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5,707贴子:52,917,724
  • 7回复贴,共1

来杠一杠到底什么是练成(新修版)有杠精因为丁春秋自述:自己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杠一杠到底什么是练成(新修版)
有杠精因为丁春秋自述:自己也没【练得到家】,就认为丁春秋是没练成小无相功……
————————
丁春秋道:“也好!【不过这功夫挺难练的,我自己也没练得到家】。我先教你如何破解口诀,你和语嫣再慢慢照本修习。嗯,语嫣对他表哥太好,我不放心。”说着从桌上簿籍中抽出一本,放入怀中。
————————
杠精完全忽略了丁春秋练了完整八本小无相功的事实
那么到底什么是练成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10 11:23回复
    咱以张无忌练九阳为例
    ——————
    张无忌练完第二卷经书,便已不畏寒暑。不过越练到后来,越艰深奥妙,进展也就越慢,第三卷整整花了一年时光、最后第四卷更练了三年多,方始【功行圆满】。【书末虽说尚有一个大关,方始大功告成,但这大关十分难通,他无人指点,不知如何方能通过,试了几日无功,也就置之度外】。
    他在练功之时,每日里心有专注,丝毫不觉寂寞,这一日【大功告成】,心头反觉空虚,兼之【神功既成】,胆气登壮,暗想:“此时朱伯伯便要再来害我,我也已无惧于他,不妨去跟他说说话。”
    ……
    便在这万籁俱寂之际,张无忌突然间记起了《九阳真经》中的几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在幽谷中诵读这几句经文之时,始终不明其中之理】,这时候猛地里想起,以灭绝师太之强横狠恶,自已决非其敌,照《九阳真经》中要义,似乎不论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水,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然则如何方能不损我身?经文下面说道:“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他想到此处,心下豁然有悟,盘膝坐下,依照经中所示的法门调息,只觉丹田中暖烘烘的、活泼泼的,真气流动,顷刻间便遍于四肢百骸。【那九阳神功的大威力,这时方才显现出来】。
    ———————
    旁白:张无忌九阳已【功行圆满】【神功既成】,但明明最后大关还没通过,甚至有些话还不能完全明白。
    那么问题来了:
    张无忌出谷时练成了九阳吗?按旁白意思当然是【练成】了。
    但他【练到家】了吗?显然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10 11:32
    回复
      2025-05-17 20:14:36
      广告
      第二个例子,所谓的王重阳豁然领悟九阴诸般秘奥精义,精通要旨……结果却并不包含九阴梵文总旨
      ————————
      他武功当时已是天下第一,《九阴真经》中所载的【诸般秘奥精义】,一经过目,思索上十余日,【即已全盘豁然领悟,知道精通《九阴真经》要旨后】,破解《玉女心经》武功,全不为难。
      ……
      但若将这章阐明最高武学的总旨毁去,总是舍不得,于是改写为梵文,却以中文音译,心想此经是否能传之后世,已然难言,中土人氏能通梵文者极少,兼修上乘武学者更属稀有。得经者如为天竺人,虽能精通梵文,却不识中文。中华人士如能通识梵文,武学又高,此人就不至为奸恶小人。他如此安排,差不多等于不欲后人明他经义。【因此这篇梵文总旨,连重阳真人也不解其义。】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10 11:48
      回复
        某杠精非要说还差几天才功行圆满的童姥,已经练成了不老长春功,比丁春秋练完了小无相功的完成程度还高?
        ——————
        童姥道:“我也不要你报答什么。只是【我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再过几天便要功行圆满了】,这几日是要紧关头,半分松懈不得,连食物也不能出外去取,所有活牲口和熟食我都已取来。你要会那美丽姑娘,【须得等我大功告成之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10 11:58
        回复
          我再给上面一些逍遥吹解释一下为什么丁春秋要拿第七本去研究吧吧
          因为第七本练的是奇经四脉,重要性相对较差,而且又不好练。
          而第八本有重要的任督二脉等,前六本又已包含十二经常脉,所以肯定优先练。
          鸠摩智就是迅速练完第八本,想顺理成章的逆推第七本,发现有阻滞,可见第七本本身行功路线不按常理,丁春秋多加钻研自然是正常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5-11 10:47
          回复
            其次,丁春秋有小无相功第七本原书,肯定知道真正练法。但即使知道练法,有时也需要不断重复尝试才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5-11 11:15
            回复
              至于说丁春秋带着第七本就意味着他只练六本,则纯属YY式的胡说八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鸠摩智练完第八本后,还随身携带第八本方便研究推敲第七本呢,后来不小心掉井里还拼命去抓呢。真以为练过第八本就不需要再回顾内容细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1-05-11 11:25
              回复
                而且就算都练完之后,怕哪天忘了细节,仍随身带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东方不败和石破天都干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5-11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