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记者对三河市委*李刚进行了专访。
记者:此次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河市将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文章?
李刚:2010年,三河市将以“冲刺跨越、全面争先”为主基调,大上项目、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千方百计“调结构”。
在项目建设上,将力促数量上增加、规模上扩大、结构上优化,重点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型项目、与产业协作联系紧密的配套项目、对产业链条具有完善和拓展作用的项目。在自主创新上,力争新建或迁入研发机构40个以上,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60个以上,充分发挥燕郊创业中心孵化作用,逐步育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群和产品群。在节能减排上,督促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进行节能设备改造,完成电厂中水利用和热电联产工程,确保万元GDP能耗降低7.7%以上;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确保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00吨以上;拆除全部水泥立窑生产线,加快重点企业煤改气工程进度,确保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00吨以上。
记者:园区是承载项目的有力支撑,着眼于实现经济高质量有内涵的发展,此次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提升园区平台”,三河市在这方面将有怎样的探索?
李刚:今年,我们将全力实施“园区建设年”,进一步做优发展载体。完善园区规划,完成燕郊开发区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业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和产业布局规划、福山新区总体规划,制定各类专项规划。燕郊开发区继续完善路网框架,推进大外环建设和北外环与通州徐尹路对接、密涿支线与北京东六环对接工程,启动102国道燕郊市区段南移改线前期工作和轻轨M6号线引入燕郊的规划对接工作,中部以现有建成区为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区,南部以大规模现代服务业项目为载体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北部以建成区内的“区中园”建设和新扩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在中兴通讯南侧打造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园,沿潮白河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带。
工业新区在完成查马坊新民居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核心区联村改造;福山新区加快蒋平公路、十百户进山路建设,启动旅游开发;农业园区打破空间*,推动与周边村街联动式发展。
记者:在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将有哪些措施?
李刚:我们将继续推进城镇“三年大变样”,争列全国小城镇城乡统筹试点。西市区重点推进“一堤、一园、一路、两中心”建设,东市区重点推进“一路、一街、一带、一中心”建设,并对全市395个村庄统一规划、整合,促进土地规范流转。
“惠民生”方面将以扩大保障、兴办实事、促进和谐为原则,推进市医院门诊楼建设,完成镇卫生院的改扩建,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保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0%以上;合并7所小学为3所,选址新建特教学校,恢复重建市第三幼儿园,对12所中小学进行改扩建;新增社会保险7500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适时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安排资金500万元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赠送一年的职业教育,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廉租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扩大到500户,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及残疾人家庭修缮重建房屋980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与此同时,全力抓好稳定工作。
记者:此次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三河市将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文章?
李刚:2010年,三河市将以“冲刺跨越、全面争先”为主基调,大上项目、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千方百计“调结构”。
在项目建设上,将力促数量上增加、规模上扩大、结构上优化,重点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型项目、与产业协作联系紧密的配套项目、对产业链条具有完善和拓展作用的项目。在自主创新上,力争新建或迁入研发机构40个以上,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60个以上,充分发挥燕郊创业中心孵化作用,逐步育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群和产品群。在节能减排上,督促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进行节能设备改造,完成电厂中水利用和热电联产工程,确保万元GDP能耗降低7.7%以上;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确保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00吨以上;拆除全部水泥立窑生产线,加快重点企业煤改气工程进度,确保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00吨以上。
记者:园区是承载项目的有力支撑,着眼于实现经济高质量有内涵的发展,此次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提升园区平台”,三河市在这方面将有怎样的探索?
李刚:今年,我们将全力实施“园区建设年”,进一步做优发展载体。完善园区规划,完成燕郊开发区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业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和产业布局规划、福山新区总体规划,制定各类专项规划。燕郊开发区继续完善路网框架,推进大外环建设和北外环与通州徐尹路对接、密涿支线与北京东六环对接工程,启动102国道燕郊市区段南移改线前期工作和轻轨M6号线引入燕郊的规划对接工作,中部以现有建成区为重点打造城市中心区,南部以大规模现代服务业项目为载体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北部以建成区内的“区中园”建设和新扩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在中兴通讯南侧打造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园,沿潮白河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带。
工业新区在完成查马坊新民居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核心区联村改造;福山新区加快蒋平公路、十百户进山路建设,启动旅游开发;农业园区打破空间*,推动与周边村街联动式发展。
记者:在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将有哪些措施?
李刚:我们将继续推进城镇“三年大变样”,争列全国小城镇城乡统筹试点。西市区重点推进“一堤、一园、一路、两中心”建设,东市区重点推进“一路、一街、一带、一中心”建设,并对全市395个村庄统一规划、整合,促进土地规范流转。
“惠民生”方面将以扩大保障、兴办实事、促进和谐为原则,推进市医院门诊楼建设,完成镇卫生院的改扩建,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保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0%以上;合并7所小学为3所,选址新建特教学校,恢复重建市第三幼儿园,对12所中小学进行改扩建;新增社会保险7500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适时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安排资金500万元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赠送一年的职业教育,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廉租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扩大到500户,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及残疾人家庭修缮重建房屋980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与此同时,全力抓好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