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83,418贴子:9,127,201
  • 3回复贴,共1

宽博书风与《郙阁颂》临摹价值点(林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法风格的训练依靠隶书。也就是说,隶书是解决风格问题的。宽博、大度、朴茂书风的碑帖不止一个,如巜广武将军碑》《郙阁颂》,《西狭饮》、《好大王碑》巜封龙山颂》等等,巜广武将军碑》是典型的"隶楷"碑,碑文书法疏朗,交浑飘逸,因楷书的掺杂,其宽博书风锐减;巜西狭颂》是东汉隶书摩崖石刻,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逎劲,于中规中矩之间,笔法变化丰富,不刻板呆滞,也不过分矫揉造作丶突兀。字形与巜郙阁颂》相近,《好大王碑》是东晋时期的隶书碑刻,它是一种天真而又有厚重味的“憨拙"。巜封龙山颂》是位于东汉公元164年的雄伟劲健,气魄宏大,书风豪迈开展,字形偏长,重心较高,稳中寓险,在宽薄的基调下,对字形收控不住,不修边幅,一任修长、动荡,不乏生动险绝之态。其宽博风貌不及巜郙调颂》。以《郙阁颂》为切入点训练宽博书风是极端的取法,若加以合理适度的艺术夸张,定会有收颇丰的收获。
如何从《郙阁颂》中里获得宽薄因子呢?一是转折,转折决定作品风格,转折小于90度的,雄强劲健为主;转折等于90度的典雅风格为主;转折大于90度的宽博浑厚书风为主。《郙阁颂》是东汉的隶书摩崖石刻,转折大于90度,形成开张之势,风格沉郁,方整凝重。
第二是线条《郙阁颂》的线条残蚀严重,张力十足,宽厚大度,笔气丰厚。浑圆端点决定线条质感,浑圆的端点促进了巜郙阁颂》宽博风的形成。
三是口字结构。口字结构是隶书风格的重要体现,巜郙阁颂》口字结构向外扩张,外紧内松,形成环抱之势。
四是字形。一般地,扁形为主的隶书偏重于秀美,倒梯形为主的隶书偏重于笨拙。以方形为主,一任自然,不求伸展,饱满内敛,古朴茂密,大气磅礴。
五是章法。《郙阁领》的行间茂密,字距、行距紧缩,字与字之间相互依附。通篇观之如万马奔腾,浩浩荡荡,又似巨象蹒跚,泰山北斗。宽博古厚的风格,与北方文化的工整敦厚相似。
临摹时以少量的绞转笔加入运行,运笔中保持笔的正常收拢,以浑身之力投入临写,切莫三心二意,否则很难体会到宽薄书风的内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25 16:54回复
    谢谢干货分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25 23:05
    收起回复
      2025-08-12 00:2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颂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3-25 2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