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玲珑的小学妹乖巧地喊了我一声学叔,这触及到我的敏感神经了。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我昨天晚上失眠良久。今天早上还余热未退,就和这幸福的2020届毕业生说几句人生的经验吧。
大大刚上台的的时候,就接到一个任务:
在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言下之意,在你们毕业的那一年,你们的情况会比新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毕业生都要好。最起码比你们的学叔——我——要好很多——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没有遇见一位这么热心肠的学叔啊!前两天我还在空间分享了Thomas Arkle Clark的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里程碑事件
这一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你们刚刚入学这可是中等发达国家的前奏。项目管理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里程碑计划,就是一个项目,不管大小,总有些重要的事件,处理好这些重大事件对全局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今天,你们进入大学,就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加油,我知道,军训已经很累了。
上大学,对一些人来讲无足轻重,但对另一些人来讲却显得弥足珍贵。大学就是把这两类人混在一起的地方,鱼不要轻易以为只要和龙混在一起就成了龙。你修炼的路还很长。我是一个珍惜大学时光的人,就算毕业了也是这样。像今天很多大学毕业生,就算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依然不知道如何安放大学时光。到毕业了才高唱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也许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体会过上大学的那种里程碑事件的意义。
从你的小专业窥见整个世界
尽管大一时代是离专业最远的时候,但是我的经验却告诉我,大一的你们比以后三四年更加关心专业的问题。所以今天就直径从专业讲起吧。
我首先想分享的就是:有比专业更重要的事。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也许不清楚,但是我们受过的教育我们确实跟明镜似得:基础教育就是为了高考,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属于选修。所以,我们的通识教育这一关是不合格的,而我们的专业又分得太细。这就像一块田土壤不怎么样,却要求长出惊艳的奇花异草一样,有时候长出来的只能是一朵朵奇葩。
大一的时候,我们关于专业的知识,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如果您家里有教师或者其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建议还是要听一听的。不要从专业的名字上来判断专业的优劣。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不要把专业看成大学的唯一,这样就把大学降维为小学了,得不偿失。查克芒格教导我们: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当然,专业还是你的标签之一,在有些时候还显得特别重要,有的标签还要贴上一辈子。精通一门学问是很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知道,通和专是对立统一的。
此刻,我并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他多么重要。我给的建议是了解以下三门学问:
社会学,入门参考费孝通老先生的作品。
经济学,入门参考厉以宁老先生的作品。
心理学,入门《心理学与我们》、《心理学与工作》
不要借来教科书来读,到图书馆里找到他们著的书籍,来看,而不是编的书籍。为什么要推荐这三门学问?因为叔想你做个正常人有常识的人,不至于在背后被别人称为奇葩。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你们将来会学一门叫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不要小看它,它不是思想品德也不是政治课,而是一门关乎哲学的课,请好好对待它。
小议一下挂科
诚然,我们都不想挂科,但很少有人主动为此付出努力。渐渐的我们的身边,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会冒出这样的同学,他们也许是出于自嘲(这种自嘲的勇气当然可嘉)会唱出这样的调调:没挂过科你不觉得大学是不完整的吗?。听到这句话,我知道千年前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了。没挂过科,大学不完整,那么没去过Alcatraz Island(世界著名监狱,恶魔岛)的人生是不是也是缺憾的呢?
不要和身边的同学拼下限,有本事的你们在一块拼拼各自的上限啊,不断挑战上限才是成长,挑战下限的那叫堕落,好吗?
好了,关于学习叔就讲这么多啦。我和图书馆有个约会,约起来!
大大刚上台的的时候,就接到一个任务:
在2020年把中国建设成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言下之意,在你们毕业的那一年,你们的情况会比新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毕业生都要好。最起码比你们的学叔——我——要好很多——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就没有遇见一位这么热心肠的学叔啊!前两天我还在空间分享了Thomas Arkle Clark的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里程碑事件
这一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你们刚刚入学这可是中等发达国家的前奏。项目管理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里程碑计划,就是一个项目,不管大小,总有些重要的事件,处理好这些重大事件对全局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今天,你们进入大学,就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加油,我知道,军训已经很累了。
上大学,对一些人来讲无足轻重,但对另一些人来讲却显得弥足珍贵。大学就是把这两类人混在一起的地方,鱼不要轻易以为只要和龙混在一起就成了龙。你修炼的路还很长。我是一个珍惜大学时光的人,就算毕业了也是这样。像今天很多大学毕业生,就算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依然不知道如何安放大学时光。到毕业了才高唱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也许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体会过上大学的那种里程碑事件的意义。
从你的小专业窥见整个世界
尽管大一时代是离专业最远的时候,但是我的经验却告诉我,大一的你们比以后三四年更加关心专业的问题。所以今天就直径从专业讲起吧。
我首先想分享的就是:有比专业更重要的事。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我们也许不清楚,但是我们受过的教育我们确实跟明镜似得:基础教育就是为了高考,大学的通识教育基本属于选修。所以,我们的通识教育这一关是不合格的,而我们的专业又分得太细。这就像一块田土壤不怎么样,却要求长出惊艳的奇花异草一样,有时候长出来的只能是一朵朵奇葩。
大一的时候,我们关于专业的知识,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如果您家里有教师或者其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建议还是要听一听的。不要从专业的名字上来判断专业的优劣。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不要把专业看成大学的唯一,这样就把大学降维为小学了,得不偿失。查克芒格教导我们:多学一点总是好的。当然,专业还是你的标签之一,在有些时候还显得特别重要,有的标签还要贴上一辈子。精通一门学问是很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要知道,通和专是对立统一的。
此刻,我并不知道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他多么重要。我给的建议是了解以下三门学问:
社会学,入门参考费孝通老先生的作品。
经济学,入门参考厉以宁老先生的作品。
心理学,入门《心理学与我们》、《心理学与工作》
不要借来教科书来读,到图书馆里找到他们著的书籍,来看,而不是编的书籍。为什么要推荐这三门学问?因为叔想你做个正常人有常识的人,不至于在背后被别人称为奇葩。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你们将来会学一门叫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不要小看它,它不是思想品德也不是政治课,而是一门关乎哲学的课,请好好对待它。
小议一下挂科
诚然,我们都不想挂科,但很少有人主动为此付出努力。渐渐的我们的身边,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会冒出这样的同学,他们也许是出于自嘲(这种自嘲的勇气当然可嘉)会唱出这样的调调:没挂过科你不觉得大学是不完整的吗?。听到这句话,我知道千年前孟母为什么要三迁了。没挂过科,大学不完整,那么没去过Alcatraz Island(世界著名监狱,恶魔岛)的人生是不是也是缺憾的呢?
不要和身边的同学拼下限,有本事的你们在一块拼拼各自的上限啊,不断挑战上限才是成长,挑战下限的那叫堕落,好吗?
好了,关于学习叔就讲这么多啦。我和图书馆有个约会,约起来!
夜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