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灭境正邪大战,以慈航渡为首的儒圣们成功地将万魔天指、十三邪灵、三途判的业途灵等人囚禁,而三途判的狡突脸与腹中首则侥幸逃离灭境,不知去向。
但儒圣并非没有任何损失,众天伤势严重损失八成功力必须重头修炼起;辅天则不治身亡踏上轮回投胎转世一切重新开始;同样身受重伤的梵天却丝毫不在乎自己的伤势,只身前往苦境捉拿在逃的狡突脸与腹中首。(这就是霹雳劫、霹雳天阙中辅天比众天年轻,众天武功比辅天高的原因)
梵天踏入苦境之后知道自己的身体快要撑不下去了,但若在此时踏上轮回从授精卵开始生长起,自身武功进展的程度势必赶不上三途判功力的恢复的速度,将来对上了必败无疑。於是梵天想了又想,想到了借尸还魂之法。
梵天用尽最后一分力气走进耶摩天,将自己身上的宝剑及九颗圣珠交给住持摩诃台,并交代了一 些事情,不久后便圆寂了。梵天死,灵魂附在九颗圣珠之上,并未踏入轮回之道。
摩诃台遵照梵天的指示,将九颗圣珠依作用不同分别赠与九大奇人,用以改善他们的缺点,使他们的人格品德更为完备。但梵天目的并非在此,他这样做真正的原因是欲借九大奇人之手将圣珠嵌入创世者的身上,如此一来圣珠内梵天的灵魂便能附在创世者的身上,进而控制创世者的身体:创世者便是梵天选定用来借尸还魂的对象。(这就是白妙贯与黑净空会知道圣珠功用的原因)
事情如梵天所预期的发展,拥有圣珠的九大奇人看不惯创世者的行为,以自己的圣珠来改造创世者。在外人的眼里看来,是圣珠发挥功效使创世者嗜杀的个性消失,进而成为一代高僧;但事实上是梵天的灵魂逐渐压制过创世者本身的灵魂,创世者这个身体逐渐被梵天控制。最后在外有圣珠、内有梵天之魂的双重压制下,创世者的灵魂陷入沉睡之中,创世者的外貌也改变为跟之前的梵天一模一样。(这就是八趾麒麟说创世者变成一页书,而非创世者变成梵天的原因)
梵天为了让这个身体与之前的有所区别,给这个身体取了个名字叫一页书,后来梵天便以一页书这个名号行走江湖。但这个身体毕竟不是梵天所拥有的,说难听点是梵天从创世者那里抢过来的。这种逆天而行的事终究不能长久,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某种缘故,圣珠脱离了创世者的身体,梵天之魂也无法继续待在创世者体内,创世者恢复成原本的创世者,梵天之魂寄居在云渡山。(这就是跟一页书合体那个魂魄的来源)
当年梵天将宝剑与圣珠同时交给摩诃台,就是预知自己的魂魄会有离开创世者身体的一天,所以为先自己留下另一条后路:让创世者有再选择一次的机会。创世者由一页书的身分恢复自我,同时也面临了一个难题:他要当创世者还是当一页书?
在种种内在与外在的影响之下,创世者决定放弃自我,变成一页书。梵天交给摩诃台的宝剑功用与圣珠相同,都是要将创世者的肉体改造成梵天的工具,如果要找出什麼不同点的话,圣珠是随插即用装置,要拆就拆很方便;剑是主机壳内的装置,拆卸不是那麼的容易。创世者在宝剑的帮助下再度变成一页书,这个一页书拥有先前一页书的记忆,和先前的一页书是同样的身体,但却少了梵天之魂。(这就是霹雳雷霆到魂魄归体前一页书未曾自称梵天的原因)
梵天之魂不回到一页书体内,是因为他在观察这个一页书。虽然是同一个身体、有同样的记忆,但一页书体内的灵魂是创世者,梵天担心创世者的劣根性仍然存在,魂魄归体后会产生排斥,这样的话梵天乾脆重新轮回投胎转世算了,反正短时间内邪灵无法作祟。后来一页书为春海欲国众天女奔走的举动感动了梵天,梵天之魂终於回到一页书身上,灭境梵天重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