵树的形状、姿态,进入这个人的人生质感和生活意境,能还原很多细节。并且是,走近那片生长的土地欣赏,这棵树是怎么长出来的,怎么长成了这形状、这姿态。
                              进入密码时空,入口各有不同,我能想到的,一个是生命奇想入口,一个人的生命奇想与深度情感相厮守,属于你说的梦时空;
                              一个是生命冲动与生命疑惑入口,就是我们以前谈过的“至-抵达”过程,心性取向在生命冲动的爆发和推动中不断向前,会碰到太多障碍、困惑、矛盾,这些,都会成为伴随人生的一个一个疑问,一个解决就是一段路抵达,等待为下一问出发,而有人,能阶段性参与,甚或一直关注陪伴直至参与这个人生过程;
                              能想到的最后一个,不是入口,是本是同命兼同道的“世上的另一个‘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6-06 0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