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吧 关注:74,662贴子:466,384
  • 0回复贴,共1

县中医院PK不过县人民医院,咋办? (转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县级中医院,多建于80年代中期,是与县人民医院同级的公立医院。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引进市场机制以来,中医院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虑,在科室设置与医疗检测设备购入等方面,大多追随人民医院的脚步,结果则多是东施效颦,鲜有能够真正与人民医院比肩而立、并驾齐驱者。
由于发展战略选择不当等原因,许多县级中医院生存困难,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沦为“僵尸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在县级中医院与人民医院之间引进“竞合”理念,建立全新的合作竞争关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竞合”关系,可令中医院摆脱困境。
所谓“竞合关系”,也叫合作竞争关系,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竞合”是西方各国市场惯用的博弈游戏。西方企业家认为:一切博弈都不仅是竞争,实际上竞争中应该、而且可以融入诸多合作;而只有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企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胜出。
2014年,我已于当年3月在继续担任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的情况下兼任市中医院院长,提出中医院与人民医院“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战略,得到铁力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取得初步成功。
所谓“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就是人民医院将其所拥有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中医院“共享”;中医院在发展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避开人民医院已有的强势学科,发展能够体现中医院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学科。引进“竞合关系”,确定“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战略,为长期在与人民医院的竞争中处于尴尬境地的中医院改善自身境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按照“竞合”理念和“资源共享”、“错位发展”战略,我市中医院停止了对大型检测设备的引进,遇到重要的检查和血液检测,全部送人民医院进行(人民医院在经济上对中医院做出适当补偿)。
在科室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完全避开人民医院的强势学科,开始着力发展自身具有明显优势、人民医院又相对较弱的中医康复、美容整形、乳甲外科、中老年慢性病等科室。经过2013—2016年不到三年的发展,中医院固定资产由1142万元增加到2391万元,增长率为109%;业务总收入由1437万元增加到2262万元,增长了57%;床位使用率从51%上升到67%;出院人数由1 237人/年,上升到2 239人/年,增加了81%;门急诊总人数由64 289人次/年,增加到91 171人次,增长率为41%;平均住院日由13天降低为8天。
到2016年上半年,中医院已经基本还清全部外债,实现了工资全额发放和全员绩效工资,职工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铁力市中医院走过的道路说明,引进“竞合”关系,可以让在与人民医院的竞争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医院,最终摆脱困境。
二、建立“竞合”关系,可节约国家医疗资源。
每一所医院在其发展中都要占用和消耗大量资源。中医院作为国家出资建设的公立医院,如果不能及时地审视并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而任由其出现偏差,无疑会造成国家的大量医疗资源发生浪费。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当前在许多县立中医院,在大型检测设备、科室设置等方面,都是和当地的人民医院比着上,对着干。可是拼着命地赶来赶去,结果却是许多大型设备吃不饱,医务人员没事干。在这种情况下,难道真地有必要永远锲而不舍地追赶下去吗?追赶下去除了继续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还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吗?换一个角度看,这种浪费对于一个县来说,也许还不算太大,但全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即2800多所中医院,这合计起来的数字恐怕就相当惊人了。
如果在中医院与人民医院之间引入“竞合”理念,实现两家医院的“资源共享”、“合作经营”,这种损失就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被投入到更需要加强的方面去,这无疑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竞合”关系,可令中医院努力做出自己的特色。
我们常说中医院要弘扬祖国医学,做出自己的特色,可事实却是,大量的县级中医院越来越像人民医院的小弟弟, 除了多出一两个与中医有关的科室外,其他与人民医院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究其原因,固然与多年来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发展未能适应需求有关,而中医院本身不能摆正与人民医院的关系,不能确定自身发展的正确战略方向,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你整天致力于与人民医院竞争,争先恐后地去上主要服务于西医的大型医疗检测设备,而对于真正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传统医疗方法和手段却无暇顾及,还何谈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医院自己的特色?要想真正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建设既使用现代科技装备、又以传统的中医药学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新型中医院,引进“竞合”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是唯一正确的路径。
换言之,只有引进“竞合”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建设名副其实的新型中医院。
四、建立“竞合”关系,符合医疗卫生工作当前发展的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县乡级区域医疗卫生工作的内容和重心正在迅速发生位移,正在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保健养生为中心,而保健养生又正是中医药学的强项。面对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如果我们各县的中医院仍然只盯着人民医院的长项,挖空心思地企图追赶上去,却不去全力发展自己的长项,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不明智的行为。
这让我想到了墨子在《公输》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却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却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却想去偷。”这样的做法,除了引人发笑且令人遗憾,实在没有任何意义。正确做法是:充分利用当前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提档升级这一有利形势,针对西医诊断和治疗具有明显滞后性这一“短处”,充分发挥自身长于提前发现病变苗头并及时干预处理的“长处”,在治疗慢性病、治未病和养生保健领域大显身手,为自身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五、建立“竞合”关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我们所说的竞合理念虽然引自西方,其实却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合作、包容的精神。“竞合”的本质含义是通过合作实现更好的竞争,达到一味竞争所无法达到的目的,这与源于中国文化的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虽有本质区别,但其重视合作、希望通过合作达到发展目的的思想毕竟有可取之处。在中华古老文明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历来都强调求同存异,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正是从这种儒家思想中派生出来的。大家都本着共同发展的理念,相互间把原来的竞争对手当成发展伙伴,积极开展合作和相互帮助,从而求得双方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有什么不好呢?
中医院作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和私营医院之间可以建立这样一种关系;和以西医为主的人民医院之间,为什么不可以同样建立这样一种关系呢?其实,和国内外其他各种类型的医疗机构,都可以建立和发展这样一种关系。应该看到的是,这样一种关系早已被引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家间关系中,推动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前轰轰烈烈的“一带一路”建设。当然,“一带一路”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符合“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的思想,而远非“竞合”二字所能涵盖。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在人民医院与中医院之间引入“竞合”关系,对帮助中医院摆脱长期以来所处的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为各族各界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都将起到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


IP属地:北京1楼2021-03-15 17: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