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介绍篇
🎄 社会工作是什么?
社会工作是属于法学下的专硕专业,简单来说,社会工作就是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 我国社会工作现状如何?
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满足和谐社会建设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借鉴国际上专业学位设置的通行做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 社会工作国际形势如何?
在国际上,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工作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它同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具有同等的学科地位,并已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不但招收大量的社会工作本科生,而且都设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来培养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
各国还通过设置社会工作博士(DSW)和社会福利博士(PHD)学位来培养应用取向、应用与学术相结合的研究人才,从而形成由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组成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这三个层次中,本科是基础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取向:一是偏重实务取向的社会工作硕士(MSW),另一个是偏重学术取向的哲学(社会工作方向)硕士(M.Phil);而博士研究生基本上是研究和学术型的。在发达国家,许多重要的大学(如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英国的牛津大学等)都把培养社会工作硕士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从事社会工作职业均需要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毕业的高级人才。
🎄 社工专业考研优势
不考数学,几乎都考英语二,对于在职同学和数学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友好。
跨考难度小,多数学校包括很多名校都是不会将跨考生拒之门外的。
专业课考试范围小,同学短期课突破性强。
招生院校多,2020年全国招收社会专业硕士有155所学校。
国家政策支持,就业前景广。

就业篇
🎄 就业现状
就国内形势而言,社会工作对中国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往往现实却是残酷的。目前社会工作就业的主要面临两大严峻形势,一方面是目前中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时期,对社工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目前社工岗位整体偏少,能纳入编制的很少,基本都是属于编外人员,并且薪酬待遇低。
🎄 就业方向
当然这里就主要指的是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七个方向,分别是:一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二是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体组织;三是学校,司法部门,卫生组织;四是NGO,NPO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及民间组织;五是民政系统;六是儿童,老年等福利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七是其他各种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团体。
🎄 就业前景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我国香港,每256人中就有一名是社工,而西方很多国家1000人中才有一名社工工作者,社工的待遇和教师的待遇基本相当,存在于学校,社区等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已经成为香港独有的一道风景线,更是被称为亚洲社工典范。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可以说社会工作者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区内帮助疏导社区居民的,医院内疏导病人心理的,这些都是属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范畴。
从2011年开始,国家开启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作用了。目的就是专门培养出一批具有社会工作经验的社工,未来再将相对应的工作方向交给社工接管,目前这一方法已经从北京铺开,目前国内的多个城市都已出现社工,这将对城市的安定和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家也将把大城市社会工作的经验复制到各省市,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将成为中国未来很热门的专业。
可以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准备进入社工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就业前景肯定也是会越来越好的。所以大家如果想要考个好的学校,就要看准时机,等到这个开始热门起来,考研也会越来越难的。而且就算你以后出来不干社工,你有211/985名校加持,找工作也会更有优势的。

考试科目
初试共4门:政治、外语、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其中政治、外语是全国统考,专业课是学校自主命题,参考书每个学校也是不同的,大家可以到相应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查看。
🎄 专业课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般的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方案设计题。
各题型答题技巧:名词当简答,简单当论述,论述当论文。
下面就主要讲一些比较通用的答题技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多动笔、少动嘴。
很多考生喜欢拿着书反复背,且不说这种方法科不科学,单就效果来说这样记不牢,等动笔的时候就发现写不出来了。所以在记忆的时候尽量采用口背和默写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要注意多做练习题,题目才是把知识点整合起来的最好方式。另外考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要注意答题要工整,多运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之类的字眼将答题内容按逻辑顺序分开。
2、自己整理笔记而不是拿着书本直接背诵。
根据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整理出自己的笔记来。整理笔记的时候要仔细阅读书目把社工概论,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社会福利等等等核心专业课的知识一起整理到笔记中。对于社工实务的部分,添加了一部分社工中级考试书目中的内容。这样整理之后笔记的内容会变得很丰富,而且动笔写一遍可以加深记忆。
要特别注意的是笔记中原理和实务的部分不用分开整理,二者本来就是有机结合的,考试中也会有相互渗透。但是自己做笔记比较花时间,比较适合复习开始较早的考生。
3、制作逻辑框架图,理顺知识点。
社工知识点看似涉及很多东西,但却有内在逻辑和联系,所以复习的时候可以自己整理出一个像政治逻辑图那样的知识体系图。
这个体系图可以包括每个章节下面具体的知识点有哪些,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哪些,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等等,这是一个梳理的过程,这样的梳理就是防止误区五的出现。在梳理之后可以清晰的知道哪些知识点之间有相互联系方便答题。
4、妥善利用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的价值不只是能让考生做练习做模拟,还可以从真题中看出学校的出题范围、考试题型和出题的风格。
关于真题的出题范围,要特别关注真题是否考出了很多较为偏、在复习中较容易忽略的小知识点,另外要计算出这一类题占总分的比重。
如果偏的知识点占比重不大,则可以先复习重点核心知识点,还有时间可以查漏补缺;如果偏僻的知识点占比较较大(30分以上)则需要在复习中事无巨细的全面复习。
关于考题的出题风格和题型也需要注意,比如说如果这个学校每年都要出一道案例分析题,那么考生就要针对这类题多做练习;如果学校常考社工伦理冲突类型的题,那考生就要在复习的时候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5、考前一个月内至少做两次全面模拟。
全面模拟的意思就是严格按照考研的时间和流程进行两天的考试模拟,这样的模拟至少要进行两次。做模拟的好处有二,一是调整状态,准备应付考试;二是熟悉考试流程,合理分配时间。
第一次做模拟后考生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试仔细思考对策,同时要根据自己在模拟中的表现合理分配单科考试答题的时间和顺序。
比如有些考生做英语的时候会选择先写作、再阅读、再新题型和翻译最后有时间就做完形填空没时间就放弃完型直接全选C。在做完一次模拟之后总结经验教训,最好在半个月内再进行一次模拟。
学习永远都不是只要死记硬背就行的,掌握好的答题技巧才是王道。

院校选择篇
🎄 第一梯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科实力最为顶尖的学校,当然考生肯定也都是学霸级的,如果咱们基础一般就不要去凑热闹了。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一个学校就是上海大学,为什么是上海大学呢?很多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上大其实是第一梯队中唯一一所211院校,但因为这个学校的学科实力很强,也就理所当然的位列其中啦。
上海大学20年复试分数线354分,高出国家线接近30分,报考168人,录取45人,报录比3.7:1左右,录取平均分的话基本在370分左右。
🎄 第二梯队
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当然这里只是列出了一部分哈,这一梯队就比较推荐基础好,复习一般的同学报考。
🎄 第三梯队
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 第四梯队
双非师范类院校,比如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像这档学校的话就特别推荐那些只是想有个研读的同学和准备时间较短的同学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