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吧 关注:2,667贴子:27,013

唐贝靳氏名人,父子双进士。武进士,贡士,等众多名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河北安平县唐贝村靳氏后裔。


1楼2010-03-27 22:40回复
    7楼
    尝闻;本固者,根深。枝荣者,叶茂。有祖宗之德泽乃得子孙之繁昌。有子孙之繁昌益见祖宗之德泽。惟我始祖子玉公,福泽绵绵,德厚高天。
    始祖;子玉公·敕封光禄寺署丞。
    二世;弼公·贡士,任光禄寺署丞。
    三世;明公·乡饮正宾。
    四世;鸾、凤、鹤、鹏、雁、堂、强、成、普、清十兄弟勤耕拓土,大兴农桑。功绩卓著。五世;升公·贡士,任怀庆府清源县县丞。
    桀公·贡士,任江西瑞州高安县主簿。
    六世;载公·贡士,任怀安县教官,后封常德府知府。
    七世;钵公·天生神力,举千斤之重同如儿戏。
    绍谦公·万历庚辰年联捷进士,历官至太仆寺少卿,兼按察司检。
    八世;暗然公·顺治戌戊科联捷进士,初任江西赣州石城县知县,转德州府知府。
    抚公·贡士,初任安州训导再任宁津教授。
    九世;煌公·恩科贡士,任顺天府良乡县训导。
    清源公;字浣初,以诗入邑庠。修家庙,续家谱,则令昭光。
    十世;武进士,字正卿生顺治十二年乙未七月二十二日康熙二十六年丁未科武举十六名辛未科会试武进士二十二名。
    十一世;章公·贡士,任河间府献县训导。绪公·生员恩授八品顶戴。惟清公·康熙科副榜任三河县教谕。
    十二世;铎公,恩贡生,深泽特授教谕。
    十六世·琪璋公,武进士,钦点蓝翎卫士,赴山西延榆次霍县都司,


    2楼2010-03-27 22:43
    回复
      2025-08-23 10:57: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靳氏家谱序
      我靳氏谱由来九矣,自九世祖讳;清源字浣初按支清续,毫无舛伪,仅十世而止。今历年久远,人益众而支愈繁,如不体先人之志以再续,致使谱系失传,上无以对先人下无以昭来者。兹其咎谁遣矣。予不敢禅老。四方奔走,夜以继昼。终阖全族。无不备载,重增祖图、枝叶图。以安先人之灵,启后世之孝思,使世与世相续,宗派不肴,代与代相接而孙枝不紊,披揽之下亲者固亲为一家,即疏者亦知为同源。兄弟叔侄更相拥睦,亲亲之道於以得焉。即质诸列宗冥冥之中灵亦无不克慰矣。自以往家谱限定十年一续,已故者入庙,成丁者列谱,则世代永清,延祀不绝。百代之下咸知此意。而恪守之,庶祖宗之德泽乃益微诸悠久之。

      宗之功德生生不忘。光绪二十七年冬
      2010-3-24 18:04 回复  
      120.15.157.* 5楼
      62楼
      靳氏家谱序
      家之有宗谱犹国之有史录也,可以觇门庭之兴衰,可以知子孙之多寡。有德行则旌而表之,使人见贤思齐。有邪行则驱而出之,使人知有所诫。夫不有作,何有为之述,我靳氏谱相传由来久矣,始祖讳;子玉自明初永乐二年即公元一四零四年自山西小兴州迁徙至今已历六百余载,世世承先人德泽,受先人庇护,枝繁叶茂,人才辈出。经几代先人不懈之功,靳氏族谱,支脉相接,谱系分明·其渊源固由今可溯也。祖宗虽远,未敢忘而不敬,支脉虽繁,未觉疏而不亲。身为靳氏族人,倍感娇荣。然自二十世纪中叶,社会变革,礼教废除。宗祠被毁。家谱散佚,而无人修辑。此甚非敦睦宗族也。事系族谱之存亡绝续。诚危极之秋也。为体先人之志,昭示祖宗之遗德,推崇仁爱原则,提倡人伦礼教观念和宗族凝聚力。推动社会文明发展。溯本寻源,重接族谱,并嘱后世按支清续。及时详记撰述。代代相传,余之所深望也。
      二零零五年腊月二十五日重修家谱
      二十一世孙秋立谨序
      


      4楼2010-03-27 22:49
      回复
        63楼
        靳氏家谱序
        水有源,树有根。慎宗追远,人之常情。从来族谱之修,以承先而启后也。盖族谱不修则泯其先者,其后者亦无校法之。我靳氏旧有族谱,毁于文革之乱,举族一憾事也。甲申年冬,偶与族中长者得知有一幸存嘉靖五年所修靳氏族谱,观之肃然起敬。因欲重修家谱,又以事重大,未可草次。又于戊子年春幸得一本民国时所修靳氏族谱。二者相接珠联璧合。更激起了我对重修族谱之信心。于零九年溯旦,约族中年长者数人,敦切访问,考其世次。辩其支派。谨按旧谱所载,墓碣所列,及父老所传者,参与考证。逐次列清,而以今日所其知者附乎其后。大抵得诸旧谱者,仍从其略。盖不敢妄为附会也。载至今日者,始从其详。盖将以垂诸后也。凡我后人观先人之功德,勤俭守业。先人之以学进仕,庶几奋发上进。观先人之忠厚传家,世泽绵远,庶几共为良善。无坠家声。诚如是,则族谱之修以期也。至於世易势迁,按叙入则尤望,夫继起之,有人焉。
        二零零九年冬月
        二十一世孙秋立谨序


        5楼2010-03-27 22:51
        回复
          唐贝靳氏名人
          靳钵又名三秃子,明万历时人,天生神力举千斤之物如同儿戏。家庙后有一麦场,以为脱麦碾谷之用。钵常双手抱其碾过头顶放于柳树杈之间,如摘花取叶。钵尝行路,归家天晚,暮色已沉。途经临村见街中置一盘石碾,顾四下无人,钵心生童念,他趋其前,一臂夹其碾一臂携其盘,疾步归家。因负重甚,脚下陷地三分。昱日令人安好。邻村见石盘石碾尽失,又见足印甚深,大骇。皆不以人为之也。几人沿迹寻至,果见石碾在。已有人用之。遂上前与之理论。钵见之,远窥。有人者出。道;即使汝之石碾,带回可也。寻人终无奈,只好做罢。石碾历经数百年至今犹在。
          每至秋收大忙之时,钵常驾马车运谷拖粮,快步如奔,牛马莫及。一日一石料车轮陷泥泞,几经奋跃沦陷愈深而弗能出。人曰;何不请钵拉之。遂请钵,钵以未食无力以出。人曰;愿请食之。遂做以斗米斗面奉以钵,钵尽食之,人见之瞠目。钵令卸去其驾辕之马,只一人独驾其车,一声达嗨,车出。后不久钵头顶长出犄角一个。溃烂而死。人皆谓钵乃金牛星下界,非凡人也。
          


          6楼2010-03-27 22:54
          回复
            旧时我们村有进士牌坊,牌坊联语;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双进士,婆妇人媳夫人婆媳齐夫人。功德碑,靳氏祠堂,祠堂内有祖训碑,钟楼有一口明朝万历年所铸大钟,重千余斤,抗战时期。吕正操将军派人运到我们临村一个兵工厂做了弹壳。祠堂有一牌匾是民国十一年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所书;泽令昭光。解放后匾额用于学校讲堂黑板,可惜。
            众多名人,待续。


            7楼2010-03-27 23:15
            回复


              8楼2010-03-29 13:12
              回复
                唐贝的 顶下


                9楼2010-04-19 19:54
                回复
                  2025-08-23 10:51: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0.15.126.*
                  有唐贝的不。


                  10楼2010-05-14 12:56
                  回复
                    • 110.247.191.*
                    曾经的辉煌


                    11楼2010-05-30 14:40
                    回复


                      12楼2010-06-02 13:58
                      回复
                        • 110.247.185.*
                        谢谢小蕊光临,请问你是哪村的。


                        13楼2010-06-05 13:05
                        回复
                          • 110.247.181.*
                          唐贝的


                          14楼2010-06-25 23:12
                          回复
                            • 110.247.71.*
                            唐贝的路过


                            15楼2010-07-01 22:35
                            回复
                              2025-08-23 10:45: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唐呗的 又来了 顶


                              16楼2010-07-16 1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