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澳洲和大龙俪在美国差不多, 一样的过节方式.
每年圣诞和元旦都是朋友们各家轮流作东,聚在一起大吃大喝,每人或每家带几个拿手菜, 凑到一块就是一顿丰盛的宴席. 国内有的材料我们这里都有, 连北京的二锅头, 天源酱菜和王致和的臭豆腐都有的卖. 这里的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 所以几乎各个国家的食品都能买到, 东南亚的食品居多,象香港, 韩国,泰国,日本, 越南, 马来西亚,台湾, 印尼, 意大利, 希腊 等等。
元旦大龙俪还要表演古筝?! 想不到你曾经搞过民乐, 哪团的呀? 是在北京吗? 我看咱俩哪天私下得好好聊聊 (不过声明我可不是搞古筝的).
我就说世界怎么那么小, 还有很多的巧合! 我也没想到, 当时刚一到澳洲, 就发现好几个过去剧院里的老师, 同事和朋友居然也移居到这里, 而且大家住得还挺近的. 虽然当中大部分人现在都改了行, 但大家聚在一块儿聊起过去练功, 考试和演出中荒唐可笑的”段子”, 再加上相互模仿, 经常会弄得一起笑翻在地. 所以虽然人在异乡, 但因为有过去的同事和朋友, 大家有共同语言和背景, 所以从来也不会觉得闷.
就是有时候嘴馋, 因为这里实在找不到原汁原味的正宗的北京菜和四川菜. 所以一回到北京, 就一头扎进最爱的那几家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