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就在宝鸡晃荡,二十多年从国企到私企,从制造业到今天的文化行业。回首间恍然若梦,仿佛一转眼,就从一个青葱少年成了如今人人嫌弃的大叔
其间悲喜不再一一赘述。
这么多年,接触过不少行业,制造业从事过技术工作,也在消费行业做过市场工作,在互联网行业做过电商,也做过门户和O2O,甚至金融行业的行政也做过一年多。回想一下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经常在做、并且给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的一项工作,居然是招聘。
在本地,对民企而言,用人始终是个难题,招聘,大不易。
作为一个内地四线城市,又地处西北,发展状况可想而知,具体到企业招聘层面,各种专业人才异常匮乏,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本地人才市场上的年轻求职者,大都未经历过现代化企业严格管理考核的历练,职业基本素养普遍欠缺,也成为困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得离开国企后,曾经在一个初创的互联网公司组建团队,当时应聘而来的只有应届大学生,他们热情有余,专业不足,更主要的是职业精神异常欠缺。因为最初的任务是做信息采集,这个任务技术含量很低,更主要的是需要责任心和细致的观察,但最终拿回来的大都是各种应付差事的资料,各种疏漏、张冠李戴比比皆是,让人无语。
这个项目最终搁浅,因为投资人发生严重分歧,但进度不理想,也是搁浅的重要诱因。至今想来,依然让人觉得非常惋惜。前几天,一位渭南过来的求职者,说起他之前所在的渭南地方门户网站的发展状况,让我不禁想再次想起这个项目,更是倍感遗憾。今天,移动网络已成趋势,各类APP成为发展主流,门户站的机会大概再也不会有了。

这么多年,接触过不少行业,制造业从事过技术工作,也在消费行业做过市场工作,在互联网行业做过电商,也做过门户和O2O,甚至金融行业的行政也做过一年多。回想一下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经常在做、并且给我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的一项工作,居然是招聘。
在本地,对民企而言,用人始终是个难题,招聘,大不易。
作为一个内地四线城市,又地处西北,发展状况可想而知,具体到企业招聘层面,各种专业人才异常匮乏,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本地人才市场上的年轻求职者,大都未经历过现代化企业严格管理考核的历练,职业基本素养普遍欠缺,也成为困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得离开国企后,曾经在一个初创的互联网公司组建团队,当时应聘而来的只有应届大学生,他们热情有余,专业不足,更主要的是职业精神异常欠缺。因为最初的任务是做信息采集,这个任务技术含量很低,更主要的是需要责任心和细致的观察,但最终拿回来的大都是各种应付差事的资料,各种疏漏、张冠李戴比比皆是,让人无语。
这个项目最终搁浅,因为投资人发生严重分歧,但进度不理想,也是搁浅的重要诱因。至今想来,依然让人觉得非常惋惜。前几天,一位渭南过来的求职者,说起他之前所在的渭南地方门户网站的发展状况,让我不禁想再次想起这个项目,更是倍感遗憾。今天,移动网络已成趋势,各类APP成为发展主流,门户站的机会大概再也不会有了。